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美若開戰,首戰或許在太空打響

(2008-11-11 02:41:31) 下一個
中美若開戰,首戰或許在太空打響

  珠海航展舉辦之際,網上有關殲十等戰機的報道與評論密度空前。這當然是空中猛龍、藍天飛豹等空戰裝備具備的霹靂戰力感動了無數網友。另一方麵,我想一定程度上還是受美國軍事行動實踐的影響,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上,高度強化了空戰在現代首戰中的關鍵性作用。可我認為,從美國軍事行動所透露出的不對稱打擊的戰爭理念與戰爭準備來看,中美一旦對戰,其首戰更有可能在太空打響。

  一、美軍近期三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成功實踐了不對稱打擊為主導的戰爭觀念。
  
  1993年3月23日至6月10日,北約組織對南聯盟進行了曆時78天的空中打擊,迫使南聯盟從科索沃撤軍。在這場空中轟炸中,北約共出動各型飛機3萬多架次,投入各種炸彈和導彈2.3萬餘枚,對南聯盟的40多個城市、496個軍事和民用目標及520個戰術目標進行也多波次的打擊,摧毀了南聯盟的戰爭能力與意誌,取得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場不接觸戰爭的勝利。
  
  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主導的多國部隊與美英聯合部隊,也是以“信息幹擾+空中打擊”為先導,在基本癱瘓敵方的反擊能力之後,發起地麵進攻。二次戰爭解決了100萬之眾的伊拉克軍隊。在空中打擊作戰中,伊拉克海軍幾乎全軍覆滅,空軍基本失去戰鬥力;地麵作戰過程,伊軍幾乎不戰而敗、不戰而降。
  
  在美軍三次軍事行動過程中,不少軍事觀察家與評論家預測戰爭進程時,先是失誤百出,後是無從著手;由此可見美軍軍事行動方式的突破意義。而戰後對於美軍軍事行動的評點更是沸沸揚揚,其歸結點都反映在交戰雙方的不對稱戰爭能力上;由於對手幾乎沒有招架之功,更莫談還手之力,被稱為強手的單邊戰爭。由此,不對稱打擊的軍事能力建設,成為後發國家軍備的指導原則,並推進了全球科技建軍時代的加速到來。
  
  今年8月份,俄羅斯打擊、肢解格魯吉亞後,美國沒有付諸任何實質性的軍事行動,甚至於沒有作出有份量的政治抗議。美國也不想嗎?不是,主要是美軍忌於缺乏對俄不對稱打擊的軍事能力。
  
  認真閱讀有關美軍建設與三次戰爭的介紹資料,我們就會發現美軍的戰爭準備與戰爭形式,無不透露出其軍事戰略的超前意識,同時也反映了美國軍事行動的整體性、針對性、靈活性與突然性。最主要的是,美軍體製與裝備的演變過程,也透露了美軍在新的軍事行動中可能采取的方式與手段。
  
  而問題的另一麵,美軍雖然迅速取得了二次對伊作戰的勝利,但占領伊拉克之後,傷亡總數已突破4000人,是其第二次對伊軍事攻擊行動中傷亡數字的28倍。據有關估算,美國每年用於駐伊美軍的軍費支出約1700億美元,因此有人說美國的金融就是被伊拉克戰爭拖垮的。在阿富汗的反恐戰場上,美軍也一拳砸進了棉花堆;在弱小分散的基地組織與塔利班組織麵前,從軍事角度上講,幾乎束手無策。前不久,法國的一去特戰部隊還差一點給包了“餃子”。而不接觸的科索沃戰爭,美國卻在軍事完勝後全身而退,並成功肢解了南聯盟共和國的國家組織與政權;僅從事件過程來說,實現了全部戰爭目的。
  
