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毛派為何能東山再起?成政府又一心腹大患! (圖)

(2008-11-18 05:18:10) 下一個

據中央社上月報道,印度警方發言人表示,印度中部加爾克漢德省的詹雪坡地區,毛派遊擊隊引爆地雷,炸死至少十二人。遇襲的武裝警察小組,當時正在執行長途巡邏任務。

詹雪坡位於加爾克漢德省東部,距離首府蘭齊市約二百七十公裏。

據印度內政部表示,加爾克漢德省全省二十四個地區,毛派遊擊隊在十八個區相當活躍,經常製造爆炸事件、封鎖鐵公路和襲擊安全部隊與無辜平民,過去七年造成至少一千三百人喪生。

自稱為窮人爭取權益的毛派遊擊隊,在西孟加拉國省、比哈省、奧裏薩省、加爾克漢德省、恰蒂斯加爾省與安德拉省等地區相當活躍,當地經濟活動和居民生活都遭到嚴重影響。印度總理辛格曾坦承,毛派遊擊隊是內政治安的最大威脅。

印度真正的毛派革命始於1967年,他們在西孟加拉邦的納薩爾巴裏起義,當時中國把這看成印度人民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起義發生後,中國《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印度的春雷對這一起義給予高度評價。
  
1969年,以武裝起義為鬥爭手段的印共(馬列)成立,但不到兩年,這個政黨就分裂了。總書記查魯.馬宗達的地位受到了挑戰。

1972年,查魯.馬宗達死於獄中。在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盡管印度毛派支離破碎,但是堅持毛澤東的階級鬥爭和人民戰爭理論,仍然是他們的共同點。

1971年的孟加拉戰爭對毛派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打擊。因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良好關係,所以,印度毛派中的一些人在這場戰爭中站在了巴基斯坦一方,這種舉動很難被印度國內民眾的情感所接受,也進一步削弱了毛派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在整個分裂的過程中,查魯.馬宗達的毛派殘餘還在七十年代年代分裂成了支持林彪和反對林彪的兩股勢力。

分裂後,印度毛派陷於沉寂。直到1993年4月11日,讀者在《印度時報》上又讀到了一段文字:極左分子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又有明顯的回潮趨勢。

毛派回來了。從1993年至今,印度綿延的貧困山區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們的勢力也從原來的4個邦擴展到印度28個邦中的13個邦。

1992年,印度前總理拉奧誠懇地向民眾道歉,認為政府始終沒有解決好土地改革的問題,而相關的承諾其實早在獨立前就已經做出。此後,一個選舉接一個選舉,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並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標--土地革命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大資本。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印度農民的自殺率近年來也扶搖直上,社會分化加劇。

印度的情報人員估計,目前的毛派武裝人員大概有兩萬人之多,僅去年一年就造成了近千人喪生,他們毀壞鐵路,搶銀行,劫獄,讓自己經常出現在印度報紙的頭版。

印度毛派領袖相信,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的發展,而他們的理論變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贏一場戰爭,而是一邊采取偷襲戰術,一邊鞏固自己的根據地,毛澤東的遊擊戰爭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短短時間內,從尼泊爾邊境到印度東部,一條紅色走廊已然形成。在這條紅色走廊上,聚集著像比哈爾邦這樣印度最窮的地方,山脈險峻、叢林連綿,遊擊隊在許多地方麵對的都是缺員多達35%的印度警察和他們落後的武器。

在許多地區,毛派遊擊隊已經取代政府來管理當地,並依靠稅收來維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爾邦的叢林裏盛產竹子,毛派就向往來於叢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賦稅,並要求當地的道路建設公司同樣為之。而當政府帶領軍隊來到山區清剿毛派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受到當地農民的保護。印度毛派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們建立了嚴密的地下組織,這使得不了解當地情況的軍隊和警察很難對他們有所行動。

在去年印度共產黨(毛澤東主義)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大會開始幾天前,毛派常德拉姆利(別名納溫同誌)--中央委員會和中央軍委委員,和他的妻子、區委委員卡魯娜被捕入獄,印度當局對他們嚴刑拷打,最後殺害了他們。但這兩位毛派在獄中堅貞不屈,不肯出賣同誌才保證了大會的勝利召開。會議大廳因此以他和之前在2005年10月犧牲的政治局委員卡拉姆辛格的名字命名。九大上賈納帕蒂繼續當選總書記。

2005年,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也公開表示:我們不清楚這些武裝組織為何盜用中國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而且我們也不喜歡這樣。他們要這樣稱呼自己,我們也沒有辦法;但中國與他們從來沒有任何關係,中國境內也沒有任何組織或團體與他們有任何聯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