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裏,不少的人詢問如何改善人際關係,基本上是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越是親近的人,人際關係似乎越難處。
親人要生
2018年初,我看到馬未都的一個視頻:“親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親。”聽到“親人要生”,頓感醍醐灌頂!
人有著很強的生存欲望,在物資極端缺乏的的時候就是你死我活,能夠生存的前提就是要關注自我,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天性。
家人,衣食住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生老病死,雖家醜不外揚,但屋內沒有任何遮掩。再加上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我們逐漸產生了“血緣”、“親人”這些概念。但每個人內在的生存競爭掠奪本性並沒有完全消失,它會使我們不自知地掠奪家人的“親”來達成自己的私人目的,利用“愛”來要挾和掌控家人,還不允許對方表示不滿和抱怨,否則就扣上一頂“你對我不親,不愛我”的大帽子。
“親人要生”,提醒自己把親人當生人,試著對待家人像對待暫時借宿的生人,拉開些距離,保持點分寸,說話、做事之前多考慮,不要任性地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多關照,無挑剔,如果能夠堅持一段時間,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話分兩麵說,提醒自己“親人要生”,不要掠奪家人的“親”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親”不要被家人無限製地掠奪。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應該是自己在清醒的意識狀態下做出的主動決定,是自己的選擇,決定付出就不要期望回報。如果有被逼無奈、強忍的感覺,就堅決說“不”。
麵對求助性的請求,典型的拒絕語式是先感謝對方對自己的認可,然後再委婉拒絕,最好的理由是表示自己沒有精力,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如果這個“生人”對寄宿家庭橫挑鼻子豎挑眼,經常性地挑剔抱怨,無理索求,最好的拒絕方式是先認可對方的感受,然後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順便將責任推還給對方。
我家爸爸當年嫌孩子們太內向,抱怨我教育不當。我當時回答說:“你的觀察很準確,孩子們的確不大敢和大人對話,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確會影響他們將來的發展。不過我目前沒有什麽合適的方法來改變他們。你有什麽可行性建議嗎?”
針對競爭能力和團結協作的培養,我們兩個也爭吵過無數次。後來我決定放下自我,不再與他爭論好壞對錯、高低上下,再說起這個話題時,我就說:“要不這樣,你來的負責培養孩子的競爭力,我來教育他們的合作精神。”不急不氣,平和了事。
不過,我覺得“親人要生”隻是一時的矯枉過正地改變階段,我們最終追求的是一個長久的親密關係。而長久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雙方相互獨立的基礎上的。自己獨立了,才有能力去愛別人。
愛,就是願意花時間和被愛的對象在一起,欣賞、觀察、照顧對方。“愛”一個人,需要傾心聆聽,讓對方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在了解、理解、接受、尊重對方的性格和意願下,鼓勵、扶持對方的選擇,最終達到愛的目--使對方獨立。
愛不是感受,而是行為,讓被愛的人快樂,幫助被愛的人成長,伴之而來的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地耐心陪伴、細心觀察、小心引導、真心幫助。活到老,愛到老。
不過,我們能夠給別人的“愛”不會比愛自己更多,幫助別人的前提是先要自我成長、自我獨立。參考《什麽是獨立?如何做到獨立?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沒有獨立,就不可以關愛他人。其實更多地時候,我們是通過關愛他人來成長自己,通過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實踐來成長自己。作為母親,愛孩子是本性。但是作為配偶,我們選擇結伴同行,一起過日子,這就需要婚姻裏的雙方努力維護這段關係。
接受對方的不足
人無完人,一味地表達自己不滿,用冷漠、譏諷、懲罰等方式來逼迫對方改變,一般來說效果相反。我們對負麵的行為付出越多的負麵關注,就越是強化了這個方麵,反而讓這個成分升級,數學裏的負負得正在這裏也適用。接受對方的不足(萬事分陰陽,即使是我們眼裏的不足,也有它一定程度上的亮麵),相信人往高處走,用支持和鼓勵的方式來關注他們身上不同性格特點的亮麵,他們就會越來越光亮。
不過也要注意保持中庸。有的孩子能力強,天生自我感覺良好,需要提醒他們學會收斂一下自己的耀眼光芒,理解和包容別人,給別人留條路走,千萬不要諷刺打壓孩子。有的孩子天生膽小謹慎,則需要更多的鼓勵和扶持,但不要強迫。推薦《養兒育女:無為之治 & 中庸之道 --“管”孩子的重新思考》
降低期望值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看到對方有一點點小的變化,就會體會到欣慰。正如霍金說的:"When one's expectations are reduced to zero, one really appreciates everything one does have." 當我們把期望值降低為零時,才會真正感激自己的擁有。
有人說:“親人之間,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點點表示,也就都懂了吧。” 這個幻想還是趕緊杜絕吧!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對方也答應得好好的都不一定會做,還指望著“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其實也是一種期望,不能要!
