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方周末猛批神七的文章亮相!

(2008-09-26 07:37:08) 下一個
南方周末抹黑神七的文章:為經濟,為國防,還是為複興?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意義
作者: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趙洋
2008-09-25 09:22:49
【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7637/1


按照所占GDP百分比計算,載人航天是有史以來花費最大的工程,超過了金字塔、長城、大教堂以及各時代的奇跡工程,但它對工業經濟的貢獻又很有限。既然回報有限,為何大國還要樂此不疲地搞下去呢?

普通人大都把“神舟”飛船的發射看成一場全國性的慶典,把航天員高難度的操作當作高科技雜技來欣賞。但直覺告訴我們,耗費巨資搞載人航天不僅僅是為了這樣一場“秀”。其背後一定有更深刻的緣由。

不是經濟因素。從美國、俄羅斯的載人航天活動來看,載人航天還看不到明顯的經濟回報,對宇航工業以外的其他工業部門的拉動也極其有限。在GDP排名靠前的國家裏,日本、德國、英國、法國都沒有獨立開展過載人航天活動。但這並未影響他們在其他科技領域的創新實力。

不是國防需要。相同的錢能發展更多類似洲際導彈那樣的“殺手鐧”武器。由人親自操控的太空武器基地不但前景渺茫而且自身非常脆弱。偵察衛星也比宇航員高效得多。

中國到底能從載人航天中獲得怎樣的收益呢?讓我們看看官方文件怎麽說:《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原則是:“堅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滿足國家需求,體現國家意誌。中國將發展航天事業作為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項強國興邦的戰略舉措,作為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航天事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請注意上文的措辭,中國發展載人航天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增進對科學的了解(無人航天任務花費更少,但取得的科學發現更多),而是為了“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整體發展戰略”。

中國的國家整體發展戰略是什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載人航天既不能促進經濟增長,也不能抵禦外來侵略,怎麽靠它實現大國崛起與國家複興?讓我們從曆史中尋找答案。

震人心魄的象征意義

按照其所占GDP百分比計算,載人航天是有史以來花費最大的工程,超過了金字塔、長城、大教堂以及各時代的奇跡工程。但它對工業經濟的貢獻又很有限。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各國主要通過電子技術革命和信息技術革命實現經濟高速增長,而不是航天技術。既然回報有限,為何大國還要樂此不疲地搞下去呢?

1975年7月17日,曆史性的握手,阿波羅-聯盟號對接任務,蘇美指令長列昂諾夫和斯塔福德在近地軌道上握手,這次任務的目的在於緩和冷戰緊張氣氛。

這是因為載人航天在現代社會的作用就像金字塔、長城和大教堂在古代的作用一樣。

載人航天是當代的金字塔和大教堂。今人與古人一樣,對浩渺蒼穹充滿敬畏,渴望與主宰生死乃至主宰整個宇宙的力量建立聯係。過去隻有安放法老遺體的金字塔和與上帝溝通的大教堂才能做到這一點,現在,則有載人航天。

載人航天是當代的萬裏長城。當秦始皇以舉國之力完成分隔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藩籬時,他自己也知道,這道牆的象征意義大於實際功用。長城是一個符號,是中原王朝先進生產力的物質載體,是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意誌象征。它的威懾力量與軍事價值同樣重要。載人航天也是這樣。“誰控製了太空誰就控製了地球”。試想在劍拔弩張的年代,總有一個非我族類的優秀代表每隔90分鍾就出現在頭頂一次,下麵的芸芸眾生會有何種感受?這種無助感與屈辱感正是當年美國人得知蘇聯的衛星、蘇聯的航天員率先飛上太空的真實感覺。這也是《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及“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原因所在。

政治角力的前沿陣地

載人航天的曆史是一場角力般的大國博弈史。蘇聯發射了衛星、把人送入太空,對美國造成“壓力”,或者說,是美國感到了壓力。落後一方隻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發射更先進的衛星,把更多的人送入太空。載人航天就是在這樣的此消彼長的“衝擊——回饋——再衝擊——再回饋”的模式下發展起來的。這場競賽的最高潮就是把人送上月球。美國人贏得了這場比賽,卻再也無法下場休息。20世紀70年代,美蘇兩國在空間站、行星探測領域再次展開競爭,都力圖證明自己的製度與技術優於對方,都擔心在鐵幕夾縫中搖擺不定的國家被大幕另一側的太空成就所吸引。

