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兒子鬥法:足球風波 (2019)

(2019-12-27 08:39:39) 下一個

2019,12/9,周一
晚飯後,兒子別別扭扭地表示不想去晚上的足球訓練了。

上次足球活動是整整兩周前的周一,後來因為感恩節、下雪、FLL義工......就一直沒有再去。我問他為什麽,他說:“不知道,好像對足球失去了興趣,對於足球比賽和訓練,不像以前那麽興奮向往了。”我問他什麽時候開始的,他說應該有幾個星期了。

幾個星期?今年的足球11月份才開始,到現在隻有幾個星期呀!而足球是他從四歲就主動想要踢,五歲加入球隊後就沒有停下來的唯一愛好,怎麽突然就沒興趣了?

兒子的足球史

  • 兒子從5歲開始踢娛樂足球,最初可是知道球門在哪的小球星。兩年後進入俱樂部隊,害怕被球砸疼,不敢積極爭搶,被分到最差的球隊裏,這麽多年,基本上是場場必輸。10歲左右經因為打網球,曾有過缺失興趣的苗頭,但經我勸說過後堅持了下來。《養兒育女:Grit? - 陪孩子過瓶頸》
  • 青春期開始發育以後,兒子的足球越踢越帶勁兒,能進B隊了(大孩子人少隊少,就兩個球隊啊!)。不管怎樣,總的來說還是越來越好。曾經他說過,隻要能進球隊就會一直踢下去。而且,即使進不了俱樂部隊,也要繼續踢娛樂隊,一直到高中畢業。
  • 今年暑假分隊選拔,兒子第一次正式進了A隊,盡管費用高,我也還是挺開心的。兩年前的一次選拔,兒子就說過A隊的孩子已經太厲害了,跟他不是一個水平。這次能進A隊很是意外,難道是兒子長大強壯了?
  • 兒子還說過A隊的球員比較自傲,但幸運的是這次隊裏有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學校裏也常交往。賽季開始,他覺得自己踢得還不錯,我也覺得他是個可以依賴的後衛。
  • 11/24比賽,兒子在隊友的呼籲下發了個任意球,竟然歪打正著進了球門,所有的跡象都顯明越來越好,怎麽就沒了興趣呢?

近期的變化

  • 上高中後,兒子加入了高中組的機器人俱樂部,但人數太多,沒什麽事可做,一直不是很熱情。不過他在初中組的Lego機器人(FLL)隊裏打了幾年醬油,對機器人設計、編程、演講、以及程序運行策略等等,都有點概念。去年做了幾次義工,今年更是熱衷,每周都去一、兩次。這兩周,他幫忙的隊正忙著賽前備戰,兒子前後去了7次,每次3、5個小時不等,而足球訓練和比賽加起來也就隻有2小時。
  • 十年級,兒子選了兩門AP課,課業比較緊張。他自己似乎也越來越重視學業成績,在此花了不少的時間。
  • 今年兒子對於做家務比較少抵抗了,談不上有求必應,但應了大多數。做飯比以前更積極了,偶爾做完還收拾一下台麵。。
  • 還有,我猜測,雖然貌似足球越來越好,但真正從球技上講,並沒有什麽顯著的改變。看不到成長變化,興趣也會隨之慢慢消失,這也許才是根本的原因。

我問他到底打算怎麽樣,兒子說他先和朋友聊聊,聽聽他們的意見。我看他也蠻糾結的,心疼地表示理解。兒子稍稍開心起來,主動要我教他做了西紅柿炒白花菜,留作第二天當午飯。

12/10,周二
我心裏擱不住事兒,?一大早便向一個車友尋求建議。

車友有兩個成年的女兒和一對雙胞胎兒子,哥倆今年大學畢業。聽我講完兒子足球史,車友也覺得奇怪,為什麽兒子會在貌似上升進步的狀態下失去了興趣。建議我和兒子好好談談,挖掘出真正的原因和動機,再做決定也不遲。
同時,車友也表示要認可孩子的感受,如果實在不想踢也就算了。當然,多出來的時間需要稍加控製,不要都用來玩遊戲,最好是多讀一些書。最後車友安慰我說:“根據描述,你兒子比較理智、靠譜,應該可以相信他的感受和決定。”
車友的反饋基本上認可了我的顧慮,但顧慮仍舊還在,為什麽停,停下來後做什麽,我沒什麽譜。