也有人說,“如果自己努力改變,但是對方不聞不問,沒有一絲改變的願望,還可能諷刺挖苦,怎麽辦?”這個也是一種期望。不要去期望別人改變,我們隻專注自己能夠做的,我們改變不了別人,隻能改變自己。如果我們自己真的變了,就等於是對方的生活環境起了變化,他們也會隨著外界環境的改變而調整自己,如果沒有看到對方變化,那一定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真正改變。
傾訴出口
讀《Reconstructing Amelia》,裏麵有一個提醒:人,最少要有一個發泄鬱悶和不滿的出口。孩子小,生活忙亂,夫妻關係又不是很好,又沒有一個善於傾聽的朋友,再遵循“家醜不可外揚”,有了不開心的事也不肯講,時間久了,很容易抑鬱成疾。
我曾經是借助過神的力量。每天晚上入睡前躺在床上,我會問神:“今天我的表現如何?”有時神回答我說:“嗯,表現很好,再接再厲!”有時會說:“今天和孩子吵鬧有點兒失態喲!不過我相信你下次會做得好些。”
我心目中的神就像是個無所不知的好朋友,我與他的溝通多是享受他的“無條件的關愛”,外加我自己的感恩,不帶任何祈求。神給了我無限的支持、鼓勵、信任,足夠多得讓我能夠轉手奉獻給家人、朋友、同事。
生活中的困苦,都是磨練我們讓我們成長的機會,學會凡事往好的方向想。沒法得到家人的足夠認可,隻能自己給自己打強心劑,拍拍自己的後背,多擁抱自己、多誇獎自己。
具體操作
1、提醒自己嘴角上揚,多笑。假裝笑也能夠改善心情,特別是累了和麵對家人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很開心如意了,但最近這些日子試了試這個方法,的確很管用。嘴角一上揚,立刻感覺輕鬆很多(現在正在笑呢!)。我家閨女也和我分享過同樣的體會。這條是自己的事兒,與他人沒關係,實踐起來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2、適當詢問對方的感受。“今天做了...... 累了吧?”、“今天去聚會,都見到了誰?大家怎麽樣?” 如果對方沒有太多的興趣聊,也不要太過強求追問,或許倒杯水什麽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如果對方回複了以後,要給予感情上的認可。我經常對兒子這樣做,嫌他玩遊戲、看視頻太久,我會用一些他喜歡的小零食去打斷他,借機會讓他休息一下。
3、多表達以事實為基礎的感受。比如說:“你今天做了... 非常感謝。”、“很開心知道你...”、“很高興看到你...”。說話時目光要專注,適當有點肢體接觸更好,碰碰手、拍拍肩、稍稍摟抱一下。從一天說一個,到一天說三個,慢慢習慣,越說越多,越說越順嘴。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少說負麵的觀點和論斷,最終達到不說!(放心好了,孩子們會知道我們那裏不滿意,本性使得我們基本上不可能達到這個“不說”的狀態)
第二條和第三條是一樣的內容,針對不同的方向,其實就是告訴對方“我在關注著你”、“關心著你”。有朋友表示:“你說的這些方法應該好使,但我說不出口。”道理與實踐,知行合一,對誰來說都是挑戰!尤其是雙方關係已經很僵,長時間沒有過這種表達,不光是我們說不出口,其實聽的人也會感到奇怪。
萬事開頭難,實在不行,就先從“謝謝”說起。對方幫忙盛個飯,端碗水,接過來時說聲謝謝。或者從家裏關係比較好的人開始,當著大家的麵,多和比較親近的人說謝謝,試著做這兩種表達,逐步習慣這個說法,再慢慢擴展。堅持三星期,等大家分享效果。
肢體接觸、摟摟抱抱,我們中國人的確不習慣。據哈佛正向心理學教授 Tal Ben-Shahar 講,每人每天需要12個擁抱,我自己也遠遠不夠。我覺得可以從家庭成員裏最小孩子開始做起,大人之間可以先等等,從散步遛彎拉拉手開始吧。
總結
改善人際關係不是一個簡單、容易、短時間的事兒,需要我們不斷提醒自己,做自己不熟悉、不願意做的事。有時候實踐了一段時間,可能就忘了,這也都是正常的,趕快撿起來繼續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隻要對方知道我們在努力,一般來說就會有效果。同時,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是絕好的實例,可以讓孩子和家人學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不斷精進進取,不斷放下自我。“盡”力而為,盡“力”而為。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可取。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
搞定親人之間的關係,其餘的都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