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教,我的接觸比較少,第一次比較全麵的了解是2017年年底,聖誕節、新年放假期間,追完了印度電視連續劇《佛陀》。看字幕的,一分鍾也不能眨眼,裏麵都是帥哥美女。
按照電視劇裏的表述,佛陀出生幾天後喪母,姨母和父親怕他感受苦痛,把城裏的老、病、殘都趕到新城。但佛陀還是從鴨、鳥動物的生死現象中體察到了生活的苦痛,愛心滿溢的他寧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替換一頭將要被宰殺祭祀的牛。幾年掙紮,他終於離家苦修,尋求解脫世人苦難的方法。
佛陀早年苦修,進步神速,最後山洞裏絕食絕水多日。但這禁食臥石苦修並沒有讓他找到真理,還差點餓死。附近村娃及時發現暈倒的他,喂水喂飯,救了他一命。娃用非常淺顯的話點醒了他:“你自己都快要餓死了,還談什麽解救眾生之苦!” 佛陀從此不再追求刻意的“苦”,而是坐在菩提樹下幹鬆的草墊上,接受孩子們帶給他的食物和水,在滿足肉體基本生存欲望的基礎上,潛心思辨,終於悟出真諦。
可惜電視畫麵隻能表現“思辨”的內容,並不能表現如何思辨。佛陀悟透後第一個分享就是和照顧他的村娃一起吃橘子,解釋如何“享受當下”。佛陀強調的修行方法是“思辨”,並不是單純地打坐、止息、冥想。
我一直對剃度出家有些質疑,當我看到佛陀指著那個沒有剃度、沒有離過家,一直在皇宮裏默默照顧家人和皇室成員的馬車夫說:“看,這才是最偉大的比丘!”這一時刻,我的淚流下來了。在凡塵生活裏修煉,誘惑太多了。但正是因為誘惑多,我們得的“道”才會更多!逃避生活責任,修行得“道”大概也要弱些吧!
讀《正見》是我第二次接觸佛教。這是一本掃盲書,通俗易懂,結構簡單,還有點小幽默。作者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潑切,出生、成長於不丹,英文名字是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Rinpoche。這本書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著重講了四真諦,也稱四真理、四法印、四見地、四觀點:
按作者說,“這四個旨意,沒有任何道德性或儀式性的內容,也沒有提到善、惡的行為,而是根據智慧而來的實際真理。佛教徒最關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倫理倒是次要的,偶爾抽一兩口煙或有一點風流韻事,不表示你不是佛教徒。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容許去做邪惡或不道德的事。”
一個人隻要接受了這4項真理,就是一個佛教徒。“如果能夠將這4項真理長存於心中,有人問起,能夠馬上記得毫不猶豫,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說過釋迦摩尼的名字,也可算是與佛同道。”
1.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這個和《周易》裏講的“世間萬物都在變”是一個概念,佛陀沒有用一切事物皆是無常,而刻意使用“和合”,可能是要提醒我們事物的和合本質。所有事物都不是單一的,不僅僅是有感受的人類,其實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都是如此。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一樣是獨立、恒常、純粹的。
不僅是和合,而且一切事物都會改變,都不是永恒。我覺得這一章主要是讓我們理解宇宙萬物的不定性。順利的時候要準備有可能的困難,逆境的時候要相信有可能的緩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一切情緒皆是苦
喜怒哀樂悲恐驚思怨恨惱怒煩......這些描述情緒的詞裏,除了“喜樂”,其餘的都是負麵情緒,自然都是苦。而且大喜傷心,樂極生悲,似乎喜也不是什麽好事兒。不過還有“樂”呢!
當年佛陀離開王宮苦修尋找的就是要解脫痛苦。當佛陀找到解脫痛苦的方法,解救了眾生,實現了自己的美好願望,應該會有喜樂的吧!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樂、滿足,應該不算是苦吧!這是我對這一章的一個小異議。
但畢竟絕大多數的情緒都是苦,要擺脫情緒的困擾,先看看情緒是怎麽產生的。目前我的認知是:當現實和我們的期望不一致時,就會產生情緒。
現實<期望值,產生負麵情緒;
現實>期望值,產生正向情緒。
第一條裏說“一切事物皆無常”,普通凡人很難有能力去掌控事物狀態和變化。當豐滿的理想撞上骨感的現實,負麵情緒爆發,痛苦不斷。
3. 一切是空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就是凡事都是空。這段內容我讀了兩遍也沒有讀懂。
這節裏,作者反複用了一個例子:一個老師去接徒弟,突然雷鳴電閃,暴雨自天而降,曠野中沒處可藏。老師看見不遠處有個犛牛角,就躲進去了。而且還說:犛牛角中有很大空間,請大家一塊兒進來避雨。
既然“凡事”都是空,哪裏來的雨呢?哪裏來的牛角?哪裏來的人呢?沒有雨、沒有牛角、沒有人,又談何躲進犛牛角避雨?
我覺得凡事都是空,指的是沒有形體、時間、空間、方向、大小、好壞...等等這些標簽,具體來說就是放下執念。因為我們頭腦裏有“淋雨不好,我們需要找個地方避雨”這個觀點,所以才產生了這一係列的反應。試想旱季過後的第一場雨到來時,人們會去找地方避雨?還是跑到雨中歡呼雀躍?
導致痛苦的不是雨,而是“避雨”的執念。若能坦然接受現實,雨來了洗個澡,雨停了曬太陽,隨遇而安,何苦之有呢?所以我覺得這一條其實更主要的是勸解大家放下執念,放下所有不現實的期望值。
4. 涅槃超越
如果能夠理解前麵三個的理念,並將它們時刻運用在實際生活工作當中,最終能夠達到的應該就是這種涅槃超越的生存狀態,這是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不過別忘了第一條,一切和事物皆無常。人們即使是達到了涅槃的狀態,也仍舊需要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來不斷反省自己所持有的觀點,隨時隨地的改變自己來適應外界的變化,努力維係這個一直都在變的狀態。
總結
一切事物都在變,我們能夠掌控的其實很少、很小,自強不息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明確自己的想法,了解現實的困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學會接受不同的觀點和結果,及時從負麵的情緒中擺脫出來。作為一介凡人,如果能修行到這裏,雖然遠遠沒到佛陀的涅槃境界,也可算是得喜樂平安了吧!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是可取的!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