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菜花:本是菜,自以為是花

隻為整理零星思路,想哪兒說哪兒,全無章法。如果您有耐心讀上一篇,這裏就謝過了。
個人資料
正文

一黨多翼製 ─ 如何解開體製改革的死結?

(2007-05-14 23:18:58) 下一個

一黨多翼製 如何解開體製改革的死結?

綠菜花

中國的經濟發展了,社會問題也越積越多。貧富不均,環境破壞,醫保問題,官員腐敗,這些都是明擺著的,盡人皆知。偏偏這麽明顯的問題,許多年來就是沒治。而且問題越積越深。很顯然這是由於現行體製不能將社會現狀及時反饋到政府的政策製定和政策執行之中。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對執政者行使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監督。這就需要歸還民眾的言論自由;還要分權給司法和立法機構。然而,言論自由和權力分散都會動搖共產黨一黨專政的基石。至此,體製改革就變成了你死我活甚至血光之災。曆史證明此路不通。而不改革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麵臨的幾大問題。這就是目前中國體製的一個死結。

死結也得解!一個起飛的巨大經濟體,它的將來不是軟著陸,就的摔死。隻有這兩種可能。中國曆史上的所謂盛世都是以摔死而告終的。無一例外。抱怨太多沒用,將來怎麽辦?這裏提一個“一黨多翼”的體製模型。拋磚引玉 (引來板兒磚也成),大家討論。

一黨多翼製的四項基本原則:

1.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中共黨主席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三軍總司令。

2.  允許黨內公開結盟,建立黨內透明的民主製度。黨主席由全體共產黨員選舉產生。

3.  建立中共代表委員會和人民代表委員會作為中國的常設立法機構。取消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人民代表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中共代表由中共黨員直接選舉產生。

4.  最高法院是解釋憲法的最高機構。最高法院大法官采取終身製。但必須由中共黨主席提名。

新體製為什麽仍是共產黨的一黨領導?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個黨有上百萬軍隊,而且目前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精英的自我感覺普遍良好。所以,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一時之間是無法動搖的,除非天下大亂,但那又失去了改革的意義。所以,革命性質的運動在中國是不可行的。而且曆史告訴我們,激烈的革命其效果並不好。

什麽是一黨多翼和黨內結盟?這裏“多翼”指的是黨內可以有“左翼”,“右翼”,和其他的黨內聯盟。但是有一條,都屬共產黨。中國目前雖然是一黨製,其實黨內的激烈鬥爭一刻也沒停過。由革命前輩指定的接班人之合法性不光老百姓不能承認,連黨內各派也很難擺平。與其相互暗中出招,不如黨內實行公開競爭選舉。這樣產生的領導人至少在共產黨內是合法的。所以,我建議允許公開的黨內結盟,形成一黨多翼。比如現在的胡溫派係,已經有了“和諧社會”的理論,也有親民的名聲。不妨形成一個共產黨左翼。政策上多強調弱勢群體,環境保護,等等。與此同時,既然江前主席要發揮餘熱,又有影響力,何不公開成立一個中共右翼。政策圍繞“三個代表”(本人還沒讀懂),強調經濟增長,保護投資人利益。當然,任何黨員都可以成立一個黨內聯盟。不過為了敘述方便,以下我們隻假設兩個聯盟,左翼和右翼。黨主席候選人由各翼推舉產生,然後全體黨員投票。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出任下一屆中共黨主席和國家最高領導。每一屆總理由黨主席提名,經中共代表委員會和人民代表委員會(下麵會具體介紹兩個委員會的功能)通過。

既然黨內公開結盟,那麽作為黨的喉舌,新聞媒體也可以公開支持黨內的左翼或右翼。也就是說,媒體的監督和批評可以遠遠比現在更有力度。左翼掌握的新聞機構可以公開批評右翼的觀點和方針政策。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右翼的新聞機構。這樣,執政的一翼可以被在野的一翼所監督和批評。此時,執政者便無法隨隨便便就關掉一個不聽話的報刊雜誌。當然,如果一個報刊把左右兩翼打包一塊兒批,那麽其命運仍將不妙。

