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玩具

(2007-08-19 13:10:04) 下一個
近年來中國玩具出口總額逐年上漲,去年達到177.6億美元,全球80%的玩具是中國製造的。


對於中國玩具接連在美國被召回的事件,中國玩具協會官員日前首度公開表態。中國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梅表示,盡管出現了這些事件,但不能否認中國玩具行業一直在健康快速發展。她介紹,近年來中國玩具出口總額逐年上漲,去年達到177.6億美元,全球80%的玩具是中國製造的,說明國外玩具品牌商和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的玩具是充分認可的。她還介紹,去年我國向美國出口了30萬批次的玩具,召回的為29批。

  化解風險是中國企業“必修課”

對於利達玩具廠老板張樹鴻因產品被召回不堪壓力自縊身亡的事件,梁梅表示,在改換油漆原材料後沒有委托檢驗機構對其進行質量檢驗,以及沒有對玩具成品進行檢測都是利達玩具廠的失誤,也是引起這次召回事件的直接原因。不過她也表示,作為這批玩具的定製商、進口商的美國美泰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檢討自身在玩具安全質量監測方麵存在的缺失。她介紹,利達玩具與美泰已經有10多年的合作關係,美泰在利達玩具廠中也設有質量監測和管理隊伍,他們對工廠的生產過程和成品都會進行檢驗。因此目前出現了鉛超標玩具,美泰也是有責任的。

不過她告訴記者,目前業內就如何劃分產品質量責任的問題並沒有慣例,完全依據品牌定製商和加工生產商在簽訂合同時的協商。但對於中國玩具企業來說,可能為了獲得訂單會忽略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最終造成一旦出現類似召回的質量問題,所有損失都要自己來扛。“最終就造成了像利達公司的老板張樹鴻那樣扛不住了!”

另據了解,在目前我國獲得玩具出口許可證的3000多家企業中,有相當部分企業都是隻為一家外國玩具品牌商加工產品。這使得一旦對方不認可自己的玩具就麵臨著破產。梁梅告訴記者,事實上目前世界各國的玩具標準各異,在某些國家不合格的玩具在另外一些國家就是合格的,因此多元經營能夠降低企業風險。她介紹,此次利達出口的玩具按照美國標準檢驗是鉛超標的,但按照歐盟或中國的標準則是合格的。她建議有關廠家不妨與多家玩具品牌商簽約,以免因為一次失誤而付出過於沉重的代價。

  大多數企業忽略“出口保險”

另據了解,投保相關險種也是分擔企業可能出現的產品質量風險的有效途徑。不過中國玩具協會人士表示,這種意識在多數中國玩具出口企業中還很缺乏。她表示,上保險就要交保費,但很多中國企業出於壓縮成本等原因不願花這份錢。或者很多企業認為,與其花錢買保險還不如自己增添些檢驗人員和設備確保產品不出問題。但事實上,不僅產品質量風險是不可完全避免的,而且由於中國企業大都不熟悉歐美國家的法律條例,一些國外品牌商就會利用這些條例將質量責任全部推給中國製造商。而保險公司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通曉各國法律和貿易條例,能夠準確地劃分責任,維護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

召回製度即將出台

中國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梅昨天(18日)向記者透露,中國的玩具召回製度即將出台,目前有關的初步方案已經完成,具體細節還在醞釀,她預計有關規定的出台“應該不會有太長時間”。不過她也坦言,由於我國玩具的經銷體係與美國等國外的情況不同,多數玩具並不是通過連鎖店、品牌商等銷售,因此一旦實施召回,如何將大量玩具從零售係統召回還有待研究。

記者還了解到,由於我國玩具業尚未實施召回製度,因此國外生產的缺陷玩具在召回時也就不包括中國市場。為此,國際玩具業理事會目前正與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協調在中國實施玩具召回製。據悉,我國已於今年6月1日開始實施玩具強製性產品認證製度,沒有獲得國家認監委指定的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認證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進口和在經營場所使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