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養兒育女:說話!說話!說話!

(2018-04-30 12:04:29) 下一個

六七年前,等孩子跆拳道上課,看見《Parenting》雜誌裏的一篇文章--《How to be the next Steve Jobs》。文章裏列了好幾條建議,讓我吃驚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Talk!Talk!Talk!”(說!說!說!),“Read!Read!Read!”(讀!讀!讀!)排第二,其餘的建議都忘了。

我從小就是個“聽”話的角色,“說說說”對我來說有點難,所以先寫了《讀書,讀書,讀書》。這次算是趕鴨子上架,聊聊我對“說話!說話!說話”的體會。

先說說我這個具體實例吧。

我從小就不愛說話,非常不喜歡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姥姥經常說我是“杵窩子吊,三腳踢不出一個屁來”。一次姥姥讓我去後院鄰居家借點什麽東西,我是打死都沒去。如果去親戚朋友家看電視(我家還沒有呢),我也隻是跟在姐姐的屁股後麵。姐姐不去,我寧可不看也不會自己去。

上學以後,因為學習成績好,當了幾年的學習委員。但因為不說話,從來沒有擔任過學習委員以外的任何職位(課代表需要收、發作業本,也需要和同學交流)。

上高中的某一天,忽然有點醒悟,覺得自己不能總是這樣,應該多張嘴說說話。後來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說話開始多些,但也隻限於兩個人之間聊天,一旦超過兩個人,打破冷場的任務就是別人的了,我又不自覺地成了聽眾(宿舍裏除外)。在我的記憶裏,從小學的班會,到工作後的室會,在國內20年,除非被點名,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好像也沒有被點過名)。

後來隨老公出國,我當時覺得和下地獄差不多:中文環境裏都不說話,怎麽可能到人生地不熟的美國,用磕磕巴巴英文和陌生人交流?申請學校、畢業答辯、找工作...... 啊!太恐怖啦!

硬著頭皮來到美國,先到中餐館打工攢學費。剛開始包外賣,對著菜單打包,沒什麽問題。後來老板娘發現我會說英語,又得知我以後要上學,就讓我到前台去練練口語,幫她接顧客的訂單電話。哎呀,那個幾句簡單的“你好,請問您想點什麽菜?您的地址和電話?謝謝!” 折磨了我好幾個星期。

上學在實驗室打工,遇到一個非常好的教授。教授滿嘴都是好聽的話,把學生們哄得非常開心。我跟他說話的時候的確不怎麽緊張,但那個時候的學識基礎實在太差,心裏難覓不發虛。幸好學校讀碩士不需要答辯,我順利畢業了。畢業時,學校請來校友,給我們畢業新生交流經驗體會。會上發了一張A4的紙,上麵寫滿了各種經驗,我就記住其中一句話:事業的成功,15%取決於技術,85%取決於人際關係。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麽著重人際關係的忠告, 和我們在中國信服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反差實在是太大,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但畢竟自己的英語還是太差,工作以後,又有朋友在一個單位,我基本上跟她們待在一起,遇到什麽問題,大家相互幫忙。來美12年,熟練的英語日常對話,仍然僅限於餐館用語。現在想想,真該好好謝謝當年的老板娘,那五個月的工真的沒有白打。

2004年換了份工作,招我進去的老板是一個非常熱情的老太太,她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空閑時經常過來聊天,一點兒都不介意我磕磕巴巴的英語。有些詞我不知道怎麽說,就跟她描述意思,她會告訴我應該用哪個詞。簡單的詞我能記住,複雜的就不行了,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我繼續描述,她繼續幫我糾正。

我看她對我這差勁的英文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耐煩,我越發大膽起來,跟她聊天的話題也越來越廣。漸漸的,日常英語開始往外擴展,單位聚會見到不怎麽熟悉的人,也敢跟他們打個招呼聊兩句。但總的來說,我還是不願意和別人有太多的交流。

真正讓我體會到 “原來我也可以打開話匣子”,是四年半以前,查經、讀書、學習以後開始的。隨著讀書、思考越來越多,自己漸漸建立起非常確信的觀點體係,並在生活實踐中得益於它們,於是不自覺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話自然就流出來了。要知道,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最不喜歡的就是寫作文,不知道寫什麽呀!一直到兩年前我開始在博客裏寫短文,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像現在這樣喜歡寫文章。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沒有老師判分了,可以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沒有條條框框的禁錮,思維就解放了!

現在和美國的同事朋友聊天,我的英文也還是磕磕巴巴的,單詞量和語法並沒什麽大的改進,發音也是典型的中國音,但是同事和朋友們真的不在乎這些,他們關注的是你的話裏,是不是真的有他們想聽的內容?