什麽是中共代表和人民代表?左右兩翼的相互監督應該是件好事兒。但我們要認識到,所有政客的本質都是為了一己的利益。至少我們不應假設政客都是大公無私的。所以,兩翼之間的監督並不能保證執政和在野的政客們全力以赴地為民著想。當然,上麵談到的有限度放鬆的新聞媒體可以起到一定監督作用。但是,輿論的監督並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我們需要一個直接代表民意並且有法律約束力的機構來製約執政者。這就涉及到敏感的分權問題。想和共產黨分權?有句話叫做與虎謀皮。太難了。所以我們不妨設立中共代表委員會和人民代表委員會。這兩個委員會是國家的立法機構。有實權的,甚至可以罷免國家最高領導人。這有點像民主國家的上下兩院。國家法規必須經過兩個委員會分別通過。由於有中共代表委員會的把關,可以說共產黨並沒有完全失去立法的權利。這樣的改革方法,希望共產黨能夠接受。人民代表委員會是民眾直選的。因而民眾的意願可以直接影響到立法之中。而且這種影響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對於不能代表民意的人民代表,民眾有權不選他連任。中共代表也應是各地黨員直選的,因而也代表一定的民意。畢竟不是每個黨員都在做官。

那麽黨代會,人代會,和政協都到哪兒去了?我建議將這些勞民傷財並且沒有效率的大會統統取消。首先,目前的黨代表,人民代表,都是業餘的。而且大部分是各地的官僚。他們沒那麽多業餘時間來考慮人民的利益。就算有時間,他們的官位也決定了他們的利益不會同民意剛好吻合。有一次看鳳凰衛視的一虎一席談,請來的全國人大代表很多是醫院,藥廠,和地方衛生局的官員。討論的題目是醫保和百姓(窮人)看病難的問題。你讓開藥的和賣藥的為付不起錢的病人想轍,這不是難為人嗎?他們之間的利益基本上是背道而馳的。所以,人民代表應該是職業的,而不是業餘的。他們除了代表人民,不能代表任何其他的利益。再有,現在的人代會,政協,一年開不了一次全體會議。目前中國的事情發展這麽快,一年下來,問題都積成山了。怎麽解決?而且提案履行的結果好壞,並不會影響官員們的前途。因為兩會沒有法律約束力(人代會隻是名義上有)。我承認,這幾年人代會上解決了一些社會問題,也有不錯的提案。但是總體來說,其效率和功能完全無法和一個職業的並且有獨立立法權的機構相提並論。

在新體製下,法院歸誰領導呢?答案是:誰也不歸。前麵第四項基本原則用了“最高機構”一詞。也就是說,怎麽解釋憲法隻有最高法院說了算。別人管不著。當然,大法官必須由中共黨主席提名經兩個委員會通過,方可上任。但是,一旦成為大法官,其職位是終身的。有了終身鐵飯碗,大法官在解釋憲法時不受任何利益集團的左右。法院的地位,就應該比較超然。但是法官的個人行為和財產必須公開,要從法律上製定大法官的行為規範。

這套體製的設計,思路很簡單,隻有兩個字 —— 反饋。這並不是說現在的中國社會沒有反饋機製。比如目前的新聞媒體,網絡,紀檢,等等。但是媒體和網絡隻能有限度的把社會現實反饋給執政者。它們並沒有法律約束力。一旦把說話過了頭,政府還可能把你給封殺了。所以,單靠媒體網絡是不夠的。和新聞媒體不同的是,紀檢機構有一定的權利。可是他們屬於黨的領導。更具體地說,他們的飯碗是上級黨領導給的,不是全體人民或全體黨員給的。領導可以給你這個飯碗,也可以隨時拿走這個飯碗。所以紀檢機構就注定了給上級領導打工,而不是為民眾或黨員打工。所以,雖然法律給了紀檢機構一定的權利,但是他們的利益與社會大眾是不吻合的。下麵的示意圖大致解釋了本文所強調的反饋機製。

圖中實線表示有某種強製性約束力的反饋。而虛線則表示有影響力,但是沒有直接約束力的反饋,這裏主要是指新聞媒體,他們可以講話,但是無權直接罷官。由於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反饋越來越活躍,盡管目前仍顯不足。但是,隻靠圖中虛線部分的反饋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沒有實線部分,官員的飯碗就不由民眾所掌握。那麽民眾就無權逼著他們為人民服務。而在一黨多翼體製之下,民意可以通過黨員和民眾的選票得以體現。普通民眾和普通黨員的利益可以借由兩個委員會通過法規表示出來。政府在執政時,必須遵守這些法規。否則兩個委員會可以過問調查甚至醞釀罷免。

