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

淡然處之,樂在其中。
個人資料
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紐約小記:給自己放一天假

(2025-04-11 19:26:21) 下一個

今年開年以來,工作一直連軸轉。心裏總惦記著:"等哪天不忙了,一定要好好休息一天。"可一周拖一周,轉眼到了二月底,不僅沒休成,連三月也似乎擠不出時間。

其實我的老板挺通情達理的,真要請假,他絕不會攔著。問題出在我自己,我有個改不掉的習慣:就是不喜歡把做了一半的工作擱下!這個毛病以前常讓我累到透支,今年我下定決心要學著善待自己。於是,二月底的某天,我腦子一熱,直接買了張四月一日去紐約的火車票,當天來回。就這麽任性一回,給自己放一天假!

有人說:"一天能玩什麽?至少住一晚吧!" 我卻很享受這種短途快閃的樂趣。不用做太多規劃,不必趕景點,純粹按自己的節奏來。

原本的計劃也很簡單:吃兩頓惦記已久的中餐,吹一吹另一座城市的風...

說起這次紐約之行的初衷,真的是為了吃!被文學城大廚Joyce多次推薦的紐約美食饞得不行,尤其是法拉盛的上海菜,讓我心心念念,就想好好吃上兩頓!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

之前和朋友閑聊時提到,領導的10年簽證快到期了,當時我還說"為什麽不自己去紐約送申請資料,順便玩一下呢"。結果自己訂完車票後,光想著美食,把簽證這事忘得一幹二淨。直到出發前的周五,朋友問我:"你是去辦簽證的吧?"我才發現自己太專注美食了,怎麽就忘了可以順便辦點正事?那個周末,趕緊動員領導準備材料:國內親戚的邀請函、網上填表、打印文件...

這樣一來,我的紐約之行突然多了個正經任務。說實話我挺喜歡這個變化的,畢竟專門請假跑去紐約就為吃兩頓飯,說出來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現在有了這個重要任務,感覺這一日遊頓時就"名正言順"了。

清晨出門時,波士頓還籠罩在綿綿細雨中。隨著列車一路向南,天空漸漸明亮起來。

待走出紐約火車站,迎接我的是被雨水洗刷得格外透亮的藍天,連空氣中都帶著清新的味道。那一刻,我的心情也跟著明亮起來!

有時候,旅途中最動人的不是計劃中的風景,而是一些不期而遇的美好瞬間——就像這場恰到好處的雨後初晴!

從火車站漫步到簽證處,二十分鍾的路程正好當作閑逛。

轉角處,意外邂逅了傳說中的Angelina Bakery,那家以巴黎風味甜點著稱的網紅店!推門而入,雖然滿眼精致的法式點心,卻發現自己毫無食欲,看來火車上吃的那份牛油果吐司確實夠頂飽。

倒是不遠處一家西安小吃店的招牌讓我想起心愛的涼皮,可惜時間太早,店鋪還沒開門。

路過紐約時報大廈時,想起如今的時局,我已經很久不讀也不聽新聞了。這座曾經象征著新聞自由的建築,此刻在我眼中隻剩下一份淡淡的疏離感。

因為不確定辦簽證要花多少時間,加上我向來不喜歡把休假安排得太緊張,這次就決定不去法拉盛了。打算先辦好簽證,然後在曼哈頓悠閑地逛逛、吃吃,這樣也很符合我"忙裏偷閑"的初衷。

原本以為辦簽證至少要耗上大半天,結果那天順利得令人驚喜。10:56 am走進簽證處,排隊拿號時抽到77號,正想著要等很久,抬頭一看屏幕, 已經叫到73號了! 更意外的是,11:12 am我就拿著取證單出來了,全程不到20分鍾。而且周二早上遞交申請,周五就能取證,這效率,如果可以打分,我一定給個A +!

雖然不去法拉盛,在曼哈頓也得以吃為主。在火車上,已經找好了想吃午飯的地方。既然時間還早,就先去附近的福特大廈逛一下,據說那裏有一個很不錯的室內花園。

一年多前,在新加坡邂逅的室內花園,至今仍是我心中美好的記憶。福特大廈這個花園,雖然比新加坡的有些遜色,但對於經曆了波士頓漫長的寒冷冬季的我,此刻被陽光和綠意溫柔地包圍著,感覺身心都舒展開來。選一個有陽光的角落,給自己30分鍾,靜靜地享受滿目的蔥綠與陽光的暖意!

