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會同意楊安澤的同化建議嗎?

(2020-04-07 13:42:49) 下一個

美國總統候選人楊安澤敗選之後卻不閑著,除了擔任CNN的政治分析員之外,還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繼續發揮名人效應,差不多成了亞裔的“僑領。”

新冠爆發之後,他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號召美國的亞裔多融入美國的文化生活,這樣不容易被人歧視。這些建議立馬遭到有人反對。他們說,作為美國人,在這個自由世界裏不需要迎合他人尤其是白人的胃口。這些人可能對白人有成見,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來自白人的歧視還是有的。黑人夠同化美國了吧?為什麽還受到歧視?似乎跟同不同化無關。真是這樣嗎?

首先即使同化也會有歧視。看看中國大陸就知道了。城市瞧不起農村的,江南的瞧不起江北的,廈門的瞧不起福州的。某編劇的還故意搞個什麽《王貴與安娜》,沒看就知道是剝削城鄉差別,門不對戶,矛盾重重的折騰劇。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錯誤的人物,錯誤的三觀等等,肯定會撕起來,就等著看熱鬧吧。

在美國的華人尤其是第一代,的卻是跟周邊的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小孩從小就要彈鋼琴,學小提琴,做數學,上中文學校等等。而主流文化卻是鼓勵小孩多樣化,尤其在體育方麵。我們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打算住華人多的地方,就是想讓他們有一個正常的童年。沒有打算讓孩子成為體育明星,但是沒有經曆過這樣的活動,小孩長大跟人沒有共同語言(生活方麵的),更不會有共同的感想,找女朋友老婆都難。我家老大就是這樣長大的。功課沒達到奧林匹克隊的水平,但也進入了名校,可以說是條條大道通羅馬。

有句俗話說,入鄉隨俗。坦白說,大部分人還是多多少少能做到一些的。起碼也是洋裝穿在身上。長袍馬褂肯定穿不出門的。有的女士喜歡旗袍,那也隻是過節作秀而已。印度人穿民族服裝的比老中多。有些非洲移民也差不多。有些俗是很難改的,比如中餐,中國胃。曾有一老美的小孩問我,你們中國人怎麽天天吃米飯,不膩嗎?我說,你們天天吃麵包不也一樣嗎?

一般來說,同化的越厲害,差別越小。美國的白人文化也是受到歐洲多國的影響。現在也有不少亞洲文化的影響,中餐就很普及。比如過去哪有麵條店的?韓國飯店也很少。美國文化也在調整變化。通婚是個最好的辦法之一。南美的巴拉圭據說曾經實驗過大規模的通婚。美國的種族隔離還是有一些的。拿老中來說,老中男很少跟白人女結婚的,反過來倒是老中女嫁給白人的很多。

文化程度不高的,沒有見過世麵的也容易產生歧視。文化程度不高首先不能理性思考,其次也不守法。監獄裏關的有幾個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沒見過世麵往往對其它文化很難有包容的能力。參過軍的,到過世界其它地方的,接觸過其它文化,回來也容易接受。

總之,美國是個文化大熔爐。接受本地文化也同時把自己的文化帶入,這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每個家庭的速度不一樣。歧視他人的人往往是不能換位思考,就是被他人歧視的感覺。有的認為自己高高在上,其它文化都是垃圾。這樣的人恐怕是少數。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它的平等,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這點目前還沒有其它國家能夠超過的。