  美軍幾次軍事攻擊性行動的成功,取決於其擁有強大的不對稱的戰爭能力;而在伊、阿占領戰場上的狼狽,也體現了其傳統作戰方式下,僅靠強大軍力對占領國無從征服的無奈。因此,在國際國內呼籲撤軍的壓力下,美國結束伊拉克軍事占領行動已為時不遠。在深刻教訓麵前,一意視中國為戰略對手的美國,在具有愈來愈強反擊能力與縱橫幾千裏戰略空間的中國軍隊麵前,上述幾場戰爭模式都不具備單邊戰爭性質的不對稱戰力優勢。美軍如何確定對華不對稱打擊能力的方向,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美軍沒有滿足於已有的絕對軍事優勢,全力推進空天一體化的戰爭準備。

  美軍現在裝備水平與行動能力,在全球任何一支軍隊麵前,都具有絕對優勢;但美軍並不滿足於此,在進一步謀求對目標對手的絕對的不對稱打擊能力。從軍事部署的變化,可以分析對方的目標意圖;而從體製與軍備演變的路線,則可以預示對方作戰形式的可能變化。美軍目前與下一步的軍備建設重點,在進一步謀求其常規打擊力量的絕對優勢的同時,已然體現到天基打擊力量的建設上來。

  美軍太空作戰思想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1982年9月,美軍率先成立了空軍航天司令部,1983年10月,成立了海軍航天司令部;1985年9月,成立了具有聯合指揮能力的航天司令部,下轄空軍航天司令部和海軍航天司令部;1988年4月,美軍又成立了陸軍航天司令部,仍由聯合航天司令部管轄。在這種模式下,各軍種承擔具體的太空作戰責任。1998年,美軍航天司令部發布的《2020年展望》中提出了空間控製、全球作戰、力量集成和全球合作等作戰思想,這是21世紀美軍太空作戰理論正式出台的標誌。2001年,美國空軍部長和空軍參謀長聯合簽發了《航空航天:保衛21世紀的美國》白皮書,提出美國空軍將由現在的空戰為主轉變為既可空戰,又可在太空作戰的“航空航天一體化”的空軍,天軍建設由理論研究與裝備研發,正式進入了體製組合與係統集成的成軍階段。

  據報道,美軍於2007年5月正式組建了衛星快速反應部隊,負責GPS、軍事衛星通信、國防氣象衛星、太空發射及靶場係統、衛星控製網絡、天基紅外係統、洲際彈道導彈係統、太空態勢感知能力。一旦己方的大型衛星被擊毀,可立即發射個小、量多、質優的小型衛星填補空白,確保美軍作戰的持續性。美國還提出獨立於三軍以外,建立一支3萬人左右的專業化太空作戰部隊,負責天基信息防禦與打擊能力建設,凸顯了美國強化其天基信息作戰能力的意圖與決心。又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08年10月24日報道,美國空軍將著手組建“全球打擊司令部”,統一掌管空軍核武庫,以確保其更加高效、更具威力。甚至於美軍的海軍陸戰隊也提出了建立“太空陸戰隊”的計劃,其目標是2小時以內將25名士兵從美國本土投送到任何地點;評論認為,這種驚人效率的運輸係統可能永遠改變美國的作戰方式。

  美軍重點研製和發展的太空作戰武器係統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作戰保障衛星係統;二是反導武器係統;三是反衛星武器係統;四是空天飛機和軌道轟炸機。目前,美軍已具備了衛星保障與反導能力,對敵衛星的太空俘獲與天基激光摧毀能力;而美國的5架航天飛機已飛行了113次,完全意義的空天作戰飛機已呼之欲出。綜合各方報道來看,美國已經成功舉行了三次太空作戰演習,初步具備了四大係統的戰爭行動能力。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08年2月11日報道,美國國防部近日公布的2009年國防預算,高達6510億美元,相比2008年增加1910億美元;輿論普遍認為,此項增加將更多地投入其空天一體化的係統集成、技術研發與裝備建設中。

