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8)
2021 (119)
2022 (123)
2024 (74)
2025 (4)
月餅是中秋節必須有的,但在過去的印象中,似乎沒有中秋節的概念,直到改革開放之後。
過去能記得住的節日分別是,元旦,春節,三八節,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國慶,似乎都跟一有關。 過去物資匱乏,平時吃的基本都是以蔬菜為主,最多有點肉。體檢的時候有一欄是營養,總是差的。要想大口吃肉,解饞,隻有等到過節才行。節日單位一般都有特供。前幾天,讀到有人說文革上海的日子比其它地方好過,因為有特別供應。憑票供應基本人人都有份,比沒有要好。其實廣州也一樣。我家文革被下放到一個小鎮,拿著廣州的工資,過小鎮的生活,你說日子哪個好過一些?小鎮平時購買生活用品也需要票,但它有自己的自由市場。每天有附近的農民拿著蔬菜,水果,家禽,水產,豬肉到市場去賣。每逢墟日,還有更多的農民來小鎮販賣農產品。這兩個市場我現在還記得。隻要有錢,就可以任意購買,不需要票。親戚從廣州出差,總是購買一大堆農產品帶回廣州。凡是從廣州下放的來的,前幾個禮拜總是在家裏天天加菜,嘴裏不斷嘮叨著,便宜,太便宜了。即使工資差別很大,家裏還是不敢大手大腳地花錢。
不記得70年代的哪一年開始,月餅出現了。記得隻有豆沙餡的,本地做的,不大好吃。做豆沙需要炒,容易糊,結疤,口感很差。後來家裏有親戚從北京探親,特別帶來了北京月餅,非常硬,像塊石頭。作為小孩來說,其實北京月餅性價比最好,結實耐吃,咬不動可以舔,邊玩邊吃,慢慢品嚐。其中的五仁月餅我印象最深。後來再也沒吃到過了。南方月餅沒有五仁的。
改革開放後,月餅的種類增加了不少。其中我最喜歡的月餅是蓮蓉,豆蓉,這兩種。現在流行加入鴨蛋黃,我不大喜歡,而純蓮蓉,豆蓉根本找不到,可能是賺不到錢吧。月餅的包裝也鳥槍換炮,越來越豪華,價格越來越高。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多吃月餅對身體不好,偶爾吃點應該沒有什麽問題。月餅本來就比較油膩,很難多吃。過去吃月餅跟茶配最好,現在可以用不加糖的黑咖啡也非常不錯。
記得去年回國探親的時候,正值中秋季節,商場旅館都是月餅,而且都很貴,沒有什麽胃口。真正想吃,不如到酒家的外賣店去購買,甚至不吃它,太油膩了。反而發現,國內的麵包跟北美的不大一樣,尤其是紅豆麵包,特別鬆軟,尤其是新鮮的,在各大超市都有賣。出去玩的時候,往往吃不上午餐,帶幾個紅豆麵包就非常方便。過去中小學野營的時候基本也是這樣,不過那個時候的麵包沒有那麽好吃。
現在人在北美,吃月餅根本不成問題。華人超市都有賣國內,港台的月餅。甚至Costco也有賣。我買了台灣的月餅,才十塊美金多點,國內的大概要2-30左右。我從來沒吃過台灣月餅,買了一盒。外表味道跟大陸的沒啥差別,裏麵也都是帶蛋黃的,沒有純蓮蓉的。一口咬下,感覺比較粗糙,口感差,比如蓮蓉就不夠細,有顆粒感。
這幾天有報道,國內今年月餅銷量不佳,跟國內經濟狀況不好有關,大家能省就省。老百姓都想知道,為什麽會是這樣。光靠埋冤美國西方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招過去經常用,老百姓沒幾個會相信。我曾經抱怨國內不好用國際的信用卡,不能跟國際接軌。有網友積極為政府辯解。但看來政府還是有人知道了。除了放寬簽證,地鐵也開始接納國外的信用卡。我去日本的時候發現,蘋果手機的錢包除了可以加上日本的西瓜卡,還可以加國內各大城市的交通卡,比如廣州的羊城通。國內的我沒有試過,日本的沒問題。
月餅經常是用來搞關係的。俗話說,和氣生財。經濟搞不好,原因有很多種。我個人認為,跟美國的關係是個主要問題。中國的發展如果是以美國的衰退,東升西降為代價,那麽這樣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甚至會產生敵對的局麵,現在的經濟嚴重放緩,中美關係緊張就是個例子。如何恢複發展中美關係是需要更大的決心,能力,智慧。目前的領導人能否做到很難說。部分政策放寬產生不了什麽大的作用,因為大環境沒有改變。我是希望中美關係能夠恢複。中美關係不好,對海外的華人也不利。中美共贏才是正道。我認為這需要首先解決兩國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意識形態首先是為了國民經濟,國家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否則毫無意義。如果改善關係能夠發生,將來世界的秩序很有可能是這兩個大國來負責的。
記憶有誤吧? 五仁才是正宗廣東貨,其中的欖仁是來自南方黑甘欖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