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先生在書中曾痛批中國文化的許多醜陋之處,忠肯又深刻。但是,世界上哪種文化沒有其劣根性呢?美國曆史上的黑奴,法國政治曾經的血腥,都會在他們的現實文化中留下或多或少的劣根性。其實文化的醜陋之處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文化沒有自我批判的勇氣和能力。從而,醜陋將永遠醜陋下去。中國文化極度的缺乏自我批判精神,特別是對這個文化所產生的製度和當權者的批判和監督。這才是中國文化的百病之源。
為什麽說中國文化沒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呢?魯迅和柏楊等少數幾個敢罵的文人能夠如此出名,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我們之中敢於罵自己的人太少了。有時候萬眾一心不一定就是好事兒。經過上千年的科舉製度,中國文人的終極目標已經不是獨立思考,而是功名利祿, 學而優則仕。中國的文化界就這樣本末倒置了千年之久。所以,我們的文人從一開始就是極其功利的。脫離利益集團的獨立思考從來都不是中國文人的特長。更重要的是,在長期的集權專製之下,歌功頌德之人往往飛黃騰達;忠言逆耳之人卻是坐牢,砍頭,甚至滿門抄斬。於是乎經過上千年血的磨練,順王者昌逆王者忘。這一理念已經深深浸入到中國文人,甚至全體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畢竟人和動物一樣, 都有著求生的本能。可以說是長年的科舉和獨裁製度造就了中國文化的現狀:其一是不願批判當權者,因為文人的最高目標就是得到當權者的賞識,並最終把自己也變成當權者之一;其二是不敢揭露社會的黑暗,因為千年以來敢說敢罵的基本上已經被殺光了。魯迅死得早是他的造化。多活幾年隻怕不會有好下場。相較之下,郭沫若才是中國文人的代表。他是學富五車和功名利祿的二者俱全。
當然,沒有批判精神的文化絕不會承認自身的弱點。於是,文人和精英們便創造性地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他們為文化的陽萎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並賦予它一個深奧的名字:中庸之道。不過哲學雖好,但它卻無法解釋那麽多慘痛的曆史。而一個缺乏批判精神的文化,一定是死不認錯的。為此,我們不斷的找出一個個替罪羊。在這方麵,我們同樣有高超的創造力。鴉片戰爭,甲午海戰,是誰的錯?答: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日本一夜占領東北?—— 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六〇年大饑荒?—— 蘇聯逼著我們還債。文化大革命?—— 先把毛澤東三七開,然後再加上一個四人幫。每次找到一個替罪之人,全體中國人民便得救了。我們從而可以心安理得的歌舞升平,忘記過去。與此同時,我們堅決不能容忍別人對我們的批判。堅持家醜不可外揚。因而就有了所謂唱衰中國和妖魔化之說。真正可笑。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自己不衰,怎麽能唱衰?平心靜氣地聽聽別人罵自己。其中也許有幾分道理。要說也是經曆過數千年的文化,怎麽還這麽沉不住氣?我堅信,中國人從來沒有敗在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之下。從八國聯軍到日本侵華,我們實際上都是敗給了我們自己。自己衰敗了,別人當然一擁而上。
文化的自我批判是一種健康的反饋和自我調節。從係統科學的角度而言,反饋是至關重要的。不信你可以打開家裏抽水馬桶的水箱,裏麵就有一顆反饋用的浮球。沒有這種反饋,水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沒有合適的時候。一個國家和民族就是一個巨大的動態係統,不能沒有反饋和調節。這是係統科學中的金科玉律。有了反饋調節,一個不夠理想的係統可以漸漸的趨近於理想狀態。並且能夠穩定在這一理想狀態。而一個沒有反饋調節的係統,無論它的初始設計多麽完美,在運行過程之中,都會慢慢偏離其最優狀態,並漸行漸遠。所以說,中國曆朝所謂的盛世,都不能長久。無論盛世多麽昌盛,最終的命運都是改朝換代。無一例外。而且盛世之後,往往緊跟著就是戰亂和人為的災難。所以我們急著讚美當今的盛世,真不知是不是好兆頭。反過來看看當年的大英帝國。自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以來,已經經曆了四百餘年。相較其日不落的輝煌時代,你可以說英國是個沒落的帝國。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英國這麽多年來一直都是世界最強國之一。更主要的是她的國民一直過著相對高水平的生活。而且這種狀態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持續下去。所以我說,大英帝國並沒有沒落。她隻是被另一個更大的帝國給超過了。而在一個競爭的世界上,這種趕超是再正常不過了。再看看美國,不久前還有黑奴呢。可以說這個係統的最初狀態是很糟糕很落後的。但是這個群體一貫提倡反饋調節。思想和言論自由被視為立國之本。她的狀態在過去的兩百多年之中一直是不斷修正,穩步改進。這一點有目共睹。
時下民間流行一股國學熱。我承認國學之中飽含了很多精華之處。但不應一味隻說國學的好處,而不去深究國學的弊病。中國人練了上千年的國學,越練國運越衰。最近幾十年不講國學了,反倒強盛了。平心而論,現在中國的媒體和知識界對社會的黑暗麵有了許多揭露。這是中國的進步。但是,相對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知識界和媒體還遠遠沒有跟上。抓住一個貪官比滋生一個貪官要難一百倍。彌補貧富之不平等比建立大企業要難一千倍。恢複自然環境比破壞這個環境要難一萬倍。時不我待。我們的自我批判還遠遠不夠深刻。現在絕對不是洋洋自得的時候。
綠菜花語錄:自我批判是綱,其餘都是目。綱舉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