說了民主不少好話,但是我要強調另一點 —— 民主不是萬能的。有了民主,不等於社會問題就迎刃而解。民主隻是一個反饋機製,它對社會有很好的穩定作用,但並不能完全決定社會進步的大方向。打一個比方,飛機的自動駕駛係統是一個高超的反饋機製。設定一個理想高度之後,當飛機飛得高於或低於這一理想高度時,自動駕駛係統會將飛行誤差反饋到操作係統,並迫使其調整機翼和引,使飛機回到理想高度。因而,飛行便得以穩定。但是,這個理想高度應該設成多少?反饋係統並不會自動決定理想高度是三萬英尺還是九千英尺。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巨大的動態係統。民主體製保證了國家通過反饋調節而達到一個穩定狀態。但是,這個穩定狀態應該是什麽樣的呢?這個問題就遠遠大於民主機製本身了。這個穩定狀態的設定就是示意圖中的“目標取向”方塊。它通過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方式影響著政府運作和立法機構的反饋。而這一社會目標的取向是由很多因素所決定的,包括:曆史,文化,道德標準,教育,環境,國際動態,等等。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又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他們往往是千年積澱的反射。在示意圖中,這些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係都用淡顏色的箭頭表示。不過這個問題太複雜,不是這幾個箭頭就能夠表示清楚的。民主機製之下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國度,美國,法國,瑞典,印度,。。。他們的共同點是社會相對穩定,但他們又互不相同。中國將會變成什麽樣呢?

一黨多翼製的用心是明擺著的,就是有秩序的分裂黨。這不是陰謀,是陽謀。其實搞分裂不一定都是壞事兒。比方說核裂變。不加控製的核裂變是原子彈,是災難。但是,可控製條件下的核裂變就是核能,是生活的能源。黨內應該搞一搞可控裂變。公開競爭,擇優錄取。一旦形成多翼,由於政客的野心和本質,各派必定設法擴大自己的隊伍來壓倒對方。畢竟多一票是一票。慢慢的,共產黨員就普及了,就不再是先鋒隊和領導核心了。選出的國家領導人就漸漸趨於大眾的選擇了。說白了,這是共產黨的一個變質過程。當黨內各翼變得更加大眾化,方針更加明確,運作更加獨立之時,一個趨於成熟的民主機製就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owenzhong 回複 悄悄話 一 黨 多 翼 還是國共合作

一 黨 多 翼 是 個 好 的 設 想,但 仍 然 是 人 製,民 主 也 隻 能 是 個 形 式,不 能 解 決 實 質 問 題。 本 人 認 為 當 今 根 本 問 題 是 共 產 黨 缺 乏 理 論 根 基 和 創 新,既 不 銜 接 中 國 古 代 傳 統 又 不 吸 取 現 代 文 化 之 本 原,以 至 於 食 洋 不 化 , 照 學 他 國 之 體 製 - 學 前 蘇 聯 , 現 在 是 美 國 。 歷 史 已 經 証 明 沒 有 一 種 模 式 十 全 十 美 。 中 國 必 須 尋 求 適 合 自 己 的 道 路 和 模 式 。 還 是 外 國 人 看 的 清 楚 - 說 中 國 人 正 在 尋 求 (1911-1949)。

下 麵 是 本 人 的 幾 個 觀 點:
1。共 產 主 義 理 想 和 中 國 古 代 設 想 - 大 同 社 會 (始 於 孔 子 )一 致,和 基 督 教 耶 穌 的 教 導 一 致 (教 會 初 期 凡 物 公 用)。
2。人 類 社 會 從 起 初 就 有 宗 教 , 因 此 宗 教 信 仰 不 應 該 包 含 在 共 產 主 義 理 論 中 。 當 然 任 何 人 可 以 批 叛 封 建 迷 信; 政 府 有 權 利 進 行 幹 預 管 理。 好 的 信 仰 對 社 會 有 利。
3。法 綠 是 為 不 法 者 而 設,法 盝 麵 前 人 人 平 等。
4。中 國 人 應 該 懂 得與 他 人分 享 權 利 物 質 享 受 榮 譽。 這 樣 就 不 會總 是 改 朝 換代 , 革 命 流 血 。
5。孫 中 山 既 然 是 公 認 得國 父 , 應 該 充 新 組 建 新 國 民 黨 。 原 國 民 黨 左 翼 可 以 從 新 舉 起S 中 山 三 民 主 義 旗 幟。當 今 正 是 為 民 請 命 參 政 的 好 時 候。
6。最 終 實 現 國 共 合 作 - 第 三 次 國 共 合 作 應 該 是 真 正 共 和 式 的 合 作。
7。在 此 基 礎 上 謀 求 長 治 久 安。

博股通金 回複 悄悄話 個人認為,gcd隻要不堅持以。。。為核心、或者以。。。為領導的就可以了。重要的成員(常委等)自然會分成不同的派別。也就是領導集體自然會分裂。黨代和人代取消不好,對人民不好交待。但是可以改組,改為常設機構,縮編人員,專業化即可,分別由黨員和人民直接選舉產生。高院的設置及獨立性很重要。事實上,在黨必須依法執政的前提下,隻要黨內形成左右翼,並且這種立場不同逐漸明顯的時候,並且在黨內不能形成共識,那麽,自然需要專業的人大和政協來決定。這時就可以實現民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