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

淡然處之,樂在其中。
個人資料
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阿拉斯加自駕遊(2): 追尋Denali

(2025-08-18 19:06:23) 下一個

阿拉斯加自駕遊(0): 計劃、變化與實用小貼士
阿拉斯加自駕遊(1): 第一天的驚喜

阿拉斯加第二天,我們能看到Denali嗎?

Denali (現官方名為Mount McKinley),海拔6,190.5米,是北美最高峰。這座雄偉的山峰原名Denali,源自阿拉斯加原住民語言,意為“高山”或“偉大的”。但之後,它的名字被更改了幾次。 這張攝於Denali觀景台的照片,講述了這座山峰名字更改的起源。

這改名的風波,並沒有停止在2001年。2015年,奧巴馬政府恢複了它的原住民名稱Denali。但2025年,特朗普政府又將其改回Mount McKinley。如今,盡管山峰的官名是Mckinley,但Denali國家公園(Denali National Park)的名字依然保留。在這篇遊記中,我選擇使用Denali,不僅因為它更貼合這座山峰的磅礴氣勢,也與國家公園的名稱一致,更能體現阿拉斯加的自然與文化底蘊。

一早醒來,拉開隔光窗簾,見窗外藍天白雲,陽光燦爛。看來今天有機會一睹Denali的真容了!

今天的行程是沿著阿拉斯加3號公路北上,直奔Denali國家公園方向,夜宿在Healy小鎮的一個房車裏。導航顯示要開將近5個小時,但據說這條公路本身就是一條景觀大道,所以這一天沒有特別的計劃,準備就是跟著感覺,隨走隨停,專心享受沿途風光。

但是,"我們有兩個必停觀景台",我對今天的司機老大說。雖然明天會專門遊覽Denali國家公園,但考慮到這座北美最高峰常被雲霧籠罩,我們要抓住任何一個可以一見Denali真容的機會。這兩個觀景處,便是我們今天可能有的兩個機會!

Denali真的那麽難見嗎?老二掏出手機查看後驗證道:"據說全年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能完整看到山峰。" 我這媽媽做的功課終於及格了一次!

出發前的補給站選在了順道的Carrs超市。推著購物車穿梭在貨架間,我們像準備遠征似的:大桶的的礦泉水、兒子喜歡的蔬果飲料、中午野餐的炸雞和三明治材料,還有大包小包的零食和水果。

準備排隊結賬時,突然發現兒子們不見了。 "他們去補充'重要物資'了," 領導笑著說。果然,倆兒子抱著一箱啤酒回來了,還特意選了昨天沒喝到的"49th State"的精釀啤酒!

正要離開時,老二又注意到馬路對麵有家漁具店,這當然也是必打卡補給的地方。

終於,我們出發了!

後視鏡裏,安克雷奇的城市輪廓漸漸模糊,而前方,通往北美最高峰的公路正蜿蜒伸向遠處。

又見有車停在路邊,一頭麋鹿悠閑的在草叢中吃著早飯。

到了第一個觀景點,Denali Viewpoint South,在3號公路的Milepost 134.8附近。

幸運與不幸運可以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色,我們屬於後者!

雖然沒能一睹Denali的真容,但這裏的風光配上野餐也別有一番風味。填飽肚子後,我們繼續驅車前往下一個觀景點,期待雲開霧散時能邂逅北美第一峰的壯麗身影。

第二站,Denali Viewpoint North (Mile 162.7) 。

一下車,前方似乎有雪山,趕緊又回車裏拿上望遠鏡。

我們輪流對著遠山調整焦距,在觀景台來回變換角度,連手機鏡頭都zoom到極限!照片裏那些模糊的輪廓,究竟是山脊還是雲層?半小時後,還是沒搞清! 好的是,大家也都沒氣餒,還有明天呢!

繼續向北而行,繼續為窗外的風景而駐足。

這座橋下是懸崖,我都不敢上橋。在橋邊拍下一張兒子的工作照 :)

在阿拉斯加騎摩托車,一定是很爽的體驗,我向往一下!

