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冀東中共軍首次與日軍坦克兵作戰 -- “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麽大的部隊“ (圖)

(2008-11-03 14:00:06) 下一個



圖1 堅持戰鬥在長城內外的冀東八路軍部隊

圖2 冀東八路軍十二團團長曾克林(左一)與團部領導

圖3 準備伏擊日軍的冀東八路軍

1943年12月7日,戰鬥在灤東地區的八路軍第十二團特務連和第三連、第五連指戰員在碣石山北部山區的撫寧縣曹西莊一帶宿營。上午10時左右,日軍的3輛坦克和2輛卡車突然向曹西莊村開來。軍情緊急,正在村外的十二團副參謀長楊樹元和三連連長穆野立即帶領部隊與卡車上的日軍交火。當時,日軍的3輛坦克橫衝直撞,不管不顧,徑直開進村裏。正在村內駐紮的特務連戰士,在連長戴士奇、指導員胡導環率領下,發揮近戰優勢,跳到坦克上用擲彈筒和手榴彈進行轟擊,當即炸毀日軍的兩輛坦克,另一輛坦克掉頭就跑。隨即,三連和五連指戰員追擊敵人,殲滅日軍數十人,炸毀兩輛卡車。這場戰鬥,不僅是灤東,而且是整個冀東的八路軍部隊首次與日軍的坦克兵作戰,並取得了勝利。戰後,作戰部隊受到了冀東軍分區和晉察冀軍區的通令嘉獎。

對這次炸毀日軍兩輛坦克車的戰鬥,白田欽太郎以《坦克部隊損失慘重》為題,是這樣回憶的:

“大概是在1943年底冬季的時候吧,那時我所在的部隊主力駐紮在撫寧縣城,主要的任務就是討伐附近地區蠢蠢欲動的共黨八路的隊伍。那會兒有一次,討伐隊配屬了從別的兵團征借的坦克小隊。這個小隊我記得是一名年輕的見習士官所指揮,由三輛坦克和兩輛負載燃料專用的卡車構成。

那是掃蕩作戰某天的事情了,那天的進攻目標是撫寧縣的劉田各莊以及其附近出沒的敵軍主力部隊。討伐隊從頭天夜裏大休止地點出發,分成數列縱隊,向目標村落附近包圍過去。各縱隊間距離大概兩三公裏的樣子,最右翼的縱隊就是這個坦克小隊。其左側就是我們所屬的討伐隊總部和直屬的兩個步兵小隊以及輜重。

那天臨出發前,坦克小隊長請求裝燃料的卡車上最好能派給他們一個分隊的警備力量,但討伐隊總部也缺兵少將,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隻好拒絕,至今我還對那天的情形記憶猶新。

看著討伐隊總部指揮班的右翼兩公裏左右的縱隊高揚著太陽軍旗,順利地進軍直至看不見為止,我們所屬的討伐隊總部的縱隊,也向著目標劉田各莊突擊。記得大概是下午兩點,作為一起突擊信號的發煙筒終於被發射了上去。那天一早開始就有強烈的東北風,使得我們無法聽到右翼縱隊方向的任何聲音。各路縱隊相繼開進到了劉田各莊,果然發現了敵軍主力部隊在此休整的痕跡,到處是敵軍突然發現我軍的到來,急匆匆逃走的跡象。我們在村子的中間討論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正在這時,右翼縱隊的一輛輕型坦克從劉田各莊東麵隔著一個高地距離約三公裏左右的曹各莊方向急匆匆地趕了回來,“我們剛剛在曹各莊附近與敵軍大部隊遭遇交戰!”

我們當時的緊張情形簡直無法用文字形容,連忙向村子東側的高地(標高約七八百米左右)進發。我什麽時候也無法忘記當時的情景。那時候莊稼都已經收割完畢,一眼望去寬廣的高粱地中間的曹各莊附近盡是左衝右突的大部隊,我在華北這麽長的戰場生涯裏麵,還從來沒有看到過敵軍這麽大的部隊!

我方立即用重機槍一起開始射擊,察覺我方主力到來的敵軍,立即散亂開來向曹各莊東北方向的丘陵地區逃走。仗著他們輕裝而且腳快,不一會兒就從戰場逃了個一幹二淨。

我們急忙衝進曹各莊,卻隻看到了兩輛坦克拋錨,兩輛卡車著火,右翼縱隊全員戰死的慘狀。

根據時間判斷當時的情況,察覺到我軍討伐隊掃蕩的敵軍在從劉田各莊逃走的路上,於曹各莊附近遭遇我軍的右翼坦克小分隊,經過接近一個小時的戰鬥,被引誘到村子裏胡同深處的輕型坦克,似乎是被高粱杆所點燃的煙幕隔絕而拋錨。看到如此先進的武器裝備竟然落得如此慘狀,實在是痛心不已。更有甚者,負載燃料的卡車上的隨乘隊員的身影也一個不見,全部失蹤。發生了這麽激烈的戰鬥,卻由於那天強烈的東北風,使得我們對激戰的聲音完全無法察覺。

