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態度堅決:經濟換“國土”沒戲!

(2008-11-11 02:24:44) 下一個
mk800:昨天在珠海航展最熱鬧之極之時,潑了點冷水,很多人立刻坐不住了。跳起來,不過沒關係你願意跳就慢慢跳。該說好的地方我一個不會落下。但是問題存在也別想打算躲過去。你就算拉上你全部的“部落”也是事實難改。我們都知道中國一個特色那就是:“一旦觸及痛楚,立刻就會跳起來”!

言歸正傳:印度今天發言說,印度政府不會為了任何經濟在中印邊境問題上作出退讓。今天的印度《印度教徒報》撰文指出:“中國依舊堅持對我們的阿魯恰爾邦宣稱擁有主權。印度政府今天正式駁斥了中國這一說法。印度聲明說:‘阿魯恰爾邦是印度一貫的領土,印度政府決不會因為與中國的貿易就會拿領土作為交易’。印度外交部長慕克吉參觀了該邦邊境地區城鎮的達旺地區的一座400餘年曆史的佛教寺院,他說:‘中國經常宣稱說擁有對阿魯恰爾邦擁有主權。但是阿魯恰爾邦在我們心中占據著很特殊的位置’。隨後他說:‘阿魯恰爾邦的人們定期選舉人民院議員。如同其他27個邦一樣。該邦選舉產生的議會行駛著行政管理責任,放棄阿魯恰爾邦或者是任何一部分領土都是絕對不可能的,不管我們與他們有多少經濟利益。’”

印度外交部長慕吉克隨後說:“印度政府主動與中國謀求和平解決阿魯恰爾邦的領土爭端問題,但是前提是中國必須接受和承認這個現實。印度與中國總理對於兩國領土爭端,已經組織了大約12輪會談。但是兩國之間領土紛爭依舊存在的”。他還強調說:“印度政府在解決邊境問題上的態度是堅決不可動搖的。我們常駐人口是不可能轉移的”。慕吉克說:“印度與中國在開展合作,通過對話方式來尋找公正和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不過北京崛起的確已經對印度構成了威脅。”

隨後他解釋說:“為了緩解中國對於我們領土爭奪的憤怒,我不斷在努力,目標是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我將努力和相信,我們將會最終說服中國承認阿魯恰爾邦的主權歸屬,同時開通哪裏的邊境貿易,以促進發展。這一點我知道來自中國內部一些派別也是支持的。和平是最終願望。不過我們領土主權是絲毫不可能動搖的。”

mk800:印度闡述聲明很清楚,印度並不會為了200-300萬美元而打算出賣自己的所謂“領土”。這個被印度起了名字的地方,原本是中國領土,50-60年代中印曾經發生過領土戰爭。中國勝利但是由於當時國力不計,無法與印度在這裏長期對耗下去,被迫撤軍。80年代以後中國投入改革期間,沒有把這裏當作首選目標,而是選擇了美國人比較痛恨的越南,來一次“社會主義內部大清理”。而印度也就開始進行“軟著陸”的移民入侵。

80年代中國政府還曾經發表過幾次“黨報宣言”譴責印度。後期中國就不在說什麽了。現在“藏南”地區實際已經被印度軍民占據,印度自稱那裏居住有大約2-10萬印度“原著居民”。此外印度還在那裏加強了軍事防衛。而中國自90年代開始就打算以“經濟加強”來換取印度被占領土。但是至今未果。

21世紀印度已經擁有大約11000億美元國庫,他們目前已經不再把300億美元看做很主要的。雖然印度政府口裏說,可是我們看到印度在領土問題上,已經表態,拿所謂對華經濟合作打算置換印度在阿魯恰爾邦問題上退讓。這是決不可能。同時印度也希望中國秉著“和平解決”態度,承認藏南為他的固有領土。同時還要中國幫助那裏賺錢。

印度人雖然愛做夢。但是這個問題就是僵持在這裏。對方不承認,中國還要要,怎麽辦?

一麵是對印度經濟合作,牽扯到美國。一麵是中國領土利益。正如印度外長所說,中國國內的確有一種觀點就是:“為了錢中國可以犧牲一切,包括領土利益”。還有一種觀點印度外長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隻要不打仗,我們丟棄啥都可以”。

這是現實,我們必須要麵對,印度說的很明確,如果要和平解決邊境問題,哪麽中國看似隻有答應印度條件:1,承認藏南為印度領土,2幫助印度發展那裏。隻有這樣中印才能友好發展,和諧。

藏南地區30萬平方公裏。如果中國少了這裏大約中國版圖應該成為930萬了。但是如果這次中國為了“和諧”繼承早期傳統,漠視或者座兒不理。那麽與中國領土要求的東西,還會如春筍一般更加旺盛。

是為了和平而已領土主權來換取?還是為了和平在一次被迫拿起刀槍?何去何從中國隻能選擇。這裏不如香港,澳門,等地的“50年不變”“一個國家多個製度”。這裏是被占領土。答案隻有:同意被占。還是不同意?難道還能繼續“擱置領土問題,繼續發展”?那麽今天是印度,我們擱置一塊藏南,明天越南我們在擱置一塊廣西。後天是日本,大後天。。。。你還有多少地方可以擱置???

侵略者都不可能打算拿占領區作為經濟籌碼,那麽被侵略者還有理由以經濟換取領土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