午餐特意選了家江浙菜。獨行的遺憾,就是沒法嚐試多種美食。這次是專程來吃久違的響油鱔糊,網上對這家店的響油鱔糊評價不錯。還想吃花雕醉雞,上次在紐約"浙裏"嚐過後就念念不忘。

步入小店,喜歡那簡樸中透著中國風的裝飾。

可惜店員說這天沒有醉雞,便退而求其次點了份小楊生煎。結果生煎第一口就吃出了粘牙感,仔細一看,麵皮上部還帶著未熟的白芯。服務員態度很好地端回去重做,半小時後端上來的確實熟透了,賣相和味道都不錯,但我更喜歡家裏領導做的生煎。

上桌的響油鱔糊裏洋蔥比鱔絲還多,我倒也理解,如今物價飛漲,店家經營不易。味道還行,隻是少了記憶中的鍋氣,倒是洋蔥炒得恰到好處。

吃完午飯,我決定去羅斯福島(Roosevelt Island)走走。令我驚訝的是,很多朋友,甚至包括在紐約工作多年的人,都不知道這座藏在紐約東河上的狹長小島。

記得多年前的聖誕期間,全家一起去紐約,坐著空中纜車去羅斯福島的情景。纜車緩緩上升,曼哈頓天際線與皇後區大橋盡收眼底,兩個兒子格外地興奮。島上空無一人,更讓倆孩子可以盡情地奔跑,相互追逐,那時,島上唯一的聲音就是孩子們的嬉笑聲。而我們,望著對岸繁華的曼哈頓,更是沉醉在這份咫尺天涯的寧靜裏,當時就想,一定要再來。

這次再次登島,原本期待能看到河邊成排的櫻花盛開。可惜早了些,隻有零星幾棵樹開了花。

島上也和記憶中大不相同,新建了不少樓房,後來發現是康奈爾大學的一個分校區。島上的人比從前多了,但大多是年輕人,倒也讓小島顯得生機勃勃。

隻是,雖然這裏比起曼哈頓依然清幽,但我總有點悵然若失。也許該選個冬日再來,等學校放假、遊客散去,或許能找回當初那份靜謐時光。

回到喧囂熱鬧的曼哈頓。

第一次看到這兩個雕塑,應該是紀念紐約的服裝製造業吧!

曼哈頓中其實也有綠州,那就是美國最大的市立圖書館。

這天,圖書館比往日更加熱鬧,恰逢《紐約客》雜誌百年紀念特展。即便行程匆忙,我也特意趕去。

曾經的我,是這本雜誌的忠實讀者。但隨著互聯網浪潮席卷,碎片化信息逐漸蠶食了我的閱讀耐心,不知不覺間竟與這本摯愛的雜誌漸行漸遠。所幸,兒子繼承了我對《紐約客》喜愛,至今仍堅持訂閱。每次去華盛頓探望他,我總能重拾這本雜誌,細細品讀幾篇文章,仿佛回到了那個專注閱讀的黃金年代。

展覽內容極為豐富,不僅梳理了這本雜誌百年來的風格演變,更通過《紐約客》的視角重現了紐約一個世紀的曆史與文化風雲。從著名作家的創作故事,到嚴苛的選稿流程,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這本雜誌的深厚底蘊。漫步在展廳中,那些泛黃的雜誌內頁和珍貴的手稿都在無聲地敘述著為什麽《紐約客》能成為經典的文化標誌。

向兒子極力推薦了這個展覽,他也說會爭取去紐約看一下。

看完《紐約客》特展後,下樓時意外發現了另一個小型展覽"Treasures of the NYPL", 這裏展出了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一些珍貴館藏。我特別喜歡這類隨機性的展覽,因為能看到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也意想不到的藏品——它們可能並非舉世聞名的傑作,卻格外吸引我。