楊的建議有問題嗎?原則上來說是沒有,但是他的說話順序錯了,應該首先譴責種族歧視,然後再談入鄉隨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北美憨狼 回複 悄悄話 楊的建議有問題嗎?原則上來說是沒有,但是他的說話順序錯了,應該首先譴責種族歧視,然後再談入鄉隨俗。
BananaeEggs 回複 悄悄話 楊的言論並不新鮮。為了融入主流社會,就去信仰其主流宗教?猶太人是這樣的嗎?如果猶太人和主流社會妥協了,以色列也不會在亡國二千年後復國了。做自己最重要!膚色漂白也沒用,美國早已改變其「民族熔爐」的口號,美國現在是提倡各族群保持其固有的特色。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意見不意味著成見;敵視也不等於歧視。
寶寶抱抱 回複 悄悄話 沒用!
在推特上已經有了結論:這種和白人保持一致以避免被歧視的做法早已被各個有色族裔試過了。
polar_bear 回複 悄悄話 為嘛不同意?你要是要在這裏紮根,不認同人家的文化是根本不行的,除非你比人家更牛逼!否則n代以後,你的基因也就會退化到個位數的百分比了。千萬不要打著多元文化的幌子自欺欺人了,落後文化就是要被淘汰的,可以留給後人研究,弄口飯吃罷了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更新一下。我讀了巴拉圭的種族融合曆史。是獨裁者的想法做法,不允許同族人結婚,這樣歐洲的西班牙裔群就會消失掉。他死後,歧視還存在,隻是變個花樣而已。可見,消除歧視首先要有法,其次還需要透明,嚴格執法才行。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武勝 發表評論於 2020-04-07 17:34:50
融合不是同化。融合是相互交流,不是封閉。融合是相互接納,不是對抗。融合是取長補短,但不需要喪失自我。美國文化提倡個性,同化通常是個不受歡迎的概念。
————
很欣賞這句話。
有鹿的地方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關注楊,不知這裏有多少人真正關注楊,如果你visit他的網站,看他的interviews,演講,你會了解到他是一個聰慧有抱負,希望改變國家現存問題,留給我們下一代更好的將來,有些理性主義,但非常有人格魅力,humenity first, 這才是他有一大批追隨者yanggang的原因(世界各地各個種族的人,華人反而不多)。他多次提到他的亞裔身份,前段時間川普在他的推特中直接用Chinese Viruse,他馬上出頭批評,稱這會給華裔帶來種族歧視。他是華裔中難得有領導才能又有號召力的人,競選時被媒體忽略打壓(絕對是他的華裔身份),退選後反而成為媒體的寵兒。我相信他沒有要華人成為順民的意思,是被人誤解解讀了。還有,華人的文化包括喜歡槍打出頭鳥。
有鹿的地方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覺得楊說的沒什麽不對,但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讀,把我在另一位討論楊的博主下留言貼在這裏“沒人否定美國歧視是存在的,華人很多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自己覺得我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好,但普遍覺得在職場上有天花板,不被重用。看媒體對華人的形象刻畫,難道不是有歧視存在嗎?覺得楊的意思是我們應該更多地融入到這個社會裏,看看China town 的老移民,許多一輩子都在那裏,說自己的方言,這被當成在美華裔的主要形象。”
tcglassware 回複 悄悄話 以上忘掉在無恥的人中間加上“日裔”兩字。錯的,壞的是當時美國的歧視政策。當然八十年代裏根總統時期有道歉與賠償。
tcglassware 回複 悄悄話 我同意枕寒流的幾句話 “ 政治人物不是好當的。身段軟沒問題,但骨氣也要夠硬。楊的火候顯然不夠。” 楊確實應該先抨擊種族主義,再講他如何應對。但我認為大家對楊太苛求了。楊遇到的是很微妙的歧視,可能最好的辦法是”you go low, we go high.” 如果他遇上正麵甚至於暴力歧視他也未必就是walk out吧?另外我看到日裔美國人不同意楊引用日裔在二戰中的表現。說他們父輩很多是不得已去參加美軍去歐洲打仗的。有人是做了現在有人講的“順民”,有人是被強迫去的,有人是一定要求恢複自己的美國公民權利後才上戰場的。我讀過有關日裔美國人在二戰中被放”internment”的書。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曾有體麵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們是日裔就受到那樣的傷害。不論他們是以上三種人中的那一種,他們都捍衛了自己的尊嚴,也為他們的國家浴血奮戰了。在那本書內我沒有看到一個無恥的人。我隻有敬佩。
周老大 回複 悄悄話 樓下幾位說得不錯。什麽叫融入?應該順其自然。
枕寒流 回複 悄悄話 政治人物不是好當的。身段軟沒問題,但骨氣也要夠硬。楊的火候顯然不夠。我看川普做得不錯,可惜,粉他好似熱臉去貼冷屁股。誰愛去誰去。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種族歧視依然存在著,但解決方案是教育,司法,和溝通。我們需要像馬丁路德金一樣能力,有魄力的領袖帶領大家,楊不是那樣的人。:)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融合不是同化。融合是相互交流,不是封閉。融合是相互接納,不是對抗。融合是取長補短,但不需要喪失自我。美國文化提倡個性,同化通常是個不受歡迎的概念。
westshore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整個這件事的核心問題就在於到底什麽算是楊安澤說的American-ness?因為他的論點的潛在意思,或者邏輯前提是作為亞裔還不夠American-ness,所以他希望作為亞裔能show American-ness。,
事實上不論憲法還是什麽法律,都沒有American-ness這個概念,或者具體的定義(甚至連英語都不是美國的正式語言)。
這就類似過去華人中流傳的所謂“融入主流”的說法,也是沒有任何憲法基礎的,難道在美國不是主流就不算美國人?就沒有同樣的公民權利?和被認可?
“融入社會”才是一個正常的態度,因為人類尋找affection是本能,建立社會就是必然,不論什麽族群構成的社會。
而American-ness的說法就與主流的說法是同一個邏輯基礎,就是在美國,公民是分等級分層次的。
這種思維是從根本上違背憲法的,因為第十四修正案早就定義了你作為美國人的權利,並不需要什麽American-ness才算是美國人,才不需要感到shame。
本來還看好他未來可以競選紐約州長或者市長,如今看政治水平太有限了,根本沒有資格。
小三兒她姐 回複 悄悄話 覺得楊說的沒毛病, 他是想 change perception about Asians, 然後鼓勵亞裔更加融入。

我有個朋友(ABC),她老公是荷蘭來的, 結婚後還是通過她拿到的綠卡. 她在這裏土生土長,但別人總以為她老公是美國人,她是移民來的。

國內的演藝圈中,金星,崔健,楊麗萍, 騰格爾等人都不是漢族,沒人對他們另眼看待,但同是中國人,維吾爾族人就不像其他少數族裔那樣融合得天衣無縫, 是因為外表和族裔文化的不同吧。
bl20120 回複 悄悄話 大部份華人對白種人的文化還是喜歡的,可是喜歡不代表對方願意接納你,也不代表你就會被對方接納,在美國生活了幾代的華人除了膚色不同和白人沒有任何不同,但有些鴻溝不是你單方麵就能跨越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