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軍火為何出現在阿富汗:竟是美國大使走私

(2008-06-25 01:56:11) 下一個
美國《紐約時報》24日報道說,美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涉嫌參與一起將中國製造的軍火改換包裝,非法出售給美軍方的弊案。這篇糅合了“中國軍火”、“走私”、“密談”等多個火爆字眼的報道是該報對這一弊案係列報道的最新一篇,引起了《華盛頓郵報》、法新社等多家國際媒體的關注。

事情還得追溯到一年半以前。據《紐約時報》報道,2007年1月,總部設在邁阿密的AEY軍火公司從美國陸軍獲得一份價值2.98億美元的合同,向阿富汗安全部隊提供彈藥來對付“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根據美國有關法律,合同中明確禁止AEY公司用“直接或間接從中國采購的軍火”交貨。

但《紐約時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該公司涉嫌從阿爾巴尼亞軍方采購中國製造的彈藥,將其改換包裝後運往阿富汗。該報從阿爾巴尼亞獲得的文件顯示,AEY公司采購了1億多發中國製造的子彈。它們已在倉庫中存放了幾十年,許多子彈在運往戰場後出現了彈殼開裂、鏽蝕甚至解體的現象,而且許多子彈是不分型號混裝在一起的。

2007年11月19日,《紐約時報》記者找到AEY公司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分包商,並獲悉該分包商正在地拉那附近的裏納機場對中國彈藥進行重新包裝。當日深夜,時任阿爾巴尼亞國防部長梅迪烏來到美國駐阿使館找到大使魏德斯,希望後者幫忙。梅迪烏擔心記者發現他在這項武器交易中牟取私利的證據,因此他打算讓人把裏納機場彈藥上所有“中國製造”的證據都去掉。魏德斯同意了他的計劃,並稱這樣做“能減輕人們對違法活動的懷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