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海外中文教育在泥潭裏掙紮之管見

(2018-08-17 08:21:40) 下一個

文章作者:Peter Gao <wonderful-all@hotmail.com> 

1、關於拆字:不是單純的拆字,是對漢字合體字結構的分解,從而把複雜抽象的合體字還原成二個或三個簡單易懂的象形字。變得好認,好記,好寫,好理解。在教生字時,我們不能對合體字的複雜結構視而不見,把未知的大量漢字板塊丟給學生,囫圇吞棗,讓他們死記硬背,吃夾生飯,留下團團迷霧。也讓學生生厭,引不起興趣。

2、關於象形字:象形字是漢字對比於英文法文德文等西方字母文字而言,東方文字的一大優勢。不善加利用,用中國的筆畫和西方的字母比拚,必然失敗,沒有出路。

3、正是要考慮到所有學生在美國的生活背景及中文基礎,我們是照搬照用國內的一套固有的做法學中文呢?還是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利用海外辦學的靈活性,在時間上以少勝多,在學字方麵也以少勝多,以少量的象形字(350字)和中華字根(200字)字幹(200多字) 為漢字的命脈,為突破口,特事特辦學中文呢?

4、試想國內學生從幼兒園起,到整個小學,約七年時間,每周五天,每天少說有六節課,每一節無論語文算數自然美術體育,都用中文在聽說讀寫。識字目標是3500字。海外的華裔學生每周五天,全用英文聽說讀寫,隻有周六一天最多兩節課有機會學中文(假定學生不請假,不缺課)。識字目標是2500字。不算幼兒園,每周國內學生有30節課有機會學用中文,海外學生每周隻有2節課學習中文。時間上隻是國內學生的7%,如果算上同學之間,家人之間,周末的生活中大量使用中文的條件,海外學生學用中文的時間恐怕連人家的5%都不到,識字量卻是國內學生的71%。增加了大約九倍的任務。大家想一想,這有可能完成嗎?缺口是多大?

按照相同的時間比率,海外學生如果學得和國內學生一樣好,用同樣的六年時間,同樣的比率,隻能學好245字,就是3500字的7%。平均起來,一年可以學會42字。10年可以學會420字。而我們教育專家設定海外的學生10年識字任務是2500字,超出在現有時間條件下基本識字能力的五倍!除非這裏的學生個個是神童,個個對中文都如饑似渴,每天都在聽說讀寫中文,否則根本無法達到學會2500字的目標,連一半(1250字)都難以完成。十年平均如果能學到學好500字,就是相當好的成績了。

5、症結在哪裏?國內和海外的教材始終沒有把字根和象形字作為重點做為突破口來設計教材,編寫課文,而是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這種方法,不顧漢字生成的規律,不顧循序漸進的法則,不考慮漢字之間字與字內部的聯係,前後生成,彼此相關的淵源,大量的成組成群,具有內在聯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隨文識字法,在國內尚且不是好方法,在海外就是非常糟糕的方法了!

突出象形字和漢字合體字的構字規律,突出漢字字根、字幹的搭配原則,突出許多漢字便於以字族的方式,以字理為線索集中學習的特點,以字組文,正是考慮了海外學生的環境和文化條件的限製,巧學漢字,以少勝多,以少學多的有效途徑。

舉例比如,學習了“人、門”這兩個非常簡單的象形字,一定要抓住戰機,立刻教學生學習 “們(人、門組成“們”)” 和 “閃”(由“門”和“人”組成“閃”) ,“從”、“眾”這四個看似陌生,實則是“人和門”、“人和人”的不同組合而已,沒有任何生字的成份。乘熱打鐵學習五個詞語“人們”,“一閃”,“眾人”、“從眾”、“門人”,組句:“守門人看見一個人在門口一閃,又不見了。”“眾人從門口出來”。這樣,可以一次學好六個生字:人,門,們,閃,從,眾,以及五個有關詞語。隨文識字法往往把“人”和“門”分開學,把“們”和“閃”分開學,這一分可能是一個月,一年,甚至幾年之久。結果是本身有聯係的字族,卻分開學,學了後麵,忘了前麵,原因是漢字和漢字之間的血肉關係完全被割斷了,增加了記憶負擔,增加了難度,怎麽能指望學生能學好中文呢?

再例如,學習“口”字,“心”字時,最好同時學另一個象形字“犬”,然後趁便學習“呂(常用字),“品”(常用字) 中, 忠,串, 患,吠,哭,器,宮(?ji2是個有用的字幹),詞組“心口”、“中心”、“心中”、“忠心”、“口器”、“犬吠”、“大哭”、“大器”。

這就是“集中識字法”和“隨文識字法”的重大區別。“集中識字法”就是在學習有限的象形字時,及時擴大到這有限的字所組成的字族或字群,在常用字範圍內,把應該學的字趁熱打鐵“一掃光”。提高識字效率。巧學漢字。學到很多字,但是並不費力氣。

6、我覺得如果我們真的要切合老師師資和學生、大家的生活環境的實際,就不要期望過高,不要想急於求成,不要想一蹴而就,一口吃不成胖子。更不要異想天開,一步登天,以不到7%的時間資源實現人家100%的時間學習任務的71%,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建議我們腳踏實地,先從走路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蓋房先打地基,砍柴先把刀磨快。下一堂課就是一堂45分鍾的趣聞中文課,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獲得一些中文的基本知識(象形字,筆畫,拚音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體驗一下實物教學的特點,展示一下如何不讓學生吃夾生飯,漢字怎樣來源於古人身邊的生活和環境。因此建議不要拘泥於某一本教材或某一課,不要那麽嚴格,程式化,也不要考慮過多的教材要求,教學計劃,作業的完成,家長怎樣輔導等等。一節課不是萬能的,一個老師也不是靈丹妙藥。有經驗的老師隻是善於培養和吸引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善於因勢利導,善於靈活機動地利用教材,把中文課教活,讓中文變得親切和真實可愛,讓中文回到我們身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和互動,使他們不感到枯燥無聊,所學所講有意思,對中文不反感,為今後的中文課打下一點堅實的基礎,開辟一個好頭,如此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