"怎麽突然停車?" 我們望向窗外,隻有筆直的公路和無邊的荒野。

開車的老大說,像不像《阿甘正傳》裏那條路?老二也馬上來了興致,說他還記得我們一起在那條路上拍過照,不過那裏的土是紅色的!

我和領導相視一笑,沒想到13年前的那次猶他州之旅,孩子們竟然還記得這麽清楚!於是大家下車,開始各種組合的拍照,孩子們自願拍照的機會太難得了!午後的陽光灑在柏油路上,拉長了一家人的影子。這一刻,最珍貴的不是風景,而是這份意外的回憶和歡笑。

到了公園大門,一出車門,一股熱浪迎麵撲來!-查氣溫,竟然85F, 這還是阿拉斯加嗎?好在我們今天隻是去訪客中心取明早進園的班車票,如果現在要徒步,可真吃不消。

在訪客中心,再看一下Denali的立體模型圖,暗暗祈願明天好運!

訪客中心的這個捐款箱很有意思,每個州有自己的小抽屜,我們也為麻州加點油!

老大喜歡在旅途中給親朋好友寄明信片,我們也常常收到他從世界各地寄來的明信片。他拿著這些明信片從訪客中心出來,開玩笑說:這麽多的Denali,明天我們至少看到一個吧!

在訪客中心的停車場,又發現一個阿拉斯加與美國本土各州不同的地方,這裏幾乎清一色都是阿拉斯加本地牌照。以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這也不奇怪。有趣的是,阿拉斯加的車牌品種也很多。

從訪客中心出來,下一站便是今晚的落腳處。柏油路漸漸變成鄉間小道,最後化作一條塵土飛揚的土路。當那輛改裝成民宿的房車終於出現在眼前時,我忍不住笑了。雖然原定的房車自駕計劃泡湯了,但通過Airbnb找到的這個"野生"住所,總算圓了我"住在荒野"的小小心願!

在房車裏安頓下來,已近晚餐時間。午後去遊客中心時襲人的熱浪似乎擊垮了我,此刻隻覺得頭腦昏沉,四肢綿軟無力,再提不起勁出門覓食。領導見我這般模樣,說不放心讓我獨自留在荒郊野外,便讓兩個兒子結伴去解決晚餐。幸而我們買多了午餐食品,那些剩餘的也夠我倆當晚飯了,而且房車裏有廚房,剩的炸雞用鍋煎一下味道比中午吃冷的更好。

吃完晚飯,我感覺精神好一些,就與領導一起坐在房車外的搖椅上,靜靜欣賞遠處的山影。房東考慮得很周到,特意在周圍放了些防蚊火把(mosquito-repellent torch)。點上火把,跳動的火苗不僅驅散了蚊蟲,更為這阿拉斯加的夜晚增添了幾分野趣。

有點小遺憾的是,眼前的景色被一層薄霧籠罩,遠山若隱若現。奇怪,阿拉斯加也會有霧霾?

正聊著,房東John發來一條短信,說他正好在附近,想過來打個招呼,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幫我們的。John解開了我們的疑惑,原來前兩天這一帶有山火,影響了空氣質量,我們今天沒看到Denali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John又接著安慰我們:"根據天氣預報,今晚會刮北風,這些煙霧很快就會被吹散,明天還是很有希望見到Denali的!"真感謝這位熱心的房東!

出去吃晚飯的兒子們回來了,開心地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經曆與照片。

他倆在離房車不遠的土路上又見到麋鹿了, 這次距離更近。

還看到了一輛很酷的校車。

而且,他們終於在 49th State Brewing 吃到了晚飯。原來這家釀酒廠其實是在我們住的這個小鎮起家的,安克雷齊那家是分店。倆兒子非常喜歡這家店,老二點了阿拉斯加三文魚,老大點了Elk漢堡包,的確很當地特色!他倆都說明天一定要帶我倆再去吃一頓。

這一天雖然沒有看到Denali,還是很輕鬆快樂的一天!明天一早就要坐班車進Denali國家公園,所以這晚大家都早早入睡了,帶著一個新的期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