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

(2007-08-24 18:27:37) 下一個
位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陸,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人口11.03億(2005年),僅次於中國。印度民族和種族眾多,號稱“民族博物館”,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被定為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眾,但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來,印度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實行議會民主製,按西方國家的觀點,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官方宣稱麵積為3,287,263平方公裏,實際控製麵積為3,166,414平方公裏,居世界第七位。與印度實際接壤的國家包括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與斯裏蘭卡和馬爾代夫等國隔海相望。印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印度宣稱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並實際控製該地區,即阿魯納恰爾邦;按印度官方的觀點,阿富汗也是它的一個鄰國,因為現在被巴基斯坦控製的、與阿富汗相連的克什米爾北部地區也被印度政府認為是印度的領土;另外,印度宣稱中國控製的阿克塞欽地區為其領土。印度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依然相對較為落後,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尚落後於人口遠少於自己的韓國,不過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由於人口眾多,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印度經濟依然處於相當落後的水平。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但是,近代印度陷於長期分裂和經濟落後狀態,被西方列強入侵,1856年,除少部分領土外,全境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獲得獨立,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曆史上,中國對印度的稱呼幾經改變。西漢譯為“身毒”(漢語拚音:yuāndǔ,粵語:gyn1 duk7),東漢稱它為“天竺”。唐代玄奘則仔細探討了天竺的名稱,放棄了天竺、身毒、賢豆這些名稱,而根據當地發音,稱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譯名皆源於印度河的梵文名सिंधु‌(Sindhu),其波斯語變音為هندو(Hindu)、希臘語變為Ίνδό(Indu),龜茲語Indaka。

印度人自稱婆羅多(भारत / Bhārata)。 印度曾有過很多國名,對同一名稱的來曆,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根據耆那教傳說,教祖裏施波德沃的長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國王,因此他的國家便以波勒德的變音“婆羅多”命名。又據《往世書》記載,包勒沃王朝著名國王杜施因德的兒子叫“波勒德”,擅長武功,在繼任國王期間,打敗了許多雅利安人小王國。《梵書》中曾記載其武功。由於波勒德的原因,其後裔一直被認為是“婆羅多”,國祚甚長。因此這個國家便以婆羅多命名。在《往世書》中尚有另外的記載,如“在大海以北和喜馬拉雅山以南,有個國家,名叫‘婆羅多·沃勒施’,其名稱的由來是由於波勒德的後裔居住的原因。”由此表明,印度居民的一個古稱也叫“帕勒迪”(意即婆羅多人)。又有些學者認為,帕勒迪是指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前的當地土著人而言,其文明遺跡在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早有發現。不過這種說法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帕勒德人是指婆羅多國王的子孫後代。

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至遲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創造的文明,由於最早發現該文明遺址的地方位於現在巴基斯坦境內的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所以這個文明也被稱為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不過該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時候突然衰落,衰落的原因在考古界則莫衷一是。

公元前1500年左右,自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族群入侵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並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而這一文明相對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而言晚了幾個世紀,故與之相對地,一般稱之為恒河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後,為了區別本地土著和雅利安人,種姓製度慢慢開始在印度盛行。

公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統一的整個印度半島,但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立刻分崩離析。此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分裂的時代,其中貴霜帝國和笈多王朝曾短暫統一過北印,各種宗教在這段時期開始興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一直到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11世紀開始,突厥人開始入侵北印,並建立了德裏蘇丹國,不過德裏蘇丹國的勢力逐漸衰微,無力控製龐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漸又進入了分裂的時代。15世紀末,渡海而來的歐洲商人逐漸開始認識到印度的重要性,並積極在此開辟殖民地。德裏蘇丹國瓦解後,同樣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在16世紀初建立了莫臥兒帝國,並統一了幾乎整個印度半島,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但是,莫臥兒帝國的統治同樣因地方的反抗和統治者的殘暴而迅速衰落,與此同時,強大的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西方殖民者卻蜂擁踏上印度這塊大陸,並為爭奪印度而發生激烈的衝突。1757年,莫臥兒帝國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隻餘少數地區由葡萄牙及法國統治。1857年,印度全境爆發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殘暴的英國殖民者,但很快被鎮壓。不過印度也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統治轉為由英國直接統治,成立印度政府,並結束了名義上還存在的莫臥兒帝國。

英國直接統治下的印度(稱英屬印度)分為13個省,其中包括緬甸。另外約有700個由印度王公統治的土邦在英國嚴密監督下存在著,這種土邦占整個印度麵積的五分之二(有些省裏也有土邦)。總之,印度雖然是一個由英國統治的龐大殖民地帝國,可是,印度其實是分為英屬印度和土邦印度兩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國中之國的現象。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國的首都也由加爾各答遷往德裏。


英屬印度的政治地圖(1939年以後)隨著印度現代化的緩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層知識分子意識到由英國統治帶來的巨大恥辱,民族主義逐漸開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識分子於1885年成立了印度國民大會黨(भारतीय राष्ट्रीय कांग्रेस,簡稱國大黨)。該黨於1920年重組,由主張獨立的莫罕達斯·甘地(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獲得領導權,並開展了一係列謀求印度獨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然而,老辣的英國殖民者利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矛盾製造分裂,使得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矛盾日益難以調和。之後,代表穆斯林利益的全印穆斯林聯盟(مسلم لیگ,簡稱穆盟)成立,穆罕默德·阿裏·真納(محمد علی جناح)成為該黨領袖,印度的兩大教派逐漸失去了團結的可能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無力掌控比本國大得多的印度,遂準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甘地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隻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但仍然留在英聯邦內,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這塊次大陸最終被分成以印度教為主的“世俗”印度以及較小的伊斯蘭教國家巴基斯坦。

獨立後的印度麵臨著一係列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帶來的後遺症。獨立後第一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就由於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軍事衝突。1950年代初,賈瓦哈拉爾·尼赫魯(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執政,印度傾向於社會主義,並仿照蘇聯製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外交上奉行不結盟政策。1962年中印因領土問題暴發邊境戰爭。印巴分別在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爆發三次大規模戰爭,其中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大獲全勝,“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宣布成立孟加拉國。1974年印度進行第一次核試驗。此後印度政治經濟緩慢發展,不過國內教派衝突頻仍,經濟發展嚴重滯後,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1990年代,印度領導人逐漸意識到印度經濟的落後,開始進行市場化改革,並取得初步成效,印度經濟慢慢步入快車道。

目前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麵臨了多項挑戰,例如與巴基斯坦有關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衝突、人口膨脹、環境破壞、貧窮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衝突。但是印度社會與官方的衝突卻遠比一般的開發中國家來得小,因此麵對印度國力的擴張,各國是樂見其成的,但是也反對印度在核武技術上有進一步的研究與發展。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印度的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征性的。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

行政權力主要控製在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其他內閣成員。

印度的國會兩院製包括了上院聯邦院(राज्य सभा,Rajya Sabha)和下院人民院(लोक सभा,Lok Sabha)。部長會議對人民院負責。聯邦院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其餘12人由總統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選產生,其餘2人由總統任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