這份手稿是14世紀英格蘭國王的禦廚們所編撰的中世紀英國食譜合集中的一部分。這應該是我見過的最古老的菜譜了。據介紹,這還是第一份將橄欖油用於菜譜中的記錄。

這個大厚本的手寫書籍吸引了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愛爾蘭移民儲蓄銀行自1850年成立起便開始使用"驗證簿"。這些記錄簿的功能類似於當今網站的"安全驗證問題",儲戶必須核對簿中記載的個人信息才能操作賬戶。下麵的說明還舉了一個例子:賬戶編號626的弗朗西斯·朗於1864年乘坐"條頓尼亞號"從德國抵美,時年25歲。同年他加入紐約第七軍團。

看到Winnie the Pooh與它的朋友們,不禁想起多年前,倆兒子與我一起坐在床上讀Winnie the Pooh的故事。兒子們小時候的很多書都已經送人或捐出去了,但幾本Winnie the Pooh的書還是被我留了下來。

看到狄更斯的書桌、台燈、坐椅,想到網友蘑菇買的那本有漂亮裝幀的《雙城記》。

看到這幅畫,突然想起以前在國內的時候,特別喜歡曬被子的日子。剛收下來的被子蓬鬆柔軟,帶著一股暖暖的陽光味道,把臉埋進去特別舒服。

紐約與時尚,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吧!

在圖書館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轉眼發現已經沒有時間到飯店裏去吃飯了。但總不能空著肚子坐四個多小時的火車吧!

想起朋友推薦的火車站旁那家上海餐館,就打算點兩份涼菜帶上火車:一份是中午錯過的醉雞,另一份是熏魚。可店員說熏魚現在不做了,"成本太高,賺不到錢"。又不想點熱菜,因為熱菜涼了就不好吃了。於是,我就在這裏先點了份醉雞。

再去早上就想去的西安餐廳,買心心念的涼皮。結果又被菜單上岐山臊子麵的照片勾住了目光。那麵條看起來實在誘人,忍不住加了一份。沒想到這一時興起,卻讓我發現了寶藏:手工扯麵筋道十足,臊子的鹹香恰到好處,真好吃!

這就是我在火車上的three course dinner! 還好火車上人不多,我這一排隻有我一個人坐,否則我這吃晚飯的架勢就會讓人覺得太誇張了!

原本還可以給紐約之行一個甜蜜的結尾,博友Joyce推薦的一家烘焙店就在火車站的候機大廳裏。但我到火車站時,去波士頓的火車已經開始進站了,我隻能匆匆拍下一張照片,沒有時間排隊買甜點了,下次吧!

常有人問,去什麽地方玩要安排多少時間?我的體會是,其實時間多有時間多的玩法,時間少有時間少的快樂。這次紐約之行,從辦好簽證到坐上回波士頓的火車,總共不過六小時,短暫的停留反而讓每個瞬間都充滿張力。如喝了濃縮的咖啡般,我很滿足地享受了因為時間短而濃縮的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oycewu12' 的評論 : 我隻能算嘴饞,不象Joyce,不但會吃還會做,而且做得那麽專業!

火車站附近的上海店叫"上海食代",我等外賣時,看店員正在包生煎包,看上去樣子也很不錯。他們告訴我,如果想吃生煎,最好提前15分鍾打電話去,他們是現煎的。我吃午飯的那家叫蘇杭餐廳,在福特大廈附近。我隻點了生煎和響油鱔糊,沒有覺得特別好。也許他家還有別的好吃的,我隻是沒有點到。

就是因為Joyce說過現在可以坐火車去法拉盛,我才心動訂了去紐約的票。準備去取簽證時,到法拉盛去嚐Joyce推薦的餐廳。

高線公園走過好幾次了,記下Zouszous,下次有機會也去嚐一下。

謝謝大廚的推薦,周末快樂!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才看了亮媽做的生煎,那絕對是比店裏做的好,你如果和Joyce一起開店就好了,否則我隻能看著照片咽口水!

