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繁花中的上海真實嗎?

(2024-01-27 13:53:12) 下一個

沒時間看完《繁花》,隻看了濃縮版,似乎很假,很假。不能說是因為說本地話就喊讚,這是因為國內本地話的電視劇,電影,太少了。偶爾出現了一部,人們會感到新奇。我記得小的時候,我住的南方某地方的文藝人員把某抗日電影配上了本地話,吸引了不少人去看,要買到票還不容易。

首先說的是黃河路。不清楚的還以為是香港,大概導演搞錯了吧。我八十年代末離開廣州的,還從來沒見過有那麽多的霓虹燈。上海我去過幾次,都是在80年代。那個時候,廣州已經有不少新建築了。聽不少上海同事抱怨,說中央隻顧深圳,根本不管上海,弄的一塌糊塗。 那個在徐家匯的單位建了一棟新樓,大概有十多層左右,幾乎是最高的,能一覽無餘整個上海。

去過同學家,還都是老房子。在上海的時候,去過幾個同學家裏做客,都是老房子,很擠,光線不好,很黑。其實當時的廣州也差不多,單位有新房子,老城區都是解放前建的。 我們是第一天晚上到的上海。黑乎乎的,從火車站坐車到了徐家匯。單位的招待所居然不讓我們住,說會議是明天開始,今天不能入住。沒辦法,人生地不熟,隻好住附近的一個旅館裏。這是我這輩子住的最差的旅館。首先是十幾個人住一間房,到處有人吸煙,很冷。被褥都很髒,從來沒洗過,睡覺也不敢脫衣服,讓我印象很深,很深。 一大早就被刷馬桶的聲音吵醒了。開始不知道什麽聲音,走出去看才知道是有人在刷馬桶。 

旅館沒有早餐,其實也沒有指望。到徐家匯的街頭去吃。記得吃了陽春麵,人很多,是在外麵吃的。吃完早餐後立刻搬家住單位的招待所,條件是天地之差,但沒有單人浴室。來自南方的一天不洗澡就渾身不舒服,立刻打來熱水,簡單地洗了個澡。單位跟外麵就是不一樣。要是在外麵吃住,肯定超標,不能報銷。 

這次出差開會真是不順。回去還買不到火車票。這個單位真是人情冷漠。幫買個火車票有這麽難嗎?但似乎很多單位都這樣。來上海的人太多了,南京路上到處都是人。去上海的都要去南京路買東西,做衣服。我買了件西服,手工非常好。過去的洋服店都這樣。我親戚解放前就是開洋服店的,家裏還有很多洋服,沒人穿。他們聽到我上大學,馬上送了我好多件,在大學裏穿,很吸引眼球。:)

買不到火車票,但居然能買到汽車票,是到杭州的。我們打聽到了,從杭州有直達廣州的火車,這樣買票稍微容易一些,可以坐臥鋪,順便還可以玩玩,還從來沒去過這個天堂城市。倒黴的是,客車開出上海市區後就死火了。司機不會修車,讓大家自理。沒辦法,寒冷的冬天,荒郊野外,隻能攔車了。一部大卡車把我們帶到嘉興火車站,一路上寒風刺骨。到了火車站,裏麵又是不少人,已經是半夜了。半夜也有火車到杭州,而且是滿當當的,靠硬擠才能上去,還隻能站在廁所裏,也是頭一次。 

說到《繁華》中的炒河粉,居然用的是平底鍋,這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炒出來的河粉會好吃嗎?肯定不會,這可能是撈粉,不會有鑊氣的,需要用鐵鍋才行。 現在的米粉跟過去的不一樣,添加了不少東西,比如澱粉,這樣比較勁道,根本吃不出過去的味道,我不大喜歡。 