離發生戰鬥的地方過去七八公裏,就是討伐隊的基地撫寧縣城了。討伐隊首先收容了輕型坦克和卡車的殘骸,隨即以當天看到的敵軍主力部隊為目標展開了新的一輪掃蕩,也算是為輕型坦克分隊報仇的作戰吧……

算上時不時要回到撫寧縣城的基地去補充彈藥糧草以及被服修理,這次的掃蕩作戰持續了二十天。”

此中的“曹各莊”顯然是“曹西莊”之誤。曹西莊在撫寧縣城西偏北10公裏處,距離盧龍縣的雙望鎮較近(約5公裏),距離劉田各莊較遠;劉田各莊在曹西莊西南約15公裏處,時屬撫寧,今屬盧龍。

對這一次比較漂亮的戰鬥,當年任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和十二團團長的曾克林在回憶文章《在灤河東岸的戰鬥歲月》有比較清晰的追述:“……十二團團部和特務連特務連及三連、五連在撫寧縣曹西莊一帶宿營。上午,敵人的3輛坦克和兩輛卡車向村裏開來,情況十分緊張。在村外的團副參謀長楊樹元及連長穆野,立即帶領部隊與卡車上的敵人交上了火。但3輛坦克橫衝直撞,進了村莊。這時,街上隻有一個特務連。我與程陸天同誌當即指揮部隊打‘洋烏龜’。在指導員胡導環、連長戴士奇的帶領下,戰士們發揚勇敢作戰,近戰殲敵的精神,用擲彈筒轟,用手榴彈炸,跳到坦克上打,連續炸毀了兩輛。另一輛見勢不好,狼狽逃竄。我三連、五連戰士勇猛追擊,殲滅鬼子幾十名,燒毀了兩輛卡車。這是我冀東解放區部隊首次打掉敵坦克。戰鬥的勝利,使根據地人民歡欣鼓舞。為此,軍分區和晉察冀軍區通令嘉獎了我們部隊。”(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冀熱遼人民抗日鬥爭文獻·回憶錄》第2輯第337頁)


另外,白田欽太郎還回憶了收容曹西莊戰鬥中戰死日軍遺體的情況:

“就在掃蕩中間的某天傍晚,撫寧縣裏的偽軍縣警察隊傳來這麽一個消息,說是前些天戰鬥中失蹤的日軍已經全都戰死了,被埋葬在曹各莊村子附近。

我那次正好沒參加掃蕩,趕上駐守縣城的任務。接到這個消息,我就從留守的衛兵中挑選了差不多十個人編成一隊,帶上一挺輕機槍、一具擲彈筒,乘坐一輛卡車朝目的地進發了。

這個消息有可能是對方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引誘我們前往而在途中打我們的伏擊。考慮到有這樣的可能性,我們有必要加以萬分的小心。

大部隊去掃蕩了,隻有我在留守,所以就我們這麽點可憐的兵力去收容戰友的遺骸,緊張的情緒可想而知。太陽西沉的時候,我們到了曹各莊前頭的一個村子。由於頭些天的那場激戰,也許是當地老百姓估計著日軍回來報複,所以村子裏一個人影兒也沒有,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的古怪。終於讓我們在村子裏找到一個藏著的中年農民。我連通過偽軍警察的翻譯都等不及,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親自訊問。萬幸,這人正好是前些天被八路軍強迫著去埋葬陣亡日軍的老百姓之一。我們急忙全體動員,從村子裏找來了鐵鍬、鋤頭。曹各莊村子南側的河灘就是我們的目標。河床很淺,水流清澈,是華北很難見到的秀麗景象。這時從北側丘陵地帶對麵的村子裏,傳來了兩三聲可疑的槍響,也許是什麽聯絡的暗號吧。我們都緊張起來,加緊在目標地區的挖掘工作。也許是冬天寒冷的緣故吧,我們終於挖到了幾具麵容完好的戰友遺骸。鄭重地將遺體抬到卡車上,我們所有人一同舉槍致敬。默默地為亡者舉槍禱告的激動心情,至今難以忘懷。這是從別的部隊臨時借調給我們,與我們的討伐隊同心協力英勇戰鬥過、壯烈犧牲的戰友,如果下落不明地了解此事,無論是對他們在日本國內的親屬,還是對我們春二大隊的聲譽來說都是絕對無法忍受的。如今,我們的執著終於有了報償。

待我們一收容好屍體,就急忙從那裏逃離,從後方傳來了幾聲槍響。在山影憧憧的山路上,看著夜空裏淡淡閃耀的星辰,我感受著華北荒野那初冬逼人的寒氣,和載著遺體的汽車在山路上一起搖搖擺擺的眼眶中,閃爍著感情複雜的淚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