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鮮核試驗背後 中美智慧的博弈

(2009-06-02 06:20:13) 下一個
5.25朝鮮再次進行了地下核試驗,緊接著發射了數枚短程導彈。27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宣布: 朝鮮退出朝鮮戰爭停戰協定。報道稱,鑒於美國縱容韓國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違反了《朝鮮停戰協定》,拋棄了停戰協定簽字國的責任,朝鮮也將不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在停戰協定失去效力,朝鮮半島即將重新回到戰爭狀態的情況下,對美韓一切應對朝鮮的行動朝鮮軍隊將采取相應的軍事回應。



朝鮮近其的突然舉動,讓亞洲尤其是他的周邊國家一時猝不及防,而韓國和日本更是惶恐不安,除了譴責據說日本還準備行動,摧毀朝鮮核設施,並得到美國的支持。而朝鮮核問題自然也成了中國輿論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話題,但是,除了網上有爭論外,中國老百姓似乎並沒有因為朝鮮核試驗感到恐慌。



中國政府除了發表聲明之外,也沒有更大的動作,而聲明似乎與原來的聲調沒多大區別:“實現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相關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在對待美日的強烈反映,中國方麵所表態更明確:“ 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籲有關各方冷靜妥善應對,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將為此繼續作出不懈努力。”



誠然,對朝鮮不顧世界的反對,一意孤行,一而再三的將核問題擴大,的確讓人接受不了,尤其是中國反複強調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朝鮮的舉動已將朝鮮半島拖入了戰爭邊緣,並有一觸即發的可能。本來一直就不平靜的朝鮮半島再次陷入動蕩的時刻,朝鮮戰爭真的會爆發?戰爭離我們還有多遠?



先看一下西方媒體對此的一條報道:“朝鮮這次的突發舉動引起其他國家的一片恐慌,甚至有的已將戰爭預警提高。但是,反觀中國卻沒有太大的反應,媒體也隻是以“朝鮮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報道了朝鮮進行地下核試驗以及發射多枚短程導彈的消息,雖然外交部發表了聲明,可過後依然是一片平靜。這一跡象說明了什麽?筆者認為,朝鮮半島決然不會輕易發生戰爭,雖然朝鮮這次的舉動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走向衝突日益增大。但是,美國高層自認,美國目前對朝鮮發動打擊的時機還不成熟,且有多種因素而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其一,對朝動武意味著美國必須在南韓地區大量增兵,也意味著簡潔響應了朝鮮退出朝鮮戰爭停戰協定,進入戰爭狀態。那麽有中國一起參與的《朝鮮停戰協定》就此終結,而人民解放軍再次跨上鴨綠江可能性誰也不能保證。 “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實際主角其實一直都是中國與美國。朝鮮和韓國其實都已經淪為大國博奕的兩隻棋子了。在朝鮮半島六方會談中,中國事實上是是以大哥的身份在為小弟說事。朝鮮盡管不聽話,但終究是我們的兄弟。中朝之間縱使有許多矛盾,但終究是“同一陣線內部的矛盾”。而日本、美國則是以韓國棋子為前導,真正想致朝鮮於死地,這點金正日當然明白,中國才是他的後盾。其二,美軍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動彈不得,美國陸軍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傷亡人數的攀升以及軍人的頻繁調防已使許多美軍產生厭戰情緒,國內的反戰運動風起雲湧。戰爭需要經濟的支持,而美國的經濟已是眾所周知到了何困境。



其實在本人看來朝鮮核試爆隻是在中國周邊地區一個連鎖反應。都知道最近中國周邊地區狀況似乎變得複雜起來,而其背後的陰影在影響著事態的發展,並已形成對中國和平發展所麵臨的緊迫挑戰。解決好周邊的問題,既需要謹慎克製,也需要勇於麵對,更需要智慧。中國的外交手段不斷創新。中國依從“鬥智鬥勇不鬥氣”,的智慧、用巧妙的手段來解決“朝核問題”,以最有效的方式維持中國的自身利益,我想這其中的奧秘大家自然會心領神會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