還沒進辦公室就遇到同事,趕緊抓住絮叨。同事聽完問:“他多大了?”我說15了。同事笑了,說自己就是在15歲的時候停了棒球。
我說:“你不是打籃球嗎?”
同事說:“是呀,我更喜歡籃球,所以停了棒球,多餘的時間都用來打籃球,上大學後還打了兩年聯賽。但那兩年已經沒有任何興趣,隻是覺得自己技術不錯,應該繼續打籃球。兩年後停了下來。”
才得知,原來嚴格自律的同事不僅打籃球、打棒球,還踢足球,而且學校成績也相當好,妥妥的popular kid!但隨著年齡增長,對這些活動慢慢的失去了興趣,也說不清楚為什麽。同事說兒子踢了10年,more than half of his life,很多了。沒興趣就不要再勸他去堅持,這種沒有樂趣的堅持隻是枯燥乏味。
我說:“萬一兒子停了足球,把時間都來打遊戲,將來對遊戲也沒了興趣,會不會對生活也沒了興趣?也隻是枯燥乏味?”
同事又笑了,我們以前也探討過關於兒子打遊戲上癮的顧慮。同事說:“沒興趣打遊戲,不正是你想要的嗎!不過你不用擔心他會一直感覺生活無趣,他一定會尋找其他的興趣。我是停了籃球後才開始學吉他的,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想到過去碰吉他。”
同事給了兒子全權的自由。畢竟年輕、隨性,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不過這個大撒把的建議倒是更符合我這懶媽原則,隻是心裏有點怕怕的,這能行嗎?

晚上跟兒子交流了這兩個人的看法,他仍舊是不知可否,表示再考慮考慮。

12/11,周三
早餐時,兒子問我什麽時候買菜,他想和我一起去挑選零食。我說:“反正你有信用卡,下午放學可以自己去買,順便幫我買檸檬、幫貓買牛奶。”兒子非常內向,我是尋找一切機會鼓勵他自己做事兒。沒想到兒子磨嘰了一會兒,竟然同意自己去商店。這可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不過我知道他會走self-checkout--自己付款。(別笑話我,在我看來,這可是兒子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巨大提高!)

到班上又跟另一個朋友探討,這個朋友上來就問兒子是否進了足球校隊?如果孩子自己沒能進校隊,而朋友進了,可能會因為失去了朋友而失去了興趣。
我說:“應該沒有這個可能性。兒子是自己決定不去競爭校隊的,同隊三個關係很近的朋友也都沒有去校隊,他們在學校也經常交往!兒子的朋友不多,但一直也都不缺,他似乎也不需要太多的朋友。”
朋友說:“噢,原來他已經建立了穩定的社交圈!如果他過得比較舒適滿意,很可能是不再需要這個活動來維持朋友關係和自我定位(self-identity)。”這倒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下班回家,兒子跟我描述他背著大書包在商店裏逛,覺得尷尬怪異(還是超級自我敏感!)。我略表理解後和他確認朋友的思考角度,沒想到兒子真的承認自己目前過得比較舒適(comfortable):

  • 雖說學業還是時常感到壓力,但似乎可以承受,目前成績還不錯,有時還能幫同學答疑;
  • 朋友圈也比較固定,聊天、打遊戲,不覺寂寞;
  • 做義工去幫助小孩子,覺得自己還挺能;

真的讓朋友猜著了!

意識到自己生活安逸,兒子心情也好起來,竟然對停足球的事也有些緩口。晚上做作業,一直吹著口哨。

12/12,周四
晚飯後,我問:“你昨天說再試試足球,明天又有訓練,你確定要去嗎?”他一下子改口說“不知道”。看來昨天的“再試試”應該是情緒所為。他說隻跟一個朋友說了停足球,但沒時間細談,還沒有完全決定。
我超級不耐煩:“你不可以這樣!明天有訓練,你今天要做出最終的決定。是去、是留?說個準話!”
兒子吱唔地表示,10年的喜好說停就停,而且還不是因為畢業離開的自然停,覺得有點不舍。他這一提,我才體會到自己其實也是相同的感受,內心深處也希望他能善始善終,所以一聽到“不知道”就煩躁。理解、接受,談何容易!倆人坐在沙發上相互唏噓,最終兒子決定把足球停下來,從此棄球掛靴。

話一出口,兒子的笑容馬上顯露,不再一副愁眉苦臉。我趁機趕緊加碼:“我不希望你多下來的時間都去玩遊戲、看視頻!而且你現在沒有任何體育活動,得計劃一下來保證足夠的鍛煉!”他說:“我要陪你做飯的,至少看你做飯。我現在就去製定鍛煉計劃。”唉呀,應該讓他當場簽字畫押!