除了《繁華》,還有很多關於上海的都市片。除了幾個地標以外,似乎跟是否是上海沒啥關係。現在的大城市都差不多。公寓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設計,在攝影棚裏拍就行了。 老廣過去在上海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恐怕不多了。 連廣州都變了,上海能不變嗎?要是沒有深圳擋住,香港恐怕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0)
評論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候在周末傍晚淮海中路散步的美麗女孩,斯文男生,遠遠超過繁花中的男女演員。我記得有年情人節,我去國泰看電影,滿街的年青人,男生拿著紅玫瑰。記得一對白發夫妻,文質彬彬,衣著講究氣質優雅,挽著臂,在穿流不息的年輕人中徐徐漫步,享受著一起的時光。弄得我走在後麵,都不好意思快步超過
玫瑰本來是玫瑰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的邏輯就是:你沒見識過的,就一定不存在!其實90年代的暗流湧動的繁華和奢侈反而是現在都不能比的,現在一切都平民化可視化,老百姓沒見過至少也在電視上戲劇上看過,所以有一種見識過的錯覺!90年代資訊沒那麽發達,大部分老百姓做做吃吃,沒有參與到燈紅酒綠的生活中去,更何況當時不在上海的其他地方的人?當時上海已經有資本湧入,台商港商大小老板駐華公司和國內部分體製內的人士每天穿梭在各五星酒店黃河路,一擲千金吃頓飯很常見,奢靡程度遠甩如今規範化的信息交流時代。其實劇中的演員還沒有演出那種老強調新富貴味道,都帶著如今速食化繁華時代的輕飄的理解,那時候有錢人真是有錢人的氣質,驚鴻間一瞥的美人也真的都是美人們,也比較少見現在到處暴發戶整容女的一副土爆腔。所以,說到底,過去也許沒有繁華到天,但是對比現在的一切,那真的稱得上是“繁華”。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希爾頓西歺自助好像不太貴,隻要不叫酒水。品種繁多極為豐富,好像是英國公司給全體實驗人員請客。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對,我幾乎每天路過喜來登酒店門口,買這家的麵包。那時喜來登的中歺館一碗餛飩就差不多100元。許多學術會議在那裏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90年代初,徐家匯的東方商廈修好了,有波特曼,新老錦江,花園飯店,瑞金飯店、希爾頓的西式自助歺有大塊的烤牛奶,生三文魚,許多酒店裏的歺廳菜品很好,還有思南路,瑞金路,南昌路等深巷裏藏著很多精致的本幫菜歺館…還有美食林,可以從一樓吃到三樓的包廂…
靈動的雙子 回複 悄悄話 80年代末上海的華亭喜來登酒店就在徐家匯附近,希爾頓,錦滄文華,波特曼,日本花園酒店哪個不比廣州的白天鵝好?延安東路上的香格裏拉餐廳也是當時新興高級粵菜餐廳。黃河路在90年代滿街的霓虹燈。不能因為你沒見到這些就以為不存在了。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灣區範兒' 的評論 : 你說的是90年代以後的事了。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aoniangao' 的評論 : 哈哈,非常同意。
灣區範兒 回複 悄悄話 80年代和90年代是上海浦西發展最快的時代,一個街區可能三個月到半年內就有新建築完工,新商場開業,新地鐵通行。博主看到的有點一葉障目了。
chaoniangao 回複 悄悄話 表象並不重要,這個劇確實看不下去。大牌導演敷衍明星打醬油,投入都付了人工費。沒有創作,故事一眼看穿到底,用老歌老景物勾勾人的腮幫子,那觀眾當傻子,無聊透頂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介紹。 大排檔講究實惠,好吃,否則沒有回頭客。擺盤是次要的。 不好的地方是不夠衛生,環境比較差。 在廣州,曾經有過民辦的酒樓,跟解放前差不多,就是太鬧,太亂,甚至可以把鳥籠帶進去飲茶的都有。對於市民來說,在酒店吃飯,尤其是外資的,太安靜,太拘束,感覺不好,性價比超低。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ncing_今宵' 的評論 : 感覺人物很多,劇情比較亂。對於上了年紀的,記憶力不大好的是個挑戰。 :)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ingplace' 的評論 : 也有不少好的一麵。我去過新開張的遊樂園,第一次坐過山車,刺激,好像是國內第一個?廣州的越秀有一個小的,沒啥感覺。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lovefriday' 的評論 : 90年代後沒去過上海。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HGNYC' 的評論 : 有可能。檔次高的場合更能顯示老板的雄厚實力。記得在廣州,誰都知道中國大酒店,白天鵝之類的。在那裏請客說明非常有實力。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ieftop519' 的評論 : 應該是吧。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花潭' 的評論 : 我八十年代沒聽過,隻知道南京路和外灘,徐家匯等等。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克勒托尼' 的評論 : 你想說導演沒有在上海生活過?:)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勝利者的曆史?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南京路和外灘都是過去的業績,導演是用過去否定現在,革命就是瞎折騰嘛,導演實在是太狡猾了!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嘛:)幹炒牛河還是茶餐廳大排檔的有鑊氣,在上海流行應該是改開後跟著港商台胞的避風塘一類進來的,再說回到老廣,他們在上海根基很深,應該開埠不久就來了,四大公司都是他們開的,虹口北四川路一帶說廣東話的更多,新雅利男居是他們打卡熱點,幾乎家家都有港澳關係,有的遠達毛裏求斯馬達加斯加:)
dancing_今宵 回複 悄悄話 聽說“繁花”拍得不錯就上網去看,結果一集都沒看完,濃縮版看了一會兒也看不下去了,演員的咋咋呼呼的,太誇張,那滿街的霓虹招牌感覺就是香港夜市,很不上海。這部劇比“我的前半生”差很多。
90年代去過大上海,感覺除了外灘還有些情調,因為電影裏多次看到過覺得高大上,其他的地方不敢恭維,絕大多市市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二十年後又到上海,高樓林立,氣度不凡,但國內其他地方發展也很快,沒有了那種驚豔的感覺了。90年代北京也去過,感覺差不多,除了幾個著名景點,其他的地方乏善可陳,胡同裏公廁的臭味能傳出二三十米開外。一般市民和幹服務行業的人素質底下,感覺不好,後來多次去過北京,進步挺大。

那個年代在中國的任何城市,好的地方和素質高的市民都不會超過10%,不具備代表性
goingplace 回複 悄悄話 不知你當年去了哪裏?但聽你的經曆像是上海差的一麵。
ilovefriday 回複 悄悄話 應該說黃河路是90年代末開始繁花起來的,到處霓虹燈閃爍。
SHGNYC 回複 悄悄話 隻能作者打交道的人的檔次都不高,90年代好的地方,《繁花》都沒講到,上海商城用餐高檔的餐廳大多數都在那些高檔酒店裏,像是波特曼酒店,對麵錦滄文華、老錦江的食街,優雅的地方比如“丁香花園”。本人九十年代初去過漢城和香港可以疏散比較高檔的餐廳或者娛樂場所,比如香港的大富豪夜總會,沒有感覺比當時的上海好很多。當然,上海的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還是非常艱辛的。
Chieftop519 回複 悄悄話 挺真實地反應出了90年代初上海做生意的階層生活場景。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九十年代黃河路挺繁華,都是餐廳
老克勒托尼 回複 悄悄話 藝術就是在似與不似之間。世上有幾個人懂上海或上海人?除了菲幾天地,其它人不就是巴子嗎!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沒有曆史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黃河路稍微誇張一點。但90年代上海熱鬧的地方還是不少的。南京路,外灘都很亮的,哈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