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20 (55)
2021 (45)
2022 (37)
2024 (38)
科爾多瓦(Córdoba)位於西班牙南部的安達盧西亞。
我第一次去科爾多瓦,是2017年。那是老大上大學後的第一個春假,我們母子倆來到了西班牙,我是一見鍾情Córdoba!
那次的遊記結尾時,我說: "待退休了,和領導一起來這兒小住幾月,租個有這樣小院的小房子或公寓,清晨在有桔子樹的街道健走,午後在小院裏泡上一壺清茶,讀書聊天,傍晚亦或散步於古羅馬橋邊,或找個小巷中的小飯店美美地喝點小酒吃點小菜… "
疫情,改變了我的想法——想做的事要趁早。所以2023年春天,在安排葡萄牙行程時,我特意加上了西班牙南部。就這樣,我提前實現了當年的願望,和領導一起來到了這座小鎮。
隻是這次隻安排了一日遊,甚至連一晚都沒住,因為領導不喜歡頻繁更換酒店。為了旅行方便,我們把塞維利亞做為大本營,因為那裏乘火車或巴士一日往返周邊城鎮都比較方便。
濃縮成一天的科爾多瓦之行後,領導也同意退休後可以再來多住一段時間。所以這次的短暫停留也好,給退休後的長住留了些新鮮感。
為了避開人潮,我們再次選擇清晨去造訪科爾多瓦清真寺(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
六年前第一次走進這座清真寺時,是滿心震撼!這次重遊終於能靜下心來,細細欣賞它的每一處精美細節,體驗著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文化的交融。
參觀完教堂,我們就直接去登頂鍾樓。
記憶中那個被夕陽染成金色的科爾多瓦已悄然離去,取而代之的是晨光中溫柔似水的城市。如果說那年的黃昏是濃墨重彩的油畫,那麽今日的清晨卻成了水彩暈染的寫意。
沐浴在朝霞中的庭院,亙古的寧靜中多了份溫暖。
王宮花園(Jardines del 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一如既往的美。 兩次來科爾多瓦,都在三月底——從波士頓料峭的春寒中逃離,一踏入這裏,滿園蔥鬱的綠意便已讓人心醉。更何況,還有那些攀上牆頭的鮮花、綴滿枝頭的果實,以及陽光下粼粼閃爍的噴泉。
科爾多瓦的小巷,依舊被多彩的花籃點綴著,讓人頻頻駐足。
可若說最愛,還是數年前夜晚的街巷——昏黃的街燈暈染開來,為整座小城披上一層溫柔的暖意。 對領導說:這也是下次再來小住的理由之一。
正午時的羅馬橋,也是不如華燈初上時那麽出彩。
午餐吃了當地著名的科爾多瓦冷湯,燉牛尾與蝸牛拚盤。冷湯比西班牙涼菜湯(Gazpacho)更濃稠。燉牛尾據說是摩爾人的做法,肉質酥爛,醬汁濃鬱。蝸牛拚盤有香辣與蒜汁兩種味道,配上冰鎮啤酒,別有風味。蝸牛曾是窮人的蛋白質來源,現成為當地春季狂歡節和家庭聚會的經典下酒菜。
飯後繼續逛街
很喜歡這些T恤衫的設計
西班牙著名的伊比利亞火腿(Jamón Ibérico),連切割都這麽用心!
走回火車站的路上,再次踏入那條林蔭深深的街心公園。橙黃的橘子依然綴滿枝頭,熟悉的香氣再次喚醒六年前的記憶。
六年前,就是這些橘樹,讓我一眼愛上了這座小城。 那時,對兒子說:“以後一定要讓爸爸也來看看。”
今天,終於和他一起坐在這些橘樹下。離火車出發還有半小時,我們仰頭看著金燦燦的果實,聊著並想象著退休後住在這個小鎮的悠閑時光。
同樣的橘樹,同樣的小鎮,不同的是,這次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向往!
周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