直至冷戰結束,雙方才發現合作比對抗更節省資源,交流比保密更能促進科技的發展。即便如此,兩強在空間站合作的問題上也頻頻打出外交牌,太空政治仍在延續。在這種局勢下,中國於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絕對不是尋求屬於華人的所謂“世界第一”,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一種有限而克製的發展步伐保證中國在太空的力量存在。

鄧小平曾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那麽在21世紀,載人航天就是與之類似的實力代表。為了繼續保持並發展中國的國際影響與地位,中國選擇了發展載人航天。

開展國際合作的可能性

曆史上,謀求國家獨立與安全、發展經濟等願望以及外國勢力的介入、社會動蕩等因素都曾左右過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命運。載人航天技術的命運也不例外。在中國謀求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的前提下,載人航天必將為國家的外交目標服務。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計劃分三步走,第三步是“建造20噸級的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應用問題”。

有人據此認為中國不會在太空技術上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至少不會在空間站技術上合作。對此,筆者有不同看法。
洋務運動以來,中國對外技術政策的主題是自強、開放。中國的航天工業也是在蘇聯向中國進行了技術轉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曆史證明,一旦中國閉關自守,哪怕隻對部分先進國家鎖國,中國便不會真正強大。載人航天作為國家意誌的體現,也要在“中國融入世界”這一百年母題下做文章。

載人航天技術高度複雜,中國在證明自己有能力完成這一壯舉後,下一步就是要讓國際社會在這一技術製高點上接納自己。現在中國航天已經成為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極,並開展了衛星出口、衛星服務業務。在載人航天領域,中國尚未對外開放。但這不意味著不會開放。

在載人航天領域,美俄早已與其他國家開展技術合作與商業合作,並將這種活動作為實現外交方針的推手。現在,美國雖已給出航天飛機退役的時間表,但絕不會放棄國際空間站。因為這是其力量在太空穩定存在的標誌。但新的“獵戶座”載人飛船還不能很快從圖紙變為現實。從2010年往後的幾年內,NASA可能不得不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和“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員與物資。善於在各方力量間搞平衡的美國不會希望把雞蛋都放在俄羅斯這一個籃子裏。

中國的“神舟號”飛船具備與國際空間站通用的對接口,這決非偶然為之。對於立誌要發展空間站的中國而言,證明自己有太空行走和交會對接的能力後,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載人航天服務,開展“航天外交”,進而接觸空間站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從長遠看,人類總要開發月球資源、登上火星。這些關係到全人類命運的科技項目非一國之力所能完成。與其到時再加入其中,不如現在就展開合作。

航天合作曆來是國際關係的晴雨表。美蘇曾在20世紀70年代的“緩和”階段進行過“阿波羅”與“聯盟號”飛船的對接活動。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美國曾同意讓中國發射敏感的銥星係統(美國向中國提供了衛星分配器,此技術被認為有助於研製洲際導彈分導係統)。曆史未必不會重演。

當世界上最具力量的國家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太空這一“高邊疆”展開合作時,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將變得微乎其微。從這個意義上講,推動載人航天的國際合作,也是鞏固國家安全的措施之一。

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綜合體現

載人航天是一個國家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綜合體現,短期內不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回報,它注定是一種紀念碑似的工程,通過不斷的科技突破吸引國民和世界的目光。

不少國家都具備開展載人航天的經濟力量和技術儲備,但國會不會通過這樣一個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浩大工程。隻有冷戰時期的超級大國和擁有強大政府主導力的國家才有能力實現這一國家行為。實施這一工程贏得的讚許和凝聚力反過來又可以加強這種國家行為。按照約瑟夫·奈的理論,國家的軟實力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如同太空行走是把人送入開放空間一樣,載人航天也是開放的象征。如果曾經封閉的中國在這一高度敏感而又困難的領域都能與西方展開合作,那麽這對其他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將起到莫大的示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載人航天也是中國實現技術跨越和產業升級的開路先鋒。

載人航天是國家實力的象征。高成本是載人航天的特征,並將是未來的基本特征。從長遠看,隻有科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才有能力把人送上其他星球,才有能力建造巨型對撞機去解釋宇宙創生的奧秘,載人航天俱樂部是一個隻有大國才有資格加入的組織,其成員都是地球的領導力量,任何一個致力於崛起的大國都無法拒絕這種不朽的誘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