說話的根本目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我們希望別人能夠聽完我們的話、聽懂我們的話、理解我們的話,可能的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認可我們話中潛藏的觀點。

表達自己的觀點,那我們得先有自己的觀點,而且對自己的觀點一定要理解並應用得非常透徹,才能針對聽眾,用恰當的言語表達出來,別人聽起來,可能也更容易理解。
見過一句美國俚語:“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如果你不能簡單地表述出來,那說明你自己還沒有真正懂。
還記得另外一個說法(應該是十多年前看到的):如果聽眾沒有理解,說的人要承擔95%的責任。我不知道這個數值是否合理,但我一直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盡量努力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不過這個世界上真正懂的人並不多,否則就沒有“忽悠”一詞了。我不知道看帖的人是否覺得我也在“忽悠人”,我教育孩子“說說說”,的確是希望他們能夠一板一眼地、在自己理解認識的基礎上,把事情和觀點講清楚,不希望隻是八卦閑聊、擺龍門陣、侃大山。

孩子們都不一樣,喜歡說話的孩子,父母就不用操心了,擋都擋不住。 一次家庭聚會上,小娃媽們問美國中學的課程是什麽樣子的?大家讓一個上初中的孩子解釋一下。孩子在解釋的時候有些磕絆,結果孩子的媽媽說:哎呀,看你說的是什麽呀?還是我來講吧!

這個孩子恰好是那種敢說、喜歡說的孩子,不顧媽媽的不滿,堅持自己講完。這種孩子的表達能力一般都不會差,父母隻要對說話內容把把關就好了。 我家倆娃都比較內向,不願意惹人注意,培養這種內向孩子的說話能力,我能想到的,就是盡量給他們提供說話的機會。

怎樣才能給孩子提供說話的機會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來對待,多和他們做平等地交流。

  • 孩子一出生,我們就可以開始跟他們說話,一邊做事,一邊講述我們在做什麽,衣食住行,無所不說,廢話多多最好。
  • 孩子剛開始說話,發音可能不是很清楚,但父母親一般很容易猜到。一個朋友介紹經驗說,父母親這個時候不要去學孩子們的發音,應該繼續正常表達,讓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發音需要改正。這樣,不僅孩子說話會更準確,也避免了孩子在外不能被理解而引起的急躁。
  • 三、四歲,語言表達能力好些了,可以開始和他們一起探討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詢問他們自己的喜好和建議,並鼓勵他們講述一下自己為什麽想要這樣做?還可以討論不同決定的不同後果,以及不同後果的好壞利弊。
  • 八、九歲以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可以探討的問題逐漸從衣食住行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擴展,家裏沒有什麽問題,可以討論學校的問題,還可以探討網上看到的故事。實在沒有,就討論一下我的這篇文章吧。
  • 孩子們的邏輯思維還沒有建立好以前,條理可能不是很明了,父母親要耐心傾聽,適當地提些問題,引導孩子把問題說清楚,千萬不要抱怨、責備,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 內向的孩子說話少,但他們在觀察、在思索,也會產生自己的想法。隻要孩子沒有把“不說話”作為工具來遮掩自己內心的恐懼,在家裏能暢所欲言,父母就不需要要太著急。

我在這方麵其實做得並不好,老公提醒過我很多次,我太容易給出結論和建議,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沒有刻意去引導孩子們自己思考。現在孩子大了,我才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主動減少自己的話,盡量讓他們多說,希望不算太晚。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不敢說倆娃的表達能力有多強,但在家裏和我們交流還算順暢,至少說明孩子有“說說說”的能力。學校老師要求口頭講述的東西,他們也都做了,而且分數也不算差,我並不太擔心將來。

對了,這個“說話”和當眾講演有著很大的區別。講演者不僅需要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還需要克服恐眾心理。喜歡被關注的孩子容易些,因為他們就是想要吸引別人的目光。對於我家倆娃,我就隻有耐心等待了。我在文學城潛水十幾年,去年才開始回帖、發帖,寫寫文章,他們什麽時候有這個抒發的願望,就看他們自己的修行了。

不過可以肯定,多交流可以培養不錯的親子關係。比如我和女兒(16歲),如果時間允許,我們現在可以持續聊幾個小時。兒子14歲,從沒有期待可以聊那麽久,但關係不錯,還能時常給我個擁抱。

總的來說,對於“說” 和 “讀”,我是這樣理解的:會“說說說” ,能夠對外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但 “讀讀讀”的學習和思考,更能夠充實自己的內心,應該算是“說說說”的必要前提。

如此說來,開篇提到的《Parenting》雜誌裏的文章把“Talk!Talk!Talk!”排在第一位,可能有點欠妥,我怎麽覺得還是“Read!Read!Read!”更關鍵呢!

大家怎麽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