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中的上海真實嗎?
文章來源: GoBucks!2024-01-27 13:53:12

沒時間看完《繁花》,隻看了濃縮版,似乎很假,很假。不能說是因為說本地話就喊讚,這是因為國內本地話的電視劇,電影,太少了。偶爾出現了一部,人們會感到新奇。我記得小的時候,我住的南方某地方的文藝人員把某抗日電影配上了本地話,吸引了不少人去看,要買到票還不容易。

首先說的是黃河路。不清楚的還以為是香港,大概導演搞錯了吧。我八十年代末離開廣州的,還從來沒見過有那麽多的霓虹燈。上海我去過幾次,都是在80年代。那個時候,廣州已經有不少新建築了。聽不少上海同事抱怨,說中央隻顧深圳,根本不管上海,弄的一塌糊塗。 那個在徐家匯的單位建了一棟新樓,大概有十多層左右,幾乎是最高的,能一覽無餘整個上海。

去過同學家,還都是老房子。在上海的時候,去過幾個同學家裏做客,都是老房子,很擠,光線不好,很黑。其實當時的廣州也差不多,單位有新房子,老城區都是解放前建的。 我們是第一天晚上到的上海。黑乎乎的,從火車站坐車到了徐家匯。單位的招待所居然不讓我們住,說會議是明天開始,今天不能入住。沒辦法,人生地不熟,隻好住附近的一個旅館裏。這是我這輩子住的最差的旅館。首先是十幾個人住一間房,到處有人吸煙,很冷。被褥都很髒,從來沒洗過,睡覺也不敢脫衣服,讓我印象很深,很深。 一大早就被刷馬桶的聲音吵醒了。開始不知道什麽聲音,走出去看才知道是有人在刷馬桶。 

旅館沒有早餐,其實也沒有指望。到徐家匯的街頭去吃。記得吃了陽春麵,人很多,是在外麵吃的。吃完早餐後立刻搬家住單位的招待所,條件是天地之差,但沒有單人浴室。來自南方的一天不洗澡就渾身不舒服,立刻打來熱水,簡單地洗了個澡。單位跟外麵就是不一樣。要是在外麵吃住,肯定超標,不能報銷。 

這次出差開會真是不順。回去還買不到火車票。這個單位真是人情冷漠。幫買個火車票有這麽難嗎?但似乎很多單位都這樣。來上海的人太多了,南京路上到處都是人。去上海的都要去南京路買東西,做衣服。我買了件西服,手工非常好。過去的洋服店都這樣。我親戚解放前就是開洋服店的,家裏還有很多洋服,沒人穿。他們聽到我上大學,馬上送了我好多件,在大學裏穿,很吸引眼球。:)

買不到火車票,但居然能買到汽車票,是到杭州的。我們打聽到了,從杭州有直達廣州的火車,這樣買票稍微容易一些,可以坐臥鋪,順便還可以玩玩,還從來沒去過這個天堂城市。倒黴的是,客車開出上海市區後就死火了。司機不會修車,讓大家自理。沒辦法,寒冷的冬天,荒郊野外,隻能攔車了。一部大卡車把我們帶到嘉興火車站,一路上寒風刺骨。到了火車站,裏麵又是不少人,已經是半夜了。半夜也有火車到杭州,而且是滿當當的,靠硬擠才能上去,還隻能站在廁所裏,也是頭一次。 

說到《繁華》中的炒河粉,居然用的是平底鍋,這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炒出來的河粉會好吃嗎?肯定不會,這可能是撈粉,不會有鑊氣的,需要用鐵鍋才行。 現在的米粉跟過去的不一樣,添加了不少東西,比如澱粉,這樣比較勁道,根本吃不出過去的味道,我不大喜歡。 

除了《繁華》,還有很多關於上海的都市片。除了幾個地標以外,似乎跟是否是上海沒啥關係。現在的大城市都差不多。公寓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設計,在攝影棚裏拍就行了。 老廣過去在上海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現在恐怕不多了。 連廣州都變了,上海能不變嗎?要是沒有深圳擋住,香港恐怕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