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重談“左” - “右”

(2019-01-07 09:52:08) 下一個

老公和朋友探討吳菊生《中國社會的右翼本質》,問問我有什麽想法。我第一段沒有讀完就看不下去了,耐著性子讀完,也沒有看出來他想要說什麽。抱歉,文章link也找不到了。到底什麽是“左”?什麽是“右”?我說說自己的理解。

以美國為例,我覺得在民主社會裏,從表麵上看,“左”更多的是平等、博愛的倡導者,“右”則主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製。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要理解中國的“左”“右”,可以從經濟發展狀況上來看。羅胖在一期《羅輯思維》裏講述中國經濟史,我的體會是:“左”就是製度多,稅收多;“右”則是百姓有一定的自由,能做點兒小生意,經濟會活躍一些。

這麽一來,不同製度下的“右”的其實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隻是“左”有所不同。

民主社會的“左”講究人權,倡導平等博愛,這隻是精神層麵的說法。那如何才能夠兌現這個平等博愛的競選綱領呢?仔細體會,政府做的其實也就是設立各種製度,照顧弱勢群體,不許歧視,從而“平等”;還有就是多收些稅,救濟貧困的家庭,實現“博愛”。所以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上來講,這其實跟中國曆史上的“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民主國家“左”的出發點是為了助他,貌似比較善意,但又有這句:“The road to hell wa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多勞不多得,可能會削弱人的積極主動性。

老公問,那右得太厲害了會怎麽樣?

如果一切從經濟角度來衡量,向錢看,太“右”了可能會導致拜金主義,所以有了“寧願坐在寶馬裏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 的現象。如果條件合適,地方的勢力逐漸壯大,很可能會誘發政變。

集權製國家的左、右都是人說了算,想收就收,想放就放。但這種快速改變會給社會和企業帶來了一些不穩定因素,一朝君子一朝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很難預測明天在哪兒。

在西方民主社會裏,即使是過右,大家可能並不一定想要反這個政府,右翼本來就主張小政府。當然,這可能會導致區域分裂,各自為政。過強的弱肉強食競爭,造成貧富差距太大,民不聊生、抱團造反也是有可能的。當然,如果富人都像巴菲特、蓋茨、小紮這樣勇於捐獻的話,我想偏右可能也不錯。

在民主國家裏,律法、規定的更改都需要論辯和投票。左派增加點條條框框,右派上來又修改刪減,反反複複。但因為更改立法的周期比較長,很多條款都在拉鋸戰的過程中不了了之,所以人們還能有一點點預測,社會相對穩定一些,使“富過三代”成為可能。

吳菊生在第一段裏描述,在美國的華人,“底層華人,不管是一個裝修工人,還是餐館的侍應生,幾乎清一色川粉......相反,倒是知識人群中,有一小部分尚能保有起碼的清醒和良知......中國人怎麽啦?” 我就不評論他的感情色彩了,對我來說,這裏其實沒有什麽不能理解的。所謂“底層華人”,都是憑體力、靠技術、拚時間吃飯的,好不容易掙點錢,自然不會希望“苛政猛於虎”。而“知識人群”的確有“一小部分”人,特別是做的政府、教育、科技等工作,由政府資金扶持,他們自然是希望政府富足。

這幾天又有點體會:呼籲平等和博愛的人其實是從心底裏缺乏信任,不信任別人歸根結底是不信任自己,希望國家能幫助解決自己的問題。追求自由的人可能更相信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相信自由市場貿易可以營造平衡的經濟,所以主張 leave me alone。我其實是從子女教育的書裏麵意識到這些的:父母想要孩子們成人,需要給孩子們信任,有了信任,才可能有尊重。

一個國家,或群體的正常發展必須是有陰有陽、有左有右,這樣才能不遠離中庸,這是“道”的約束。違背了這個“道”,偏離中庸太遠,無論是太左還是太右,都必將被糾正。偏差得越遠,糾正的代價就越大。

我說的這些,都是簡了又簡的說法。麵對如此複雜的社會,我這一介草民,又能看清什麽呢?選了川普並不一定更自由,選了希姐也不一定就苛政。爭來吵去,其實隻是為了說服自己而已。 

知識可以從別人學,智慧得需要自己悟。

任何觀點都隻有一部分正確!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微笑微笑

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ustTal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說和做的確大不一樣。而且......
The road to hell wa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ustTalk’:不是聽他們怎麽說,而是看他們怎麽做。政府開支和債務數據都擺在那裏。從裏根開始,美國就走上了高債務模式。唯有克林頓時期有財政盈餘。奧巴馬時期高額開支主要由於08金融危機,其中救金融機構是小布希時候定下的,還有兩場戰爭結束前的開支,也是小布希造的孽。此外還有其它刺激經濟的計劃。這些開支也達到了扭轉經濟的目的。奧巴馬的確不算是節省的總統,但他被反複攻擊的債務遽升速率仍比不過曆屆共和黨總統(想不到吧)。就不說小布希這個敗家子,現在川普接手奧巴馬開始的史上最長牛市,在經濟大好的形勢下將他競選時大聲譴責的高額債務又不斷推向新高,債務增長高於奧巴馬第二任期甚多。
JustTalk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回帖!:)
我這是簡了又簡的說法,肯定不準確。針對每個總統的個性,差別會更大。政府機構已經這麽龐大,其體係、大小不是隨便可以變的,我說的隻是個理念傾向。
右派傾向“小政府”,我隻是從網上不是很確定的信息得猜測的:
聽過裏根的一個視頻,我隻記住一句話:“Government cannot solve the problem.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好像裏根政府削減蠻大的。據說小布什進白宮後,也削減不少的後勤人員。
網上的信息什麽都有,但很難說是否準確,看看這篇:https://www.forbes.com/sites/peterferrara/2012/06/14/president-obama-the-biggest-government-spender-in-world-history/#61c989771084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讚同非極端的“有左有右”、“中庸”的看法。

美國現在政治經濟是偏右的,這隻要與絕大多數已開發國家來比較就可以看出。左派的訴求並不一定是大政府,而右派當政也從來沒有小政府過。差別在於左派要求整體發展,降低貧富差距,而右派重商,主張自由競爭。在個人自由方麵,美國倒是偏左的,傳統價值處於守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