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直播金句

(2023-02-16 17:42:22) 下一個

奢侈品不在於解決現有痛點,而在於產生新的渴望。
人生可以沒有敵人,但是不能沒有對手。
人生就是從“我想要...”成長成為“我就是...”。
好,別忘了危機與奮鬥;難,別忘了夢想與堅持;忙,別忘了讀書與鍛煉。
人生就是一場長跑,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你自己的時區裏,一切都非常準時。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
灰度認知,黑白決策

人感受到被愛才會改變;人感受到被尊重才會改變;人感受到別人允許他不改變才會改變。
天天快樂,一生快樂!
知識本不存在,知識隻是人類對世界的解釋,而在知識的盡頭,神早已等待多時了。
道家為骨,佛家為相,基督為血。
為別人忙,拯救自己;為別人死,拯救靈魂。

羅振宇2024跨年演講和直播金句:
凡牆皆是門
生活不能改變,我就改變,誰也別想破壞我的好心情。——王朔
發大願,邁小步,走遠路,磕長頭,不停頓,不著急。
少看別人,多看自己;少看遠方,多看附近。
一行動,就創新。一具體,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門。
樂觀者不是相信永遠陽光明媚,而是在聽到預報後立即去找傘。

人的驅動力來自對結果的想象,大多是畫麵的想象。
拿一張紙,寫10件自己想要做的事。去掉9個沒有那麽想要做的,然後努力去做那最後一件事!
感性情緒上隨時變化的愉悅點<-->理性觀點上固有認知的準確性。
做自己是make myself,不是任性而為。
遊戲讓孩子上癮的四個原因:目的、驚喜、榮耀、互動
控製感、歸屬感、意義感。
焦慮:重複擔心想象中的危險,擔心的是未來的事兒。

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人性,趨利避害。要不解決問題,要不製造麻煩。

人的行動是由想象的結果圖來驅動的

愛自己是減法,是放下自我評判,而不是添加更多的物質上的條件。
愛自己是一個放下自我評估的練習,跟物質世界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做不到,還是不願意?

  • 做不到:不是自己的責任
  • 不願意:自己的責任

改變不是一次就改好,需要刻意努力,循序漸進。
自我強迫是懲罰自己。
自己不開心的人就見不得別人開心。
你接受自己嗎?你接受自己的平庸嗎?
我們隻擁有孩子的過去,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未來!
怕,是心裏對一個事件沒有足夠的了解。害怕死亡,需要我們去了解和理解死亡
對待將死之人的交流:

  • 道愛:我很愛你...
  • 道謝:感謝生活中有你...
  • 道歉:有些事我做得有愧疚...
  • 道別:天堂再見...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專注當下!
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對世界有好奇,對知識有渴望,對教育有關注,對自我成長有需求。
愛的四個階段:被愛(無條件的愛),愛自己,愛孩子,愛世界。



聽黃仕明的直播,摘錄一些讓我記憶深刻的觀點,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和整理,記錄一下。


抑鬱隻是比別人笑得少一些。

抑鬱不可怕,抑鬱其實是自我覺醒,是生活旅程中自我蛻變的開始,我們不僅不需要怕它,反而應該歡迎這個蛻變的到來。
抑鬱是神,也就是我們內在的自我潛意識,提醒我們去聆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每個人生命都分兩個階段,這個分界點就是青春期的自我覺醒,11歲左右。
青春期之前我們是活在父母的世界裏,這段時間我們依照父母親營造的家庭環境建立起一個認知體係。
青春期自我意識覺醒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帶著強烈的獨立意識去闖蕩社會。但社會比家庭複雜得多,已有的認知體係很可能全方位被挑戰。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改善修補過程, 需要父母、老師、和社會輿論的包容。如果孩子在這幾年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包容和支持,沒能及時完善自己的認知體係,很可能會導致抑鬱,以更加激烈地方式提醒我們--改變!改變!改變!發現自我,建立自信,不要再繼續做別人眼中期待的人。

在每一段關係中都有“我”,所謂成長並不是要求別人去成長。如果我更愛自己,我就有能力更愛其他的人;如果我讓自己變得完美,我就不需要求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完美。
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夫妻雙方不要太過關注對方的感受,而是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感受,自己去療愈,去完善,去成長。

認知建立的過程是漫長的,改變的過程也是漫長的,我們需要極大的耐心。就像生病時打點滴,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不能急於求成。
我們不能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麵臨的問題,隻能改變他們成長的環境。父母是抱持孩子的容器,想要療愈孩子就必須先從父母開始。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被愛、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被允許不改變,才有可能改變。

具體方法--無條件的愛
學會閉嘴
“溝通”太多,總是挑孩子的毛病,這才是問題。
學會接受
不打開窗簾不是問題,不允許不打開窗簾才是問題。
叛逆不是問題,不允許叛逆才是問題。
無論孩子是否打開窗簾,無論孩子是否叛逆,父母都同樣愛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