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美國私立學校聽課

(2019-02-26 07:39:02) 下一個

2019年春節,三十、初一、初二,大家都在熱熱鬧鬧迎新春,我和姐姐到一個私立學校聽了三天課。

姐姐所在的國內中學想要開設國際班,她想看看真正的美國學校裏到底是怎麽授課的。本來想要看看我家倆娃所在的公立學校,可惜學校不允許,隻好聯係附近的一家私立,立即得到熱情的回複。

概況

第一天聽了五節,第二天聽了六節,第三天還是五節。每節課40分鍾,中間5分鍾時間來換教室。因為學生們需要岔開吃午飯,午飯也是40分鍾,和課程時間一樣。學生一天9個時間段,如果選課太多,可能沒有時間吃飯,自己帶簡易午飯在課堂上吃。

很久沒有在學校全時學習了,第一天下來,已經頭暈眼花,在美國讀書可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

美國的每個授課老師都擁有自己的教室,辦公桌占據教室的一角,備課、休息都在裏麵,不止一個老師在教室裏擺沙發和軟扶手椅。

小學生有主教室(Home room),書本放在自己的固定書桌裏。英文、數學、曆史、地理......等基礎知識都是主教室老師教。生物、體育、音樂等專科,孩子們要去專科教室,來去接送都由主教室老師護理。

初中的孩子們就沒有Home room了,得自己背著書包,到不同的教室去上課。有的時候教室相隔比較遠,需要小跑幾步。因為一天要用的書本都要背,書包很大,也很沉,據說,每個都是30到50磅重。有些孩子還沒有發育很壯,個頭矮矮的,書包可能得占到自己體重的一半兒,看著他們彎腰背著包跑來跑去,蠻心疼的。高中的孩子很多都帶自己的手提電腦,更增加了書包重量。

每20個左右的中學生都會有一個輔導老師(Counselor),就是科目授課老師。學校課程安排是六天一個周期,每兩個周期有一次固定的集體輔導,40分鍾。平時學生有學業、選課等問題,可以隨時跟輔導老師約時間。如果有嚴重心理問題,學校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這和我家倆娃上的公校不一樣。我們學區大,學生多,輔導老師即要幫助孩子們選課,也要做心理輔導,一個人關照2、3百的學生。

全時老師,每周期(6天)要上20~25節課。低於這個數量算半時職位,掙的錢少,可能還沒有福利。每個老師一般最多教三個不同年級的課程。一個自然科學的老師,教不同六個年級,雖然一個周期隻有12節課,也算是全時,隻因為要準備不同級別的六門課。

因為是私校,學校學生不參與每年的州際統考。對於學校的教學資格,州裏要給予考察,考察符合標準,才發辦學許可證書,然後州政府就不再管了。我猜測可能隔個3,5年會重新檢查一次,以保證教學質量(忘了問這個)。教師評估也是由學校領導說了算。

觀察

一個小學二年級的老師,嘴裏說的都是那種很正麵、很鼓勵的話,但說話時沒有什麽笑容,語音很尖銳,用詞很嚴格,即使是讚揚的詞語,我聽著也很不舒服,有點可憐那些小孩子。但是畢竟是二年級,又都是男孩子,可能管鬆了就沒人聽了吧。不過老師的確有很多的小竅門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更換活動之前放音樂、喊號子、不同節奏的拍手,提醒孩子該進行下一項活動了。乖巧、聽話、聰明的孩子會得到比較多的肯定,盡管老師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在表現差的孩子身上。有時候我覺得如果老師太過專注孩子們的不足,其實是強調並放大這個欠缺,反而會導致小問題成大問題。

一個四年級主教室,老師每天會提供一個名言警句,讓學生思考,並寫下自己的理解和體會,早晨選幾個學生在課堂上分享。看來美國老師也蠻重視育人。不過這個老師喜歡用那種哄孩子的語氣講課,而且不時地會說一些比較負麵的評價,什麽做得太慢了、精神不夠集中了、精力不充沛了......這個可能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個老師。

一個四年級的實驗觀察課上,孩子們動手操作,討論比較熱烈,並記錄觀察現象。可能有的太熱烈了,老師讓一個孩子到教室外麵冷靜五分鍾。不過我還真的沒有注意到那個孩子做了什麽。

一個五年級的主教室,小孩子們正在寫有關曆史的論文。孩子們從圖書館找書籍材料,選自己的題目。有的寫加州的淘金熱,有的寫30年代的經濟危機,也有的寫二戰時原子彈對日本的影響......我跟小孩子們聊了一下,覺得他們還是蠻有自己的想法,讓我很震驚,畢竟隻是10歲的孩子呀!