隨後跟兒子閑聊,問他這麽多年的足球,到底從中學到了什麽?他說除了學了點足球技巧以外,好像沒什麽太多的成長,倒是覺得回歸生活本源,做些家務,似乎更有意義。他也喜歡tutoring,看看以後是否有什麽機會。

晚上,高中組的機器人活動,本來他已經沒有多大興趣,現在決定停了足球,不如再去看看。活動回來,兒子說他又報名去做義工,周六全天在FLL競賽場上幫忙。他還說,活動需要4個人,但目前隻有他一個人報了名。(125個俱樂部成員,最終隻去了2個)

睡覺前給足球教練發了停練的Email,沒有回頭路了。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論將來如何,我無怨無悔。

 

有朋友問,到底什麽時候該勸孩子堅持?什麽時候支持孩子停下來?
我覺得一般來說,孩子小的時候比較容易受父母影響,父母可以適當勸誘鼓勵,讓孩子堅持一下。
青春期發育開始時,孩子的體能迅速提高,技巧水平也會大幅度提高。成長使人快樂,孩子在這段時間裏能夠體驗到長足進步帶來的快樂。對於隨之而來的瓶頸,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反應。

  • 欲望強烈的孩子,想要更多的成長和快樂,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如果能力與欲望相匹配,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比如那些各類比賽的各級冠軍,各個領域的帶頭人。如果能力有限,可能會傷筋動骨,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比如我家女兒花旗兵訓練時肩胛骨的損傷,勸都勸不住《女兒肩膀受傷後...》。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傷害,比如一些抑鬱的孩子。
  • 欲望低的孩子很可能因瓶頸的阻礙而失去興趣,從而選擇放棄,再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力強,瓶頸出來得晚,有可能造就出多麵手、跨界牛人。即使是能力有限,也可能會在不同的嚐試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長。但如果真的一直不停地變動,可能就是碌碌無為一生吧。(我不在乎孩子碌碌無為,隻要能獨立生活就好)

兒子是欲望低的孩子,從小吃奶就可以看出來,不急不氣的。希望他能在遊走中不斷增強自己的認知思考能力,找到擅長和喜歡,更加明確努力方向。

每個孩子的欲望、能力的程度和分布都不一樣,父母盡量提供寬鬆的環境,讓孩子有周旋的餘地,以免屆時後悔。讀書推薦-“別人家的孩子”也抑鬱 《What Made Maddy Run》

我的領悟
維持四天的足球風波終於平息,讓我再一次體會到,其實人們一直是在尋找跟自己理念相符的觀點,一直在尋找認可。

  • 選擇第一個車友,我已經預感到車友的理念跟我非常相像,結果的確如此。車友確認了我的目前狀態,認可了我的顧慮,但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我的顧慮仍舊還在,為什麽停,停下來後做什麽,我還是沒譜。
  • 接下來又問同事,因為這個同事比較年輕,可能更了解孩子的心態,結果的確得到了不一樣的觀點--徹底大撒把。雖然這個建議滿足了我的懶媽宗旨,但我並不很確定它的可行性,心裏惴惴不安。還是沒有完全信任“人之初,性本善”。
  • 第三個朋友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認為兒子很可能是不需要足球這項活動了,隨後這個認知也得到了兒子的認可。這對我起了關鍵的作用,解除了我前麵的不安,更加坦然放手,繼續做懶媽。

這三個人其實也並不是我刻意挑選的,隻是心裏有事兒懸著,恰好又碰到他們,不自覺的想聊聊。不過這三個都是?性情低調,做事認真的人。我一般不會去找觀點相差甚遠的人去探討問題,因為最終隻會是努力維護彼此的觀點,鬧得不歡而散、兩敗俱傷,很少能夠聽進去些什麽。

如此看來,一直號稱Open mind的我,可能真的是越來越Tunnel vision,想想有點恐怖喲!汗暈

與兒子鬥法:Lose-Lose開始,Win-Win結束
與兒子鬥法:期望、現實、情緒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是可取的!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微笑微笑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