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丟掉“市場換技術”幻想

(2008-06-29 08:27:35) 下一個
丟掉“市場換技術”幻想 訪國防科工委秘書長黃強


作者:陶春 2008年6月號 總第129期
【《華人世界》網綜合報道】


黃強,曾任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首任院長。參加、組織、領導了運7-200A、飛豹、小鷹-500、ARJ21等飛機的設計工作,曾長期主持大飛機技術方案的論證。

記者:中國的大型飛機起步並不算太晚,“運10”是在1980年9月26日首飛,與發達國家相差也就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麽到今天還沒能自己造大型飛機呢?

黃強:我們至今還在研究中國民機的發展模式,談民機,要從航空工業談起。我先談談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經驗教訓。1951年4月17日中央決定組建航空工業。主要是前蘇聯幫助援建的,目的是修理飛機、製造飛機,飛機設計和研究技術對我們嚴格封鎖和限製。我們老幻想能夠學到研究和設計技術,可始終沒有成功,自己又沒有下決心搞,教訓很深刻。

另一個原因是,航空工業沒有充分地珍惜和集中一批寶貴的專家,如,徐舜壽、黃誌千等,沒有多聽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作用,航天就有一個錢學森等專家的班底。一些行政領導對科研不了解,航空研究院(六院)被解散了,部院結合創新能力受到影響。雖然我國航空工業也經曆了幾次改革,但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攤子大、底子薄、水平低、重複多、內耗重、效益差”的局麵。

記者:業內外在民機項目上長期存在各種爭論,這說明了中國民機的發展實在要比預想的複雜困難得多。回顧我國民機的發展曆程,您認為主要有哪些教訓呢?

黃強:我們總結民機發展的經驗教訓,認識了客觀規律,主要矛盾和問題在於:(1)以前缺乏科學的長遠規劃,戰略目標迷茫不清,指導思想搖擺不定,基層單位體會不到國家意誌。錯以型號代替產業,一遇挫折就走極端。(2)產業布局分散,體製不健全。一個新型號就拉一支小隊伍,另起個爐灶,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有限的資源、不足的技術力量分散的局麵。(3)本位主義左右大局,浮躁求成。長期存在的四大爭論(幹線機與支線機之爭、依靠國際合作與自力更生為主之爭、東西之爭、幹事與說事之爭),幹擾國家的正確決策,一次又一次痛失機遇。(4)沒有形成民機研製的能力平台,創新機製不健全,長期被動跟蹤研究多,創新少,原始創新更談不上。預研不足,技術推動乏力,常處於“不立項沒錢幹,一立項又十萬火急,來不及”的尷尬局麵。

這幾十年來,中國在民機道路上大膽探索和不懈努力,總結這些經驗教訓,我們可以得到很重要的啟示:1.航空工業是戰略性高科技產業,對民機研製的長期艱巨性應有足夠的再認識,國家科學地製定了中國民機產業發展戰略規劃,要長期堅持不動搖。型號研製不等同於產業的發展,飛機型號一旦慎重立項、研製,不可半途而廢,決策不可多變。 2.丟掉幻想,堅持自主創新,市場和金錢換不回來航空工業的核心技術,國外引進和轉包生產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民機產業。3.航空工業是典型的軍民結合的產業,應在充分利用國家對軍機研製長期投入形成的寶貴資源和平台的基礎上,來發展民機產業,否則這種浪費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錯過了機遇期。4.應有穩定的政策和法規長期扶持,實事求是地允許民機有一個成長、成熟的過程,鼓勵航空公司購買國產飛機。5.發展民機應采用新的體製,更好地整合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由市場主體,運用市場經濟的手段(如股份製、民營化等),來體現國家的意誌。6.民機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之一是:政府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超越,持之以恒,係列發展,商業成功。7.下決心建設與中國民機發展戰略規劃相適應的民機研製能力平台。 8.軍機是本國化產品,民機是國際化商品。民機從技術成功到商業成功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9.民機項目是戰略意義重大的國家級工程,高新技術密集、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涉及麵寬,必須由國家統一部署,納入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規劃,打破地域和集團的分割,集中全國的力量攻關。

記者:您剛才強調要尊重民機產業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是什麽?

黃強:對民機和民機產業的客觀規律要研究、要了解和再認識。民機非常難,要求安全性、先進性、舒適性、經濟性、環保性,五性合一,達到任何一個目標都需要一大批的技術創新作支撐,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是不同的,軍機是國內預訂的產品,民機是世界競爭激烈的商品。客觀上有一個長期積累和成熟的過程,但我們現在沒有這個過程。另一方麵,技術成功不等於商業成功。飛機首飛,隻是研製的重要一步,後期需要大量的適航驗證。要建立龐大的服務體係,使飛機在世界各地隨時隨地能夠飛起來。飛機的研製、技術服務體係、市場的開拓能力,這三位一體。技術成功很難,從技術成功跨到商業成功還有一個很高的台階,更難。雖然很多人都在談論飛機,我們對飛機的複雜性、艱難性需要再認識。民用飛機的技術和市場門檻極高,是國際競爭激烈的商品,與整個國家科技水平和工業基礎密切相關,適航審查管理是民機不同於軍機的特殊要求。

記者:當前,我國民機產業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是什麽?

黃強:我認為,對於民機產業發展模式的關鍵影響因素而言,首要的就是產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如何獲得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這需要國家戰略規劃。其次,就是合理的產業布局。第三,領頭企業的競爭力決定了產業的競爭力。第四,是自主創新體係。這四個關鍵因素解決好了,就可以提升我們的研發能力、製造能力、營銷能力、服務能力,這是民機產業獲取競爭優勢,順利實現產業化,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們是從修理飛機、製造飛機起家的,長期被動跟蹤研究多、自主創新少,原始創新就更談不上了,沒有形成創新體係。現在我們的問題是重生產、輕科研;重設計、輕研究;預研嚴重不足,還沒有建立適航研究、教學、人才培養和適航驗證、審定,持續適航等完整的體係。(作者為《學習時報》社記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