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聽黃仕明的直播體會

(2023-02-16 17:42:22) 下一個

前天第一次聽黃仕明的直播,非常認同他的理念。真心希望他能越做越大,讓更多的人受益。
摘錄一些讓我記憶深刻的觀點,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和整理,記錄一下。


抑鬱隻是比別人笑得少一些。

抑鬱不可怕,抑鬱其實是自我覺醒,是生活旅程中自我蛻變的開始,我們不僅不需要怕它,反而應該歡迎這個蛻變的到來。
抑鬱是神,也就是我們內在的自我潛意識,提醒我們去聆聽自己的內心感受。

每個人生命都分兩個階段,這個分界點就是青春期的自我覺醒,11歲左右。
青春期之前我們是活在父母的世界裏,這段時間我們依照父母親營造的家庭環境建立起一個認知體係。
青春期自我意識覺醒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帶著強烈的獨立意識去闖蕩社會。但社會比家庭複雜得多,已有的認知體係很可能全方位被挑戰。這是一個非常艱苦的改善修補過程, 需要父母、老師、和社會輿論的包容。如果孩子在這幾年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包容和支持,沒能及時完善自己的認知體係,很可能會導致抑鬱,以更加激烈地方式提醒我們--改變!改變!改變!發現自我,建立自信,不要再繼續做別人眼中期待的人。

在每一段關係中都有“我”,所謂成長並不是要求別人去成長。如果我更愛自己,我就有能力更愛其他的人;如果我讓自己變得完美,我就不需要求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完美。
親密關係中也是如此,夫妻雙方不要太過關注對方的感受,而是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的感受,自己去療愈,去完善,去成長。

認知建立的過程是漫長的,改變的過程也是漫長的,我們需要極大的耐心。就像生病時打點滴,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不能急於求成。
我們不能改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麵臨的問題,隻能改變他們成長的環境。父母是抱持孩子的容器,想要療愈孩子就必須先從父母開始。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覺到愛;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受到被尊重。被允許不改變,才有機會讓改變發生。

具體方法--無條件的愛
學會閉嘴
“溝通”太多,總是挑孩子的毛病,這才是問題。
學會接受
不打開窗簾不是問題,不允許不打開窗簾才是問題。
叛逆不是問題,不允許叛逆才是問題。
無論孩子是否打開窗簾,無論孩子是否叛逆,父母都同樣愛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