一個六年級的數學老師,看起來年紀不輕,因為周四、周五要去跑馬拉鬆(個頭小小的,已經跑了13次馬拉鬆!),所以給孩子提前安排了數學實驗課,讓他們做體積大小、紙片厚度、時間長短的估計、測量和最終計算。具體動手操作讓孩子們很興奮,搞得我都想要玩了。

一個初級微積分的老師複習三角函數內容,40分鍾的課,隻用了15分鍾就結束了複習內容,其餘的時間大家討論、做作業。不過這個老師教四個年級的課,屬超時工作,有加班費。我蠻喜歡老師的風格,條理清楚,原理透徹,說話不拖泥帶水。牆上貼了很多數字小幽默和特殊的字符表示序列。我姐姐是高中數學老師,有些也沒見過,照了不少的照片。

一個教統計和經濟數學的老師,采用反轉課堂教學方法。網上尋找一些油管教學視頻,有時自己也做一些,讓學生課下自學,做作業。課堂上孩子們自己到黑板上講述作業題,同時老師也會解答孩子們理解不全麵的難點。

一個微積分的老師,大學級別課程,一節課講了12道題,最後還有五分鍾做作業的時間,思路非常清晰。14個學生,5個亞裔。

還有兩節化學課,兩個老師都很不錯,內容講解有條不紊,課堂節奏也很緊湊。

讓我大開眼界的是英語課,講的是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中伊阿古挑撥奧賽羅對妻子信任的那段。學生們分角色朗讀,讀一段,分析一段。老師用現代通俗言語來簡述段落,對劇中人物的行為目的、心理、及說話技巧,分析得十分到位。期間不斷向學生提問,引發學生思考,並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換位思辨探討。整個劇目部分都要在課堂上精讀,大約需要4~6周的時間。老師來自歐洲,在此教課十年,仍有明顯的歐洲口音,但是講莎士比亞似乎很恰當。活躍的語氣,激情的動作,教得非常投入。我和姐姐聽得熱血沸騰,雖然她聽不懂太多,架不住老師表情、肢體語言豐富呀!我倆信誓旦旦表示回家後要好好閱讀《奧賽羅》。如果我小時候遇到這樣的語文老師,我可能也會熱愛語文吧!(我家人都是文科瘸腿兒。)回家和女兒講述我們的感受,她說自己的老師也這樣,她也喜歡上課時聽老師講解,但過後仍是沒什麽興趣。(絕對是我家人,我和姐姐到現在為止也都沒有碰過《奧賽羅》)

教中文的老師口語水平一般,盡管在中國生活過兩年,和我們交流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到口語還不夠流利,應該在腦子裏麵忙碌地翻譯著。很奇怪,私立學校這麽多的中文課,竟然沒有一個華裔中文老師。有些學生學習蠻認真的,一遍一遍地讀自己寫的小短文,讓我們糾正發音。

感受

有陌生人入教室聽課,自然會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我也感察到有些孩子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試圖吸引注意力。那種想要表現出獨特之道、想要比別人好的競爭意識還是相當明顯的。可以理解為什麽說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是孩子們努力進取的主要動力。

低年級的女老師偏多,高年級的男老師偏多。總的來說,我覺得小學老師管得太過死板。初中要好得多,高中老師每個都很有特色,我都挺喜歡的。而且我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在教室裏種花養魚、有點小幽默的老師都比較喜歡交流互動,授課條理清晰明確。

老師都不一樣,遇到不喜歡的老師也不用太擔心,孩子每年的老師都在變,下次可能會遇到喜歡的。我家女兒剛上學時,恰好趕上不喜歡的老師,我有點為她惋惜。女兒開解我說:“沒關係,反正明年就變了。”我現在覺得這樣換來換去的也挺好,畢竟將來走上社會,什麽人都會遇到。孩子從小跟不同的老師打交道,也是蠻不錯的學習經曆。

有一點姐姐感受極深的是老師們的教學熱情,尤其是接待我們教研主任,不僅要教25節課,還要開發學習新的備課軟件,考察其他老師授課內容做年終評定。如果學校麵試新老師,也是首當其中。每天至少工作十個小時,早晨6點鍾起床,6點半左右到學校,晚飯以後才是自己的時間,自述是拿學校當度假村。

看著這麽多生龍活虎的孩子,不同形象,不同性格,每個都在成長,還蠻有成就感的。曾經調皮搗蛋的孩子,大學畢業特地回母校向老師表達感激之情,那種喜悅,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得出、享受得到。我父母也都是老師,但他們並沒有真正體會到這些,他們不鼓勵我們從事教育工作,要不我家就可能和這個教研主任家一樣成為教育世家了(主任的愛人和孩子都是老師)。

雜七雜八的,大家將就著看吧。

從教室裏摘抄的一些警句:
  • Mistakes are proof that you are trying. 
  • Don't make excuses. make improvement.
  • Go down deep enough into anything and you will find mathematics. -Dean Schlicter
  • There's a difference between not knowing and not knowing yet. -Shelia Tobias
  •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Einstein
  • Watch your thoughts; 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 for they become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for they become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will become your destiny.

最近在微信群裏看到這句話,覺得蠻認同。
教學表麵上看是知識的傳輸,但它的本質其實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試圖告訴學生維持興趣的方法,是人和人的關係。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是對的!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微笑微笑

有興趣請關注我的微信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