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廣州民間小食雜錦(11)

(2020-06-27 14:51:04) 下一個
廣州民間小食雜錦
 
陳邦 歐翠瓊整理

 

   豬紅粥 豬紅即豬血,營養成份很高。《綱目》中有豬血具“生血之功”,又有“清肺、潤腸之效”之說,是一種大眾化的補品,宜於老年人、婦女以及理發師、工廠塵灰中作業人員、患大便秘結的人食用。豬紅價格很便宜,1940年前不過是幾分錢一斤。粥店把凝固的豬血,切成方形小粒,用滾水浸透漂淨,然後放進粥內滾熟,每碗豬紅粥隻售三個銅仙(白銀一毫是十二個銅仙,一個銅仙以六厘計算,三個銅仙即一分八厘)。吃時加些胡椒粉、豉油調味。早晨吃一碗,乃是大眾喜愛的習慣。

   鷓鴣粥 鷓鴣是名貴野禽,價格很貴,能除痰去煙積。鷓鴣之骨極脆用來煲粥乃屬名貴製作,是供 高級消費者享用的。此粥在全市隻有幾家粥店專賣。西堤二馬路有間味也同粥店,以售賣鷓鴣粥而享有盛譽。

   田螺粥 螺粥的製法是:先把田螺或石螺炒熟,然後挑起螺肉,放置於大碗內備用。顧客要吃粥時,則在粥碗內放上熟螺肉、碎衝菜粒、生菜絲、薑絲、生蔥等,然後將生滾粥倒入碗內,再下幾粒炸花生,滴上幾滴麻油並加攪拌,一碗熱氣騰騰的螺粥即告滾成,味道極之鮮美。有些人喜歡把芋頭切成粒加入粥內,變成一碗“螺肉芋頭粥”,香氣濃鬱而又別有風味。

   六、麵食

   麵食即麵條,是最受群眾喜愛的小食。麵食有許多獨特風味的品種,以下略加敘述:

   雲吞麵 廣州人的傳統小食,是從肩挑小販做起的,叫做雲吞擔。以前的雲吞擔一頭是貨櫃,上麵放盞局紗燈,寫上某記名號,旁邊放碟雲吞餡料,有鮮蝦豬肉之類。第二層有個櫃桶,放置銀絲細麵與雲吞皮,這頭便是半製成品與櫃圍;另一頭是出品間,有一個銅製的圓桶,中間開兩邊,一邊是雲吞麵滾水,一邊是上湯,下麵是柴爐,另外還手挽清水木桶以作洗濯用具。

   雲吞擔雖屬小販手工操作,但卻要工作熟練才能勝任。家裏要設有打麵床,用粗茅竹做打麵工具。麵的製作方法是;首先開麵粉,麵粉要用筋麵。民國10年(1921),廣州市最通行用紅雙十牌洋麵粉,好筋又有發麵功用。雲吞麵的麵條要爽滑“彈牙”始合規格,製作要有竅門:一要埋幹欖,所謂欖乃是先把麵粉抓成欖核形;二要落梘水份量恰當,這就得憑經驗了。麵條有蛋麵與水麵之分,全蛋麵每斤麵粉要落足五隻蛋,半水蛋麵則隻用兩隻蛋便可以,這些蛋麵用的都是鴨蛋,隻有炸伊麵才用雞蛋的,水麵則不放蛋。雲吞擔售價低,為減少成本,一般隻用水麵,不用蛋麵。麵條製作時一定要用竹升(即粗茅竹)由人工彈跳之力來把麵壓薄,這樣麵條才會爽滑,壓薄後卷成一匹布似的用刀切成麵條,再執碼一兩重或二兩重以應顧客需求。麵條“爽”固然重要,但仍要靠靚湯才可口,所以做雲吞麵的人有句口語叫“麵不離湯”。雲吞麵湯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寡。熬湯原料一般選用大地魚、江瑤柱、蝦子及豬細骨等,冰糖加水慢熬而成。雲吞餡料則用三成豬大腿肥肉、七成瘦肉,加上鮮蝦仁、蛋黃、味料拌成,有的還加些臘味或臘鴨肝佐味。所用的肥肉要經醃製,並剁成“石榴仁”狀,這樣拌成的肉餡,細嫩爽口,鮮美甘香。雲吞皮亦要講究麵薄,包雲吞時用鴨蛋黃的粘液封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