  這些都意味著,美軍曆時半個世紀謀劃的太空作戰能力,已經在體製、技術、裝備、經費等各領域付諸實踐,並取得明顯成效。國外專家預測,到2015年前後,美軍將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作戰部隊,並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新的軍種-——天軍;而有人也認為美軍“天軍”已然初步成軍。這也就預示著美國未來戰爭形式,極有可能再一次突破傳統打擊方式與打擊目標,意圖對其目標對手給予不對稱的決定性打擊。

  三、中美之間太空軍事能力的顯著差異,正是美軍對華軍事行動的不對稱能力所在。

  有人認為,中美若發生戰爭,必然走向核戰的結局。但我認為,在天基信息與測控係統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中美之間出現核戰的幾率不大。中國不會首先選擇核戰爭;而美國並沒有絕對把握確保不會遭到中國的核報複,也不敢輕易選擇核戰爭。排除核戰以外,由於美國全球戰略利益的存在,與中國傾力而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在局部戰爭條件下,目前已經實踐的戰爭形態,作為攻方的美軍並不具備對華全麵性的不對稱戰爭能力,並且這種差異性將呈縮小趨勢。目前而言,美對華攻擊型戰爭的不對稱軍事行動能力,也正體現在太空作戰能力的領先地位上。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預言:“誰控製了宇宙,誰就控製了地球;誰控製了空間,誰就控製了戰爭的主動權。”對外層空間的控製權就是所謂製天權。太空作戰好比武林高手點到為此的過招手法,就在外行不經意間看見雙方互道一句承讓後分出勝負;大國強兵集團對陣更是如此。如果是一場軍事演習,就可以據此判定出戰爭的勝負。誰能奪取製天權,就能贏得製信息權、製海權和製空權,從而贏得未來戰爭。

  在當代高科技戰爭背景下,天基衛星的信息與控製係統已成為戰略決戰勝負的決定性因素,誰掌握了天基信息與控製能力,誰就掌握了超前發現、早期預警與遠程打擊的能力;誰摧毀了對方的天基信息與控製能力,就等於摧毀了對方的戰略行動能力。而彈道導彈如果不能應用跟蹤、測控、變軌技術,在美國的反導網的層層攔截下,突防的可能性很小;失去製天權,就等於失去了戰爭形態的選擇權。

  當神七暢遊太空之時,美國迫不及待地要求中國提供相關技術數據,確定其是否具備軍事用途。這真是心裏有鬼心裏驚,恰是暴露了其太空稱霸的圖謀。而美軍今年2月20日,使用海基導彈擊落了一顆異步衛星,也是對中國去年1月間導彈擊毀老化同步衛星的一次壓製行動。

  除前述美軍初步形成的空天一體化的四大係統軍事能力外,美軍還已經擁有完密的全球衛星偵察、製導、通訊係統,擁有在全球海洋任意區域發起的衛星打擊能力。其激光衛星也將於2009年用於實戰部署。這些差異卻不是一句代差所能概括的,也不是引進與合作所能克服的,需要神乎其技的先進技術、天文數字的財力投入與漫長艱苦的人才儲備。現階段,全球還沒有哪個國家和組織能對美國目前的太空作戰優勢予以輕視和挑戰。在我們醉心於探討防備美軍的F22、F35與戰斧導彈等等空中打擊的戰略戰術時,也許會麵臨天基信息、製導係統一夜之間被美軍致盲或摧毀的戰爭困境。

  當然,“不必要”並不否認常規軍力建設的重要性。畢竟戰爭的最後博殺,還是要從天空落到地上來的;也正是因為中國常規軍力的逐步提高,才能將中美軍事衝突遏製在戰略衝突層麵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美之間的戰爭風險。

  美國新軍事變革雖然突出了空天一體化作戰理念,並已取得了初步戰爭能力,但總體上仍然處於起步階段,尚無法實現對大國天基信息與控製係統的瞬間摧毀能力,也就難逃被反擊與報複的命運。但是,針對美國頑固不化的全球霸權戰略與咄咄逼人的太空備戰氣勢,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性組織,必須針對性地作好軍事鬥爭準備,為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世界和平發揮製衡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