他們是說我可以周五去拿簽證,但一周跑兩次紐約就有點過了。我準備月底去取,那時Macys的有花展,我可以順便逛逛!我也覺得他們如果幫寄回來就方便多了,哪怕讓我自己付郵費再加手續費都行的。不過這樣又給了我一個去紐約的借口。

周末快樂!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問好水星!我不記得第一次去紐約的情形了,但記得很清楚第一次去拉斯維加斯,那是我第一次去美國的大城市,也是好激動!

周末快樂!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問好向田!這次去紐約一切都比較順利,才有了高效率,人也不累。

周末快樂!
joycewu12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淡然也是個吃貨!我也喜歡吃涼皮。
火車站旁邊的上海餐館叫什麽?是蘇杭餐廳:店是比較小的?
下次來紐約,到penn station的話可以搭長島火車去法拉盛,3個站就到法拉盛,隻要20分鍾。
還有出火車站可以走一下紐約高鐵公園,附近也有好多好吃的東西。我前二天跟朋友去了一家地中海餐廳,Zouzous.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豐豐富富!生煎的照片看著就不行,還是自己在家做吧。看來簽證還是挺順利的。你們周五還要回來再取一趟麽?紐約領館就是這點不方便,如果管郵寄就省著再跑一趟了。喜歡紐約客的雜誌封麵。我知道這個雜誌還是亮他們送給我的一幅畫。問好淡然,周末快樂!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跟著淡然又逛了一趟紐約,滿滿的回憶。93年我第1次去紐約,就是從波士頓坐長途大巴去的,當時心裏那叫一個激動啊。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6個小時效率很高,辦了簽證,嚐了美食,還逛了紐約。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也給蘑菇端茶!我也邊喝茶邊慢慢讀蘑菇這麽仔細的留言。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Extreme Day Trip 這種旅行方式,突然還有點動心,但畢竟年紀大了,心動與行動有時會差一截,不過我倒也真喜歡這次的紐約一日遊,用上了早起晚歸,但因為不需要打卡,沒達到Extreme 的速度。

蘑菇升級做奶奶了,平時忙,周末還可以去看小園寶,辛苦也是快樂的!等天氣一暖和,你就可以打高爾夫了,既可以放鬆身心,又鍛煉了身體。說天氣呢,今早起來發現窗外白茫茫的,真不敢相信又下雪了!

你說到兒子們不記得去過DC了,讓我不禁一樂。昨晚老二回家,看到電子相框上的一張波士頓的照片,問我們這是哪兒。我帶你去過好幾次啊,他說不可能,馬上把照片翻出來給他看,哈哈!

歡迎蘑菇來美國,去DC的確比去日本容易些。三月瑣碎中的櫻花照片是兒子Face Time時我截的屏,並不很清楚。這篇博文中有更多的櫻花照片,希望能為蘑菇一家再遊DC增添點動力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486/202203/25819.html

周末快樂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給曉青端茶!是啊,在東海岸,紐約的中餐應該是最好的,沒有之一。
周末快樂!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讀你上一篇三月瑣碎的時候,是上個周末,在老大家,正好小的也有空,就一起在哥哥那過周末。我被你那張櫻花照片驚豔到(好貼心的兒子,淡然的福氣),就心向往之的說起可惜上次一家子一起去的時候不是櫻花季節,結果兒子們都不記得去過DC了,不過給他們看你發的那張照片,都覺得漂亮,教練也找出朋友分享的華盛頓大學的櫻花照片,所以也許我們哪年就專門去DC看櫻花呢,畢竟比去日本容易。如果成行,是要謝謝淡然分享的:)祝周末愉快!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看淡然的紐約一日遊,讓我想起最近看見報道的Extreme day trip,就是一大早飛到一個城市,夜裏趕回來-大都是年輕人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時間打卡一個個城市,聽說社交媒體上還很熱。
跟著淡然悠然遊紐約,我也在同樣的心境中,最近太忙,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悠閑時光了,哪怕就一天,也是好的。你們波士頓還沒暖起來嗎?今年英國的早春天氣特別好,連著晴了差不多兩周了吧,昨天把洗的床上用品曬在院子裏,傍晚收進來滿屋都是陽光的味道-讀到淡然說起曬被子,心領神會:)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羨慕!紐約的中餐是最好吃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