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郎鹹平:誰為俄羅斯設下了陷阱

(2009-02-19 07:59:55) 下一個
郎鹹平:誰為俄羅斯設下了陷阱
《新世紀》周刊

  國際金融炒家用高能源價格和低息貸款,精心地算計了俄羅斯一把
  俄羅斯從戈爾巴喬夫時代就開始慢慢進行改革,但幾次改革都不太成功。普京上任後,為了重塑自己的形象跟權威,為了帶領俄羅斯走出低穀,普京所需要的是一個切實而高效的經濟發展計劃。
  那麽,俄羅斯政府最終采用了怎樣的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又隱含了怎樣的致命風險呢?
  俄羅斯的發改委,叫經濟發展局,他們當時做了一個這樣的規劃:利用高的能源價格以及低廉的國際資金成本進行俄羅斯的發展。這個聽起來很有吸引力。因為這幾年能源比如鐵礦砂、石油、農產品價格不斷上升,那麽俄羅斯出口的大宗商品是什麽?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鋼材等等。這個價格大幅上升的結果,使得俄羅斯全國誤判這是由於供需的原理而造成價格上升。但實際上這些價格基本上都是違反供需原則,而是由國際金融炒家所取得的定價權,隻是泡沫。
  這個誤判結果非常嚴重。國際金融炒家剛好逮著這個空子,準備算計俄羅斯一把。由於俄羅斯政府、企業都誤判是由需求過大所造成的價格上升,因此他們繼續多生產石油、天然氣,繼續出口,錢越賺越多。到了2008年底,俄羅斯所積累的美元外匯高達6000億美金。
  但是由於政府、企業也同時誤判這個價格會永恒上升,他們對未來寄予無限好的憧憬,認為按照這種局勢走下去的話,俄羅斯會越來越強。所以他們開始向國際銀行團借錢。借什麽錢?低廉的資金。
  為什麽向國際銀行團借錢?因為俄羅斯本國的資金成本非常高。2008年12月,美國的基準利率接近於零,而俄羅斯是13%!俄羅斯人如果12月份買車子的話,汽車貸款16%。所以俄羅斯這些企業根本就沒有興趣向本國的銀行借錢。而國際銀行團給他們的利息隻有2%、3%。
  但是,當銀行團借錢給俄羅斯的時候,他要求抵押。他們要求什麽做抵押呢?就用這一種有泡沫的股票做抵押,甚至俄羅斯這些企業當時還認為,這些傻冒,怎麽用這麽高市盈率的股票做抵押,你們難道不怕有風險嗎?他們哪裏知道全部上套了。
  他們總共借了5000億美金,低息貸款,而且基本上都是用資產或者是股票做抵押。而俄羅斯的外匯存底不過6000億美金。因為他們認為股價升值了,用這個做抵押,他們占了便宜了。
  結果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原油價格會從147美元一桶跌到35美元。俄羅斯這些大型企業,包括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做鋼材的歐亞集團等等,全部虧損。而股指由2000多點跌到500點。而就在這個時刻,歐美銀行團竟然同時要求俄羅斯企業還錢。
  怎麽還?原來這些企業就是靠著能源出口賺了大錢,現在能源價格一跌,大家都虧損了,還不起了。你甚至都不能夠賣股票去還款,跌了這麽多,股票根本不值錢了。還不了什麽結果呢?抵押品全部沒收。也就是說俄羅斯的三大銀行,加上俄羅斯大型企業,它們的抵押品也就是股票、股權,幾乎被這些外資銀行全部席卷。
  普京開始救助這些企業,希望把股權贖回來。那麽我就順著國際金融炒家的思路來算一筆賬,看你普京能夠拿多少錢出來贖。
  俄羅斯政府手中有兩個儲備基金,一個叫俄羅斯的儲備基金,總共有5萬億多一點。另外一個叫俄羅斯的福利基金,大概有3萬多億,加在一起有8萬多億盧布,等於2萬多億人民幣。這些儲備基金和福利基金有它的特定用途,比如說教育、退休、國防等等。所以我判定俄羅斯會用最大努力把這8萬多億基金拿出一部分來買回這些股權。最多拿出一半,4萬億盧布,1萬億人民幣,大概等於1400億美金。而俄羅斯這些銀行跟大型企業所借的外債是5000億美金,所以隻能贖回25%以上的股權跟資產,剩下75%贖不回來了,因為錢不夠了。
  2008年,俄羅斯的財政總收入是9萬億盧布,總支出好像是9.5萬億盧布,還有點小赤字。可是這個9萬億盧布是怎麽賺回來的?一定是每桶石油95美元以上才能賺回9萬億。所以2009年如果俄羅斯想通過壓縮支出、透過財政盈餘來做補貼贖回這些債券的話,他必須得有充足的財源。但油價如果在50美元以下的話,俄羅斯的財政保證是赤字,那麽俄羅斯連後續資金都沒有了,一刀給你全部斬斷。而斬斷的結果是俄羅斯永遠贖不回75%的股權。也就是說俄羅斯這幾年等於白忙了,忙到最後發現是替歐美各國而忙,忙到最後把一切拱手讓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