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20 (55)
2021 (45)
2022 (37)
菲兒和曉青主辦新年美食征文活動,我因為不常進城,截稿前兩天才看到。趕緊先送上美食部分:
然後再開始寫征文,卻終究沒能在截稿前完成。但既然已經開始寫了,還是努力交上這遲到的作業吧,也借此再次感謝菲兒和曉青為大家組織這次活動,讓我們這些不能回家的海外遊子在文學城也能一起過個熱鬧的年!
征文是有關年的記憶,因為很快就要截稿了,就想到什麽寫什麽,結果畢竟是吃貨,馬上躍出腦海的自然是與吃有關的!想到我家隻有過年才做的三件套:自製香腸、土豆色拉和蛋餃。
今天在修改並完成此文時,突然發覺自己的愛下廚,是不是也與這三件套有關?越想越覺得不但有關,而且很有關。既然已經錯過了征文,也就不怕偏題或受字數限製了,多囉嗦幾句。
不記得我是幾歲開始進廚房的了,媽媽說大概是我八、九歲時。
最先是學做飯,也算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爸媽都上班,妹妹還小,白天寄托在鄰裏的一個阿姨家。媽媽總是一下班就開始忙著做飯菜,而我則是一放學要麽留在學校和同學一起玩,要麽就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不到吃飯時的間是不回家的。直到某一年,我學會做飯了,便也如同上下班似的,玩得再開心也會記得要在爸媽到家前把飯做好,這樣媽媽回家後就可以直接做菜,省了精力和時間。再後來,我又開始幫著洗菜,學會了炒雞蛋、炒青菜、包餛飩…
但那時的下廚,多是為生活所需吧。我發現自己雖然喜歡做飯做菜的成就感,覺得幫了媽媽的忙,但我記憶最深的下廚體驗卻與樂趣絲毫無關!
那時的江南,冬天是沒有暖氣的。每年冬天我最怕的但幾乎天天都要做的便是淘米與洗菜。那時我一到冬天雙手就會生凍瘡,那長著凍瘡的手一碰到冰冷的自來水,真是刺骨地涼與疼啊!尤其是那小青菜,似乎特別難洗幹淨,稍一偷賴就會吃出沙沙的味道,每次洗小青菜我都恨不得是咬牙切齒的!所以,下廚那小小的成就感便被冬天的記憶冰封住了。我知道下廚是生活所需,但我不喜歡下廚!
可是這對下廚的態度,卻因為過年而慢慢地改變著…
隨著我的廚齡漸漲,媽媽開始讓我幫她準備年菜了,而我記憶最深的便是幫媽媽準備那三件套。
最先是在媽媽做香腸時打下手。那時香腸是我最愛吃的肉食,因為它與其它肉菜有著完全不同的風味,而且因為媽媽隻有過年才做,又為它增加了誘人之處。每逢快過年時,媽媽就會做一些香腸,掛在陽台上。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盼著過年了!而我一但看到媽媽從掛鉤上取下香腸,切片入蒸鍋,我的期待就隨著那蒸汽而節節攀升。我總是會在香腸快蒸好時湊到爐子邊,期待著鍋蓋揭開的那個瞬間可以聞到的滿滿的臘味,期待著第一片香腸入口時那舌尖的滿足,最後再用香腸蒸出來的油拌一大碗白米飯,那年飽的幸福感絕對是足足的!
第一次,媽媽隻是讓我幫著把她醃好的小肉丁塞進腸衣中,媽媽還要求我要肥瘦肉丁相間著放。隨後媽媽把我放好的肉再壓緊,再把腸衣兩頭紮緊,香腸就做好了。之後要掛到陽台上風幹後才能吃,這就是為什麽要年前就得準備。媽媽邊教我,邊講述著豬肉到香腸華麗變身的過程,這一切對於我簡直是太神奇了。之後的年節,媽媽又讓我幫她切肉丁、看她醃肉,她還教我觀察香腸風幹的過程。原來,一塊平常的豬肉,經過人工的醃製,再經過大自然的加工,花點功夫,花點時間,就可以有這麽神奇的風味,那應該是我對廚藝的第一次膜拜吧!
小時每逢過年我最好奇的便是蛋餃是怎麽做出來的。因為父母曾去黑龍江支援內地,我也在北方待過一兩年,所以知道餃子是怎麽包出來的,可我就是想像不出來蛋餃是怎麽做出來的,雞蛋怎麽變成餃子皮的、它又怎麽能把肉餡包住?沒有問過媽媽,因為她做蛋餃時總是把廚房門關起來,等門開時媽媽已經做好了一大盤蛋餃。也許她是為了不讓我們知道怎麽做蛋餃?而這,又為蛋餃增添了份神秘感。
終於,又一年的年三十,媽媽說要教我做蛋餃,我覺得心都在嘭嘭跳著。跟媽媽進了廚房,她又隨手將門關上,原來她要在門背後放張凳子,這樣就可以坐在爐子前做蛋餃了。蛋餃的秘密與原來與關門無關啊!
媽媽開始教我了,把一個圓勺放在火上,用筷子夾一小塊肥肉在勺中轉一圈,融化的油如同為勺子加了一層不沾膜,再放入一大匙蛋液,將勺一轉,蛋皮就成形了。再放入肉餡,趁蛋皮還沒完全凝固,用筷子將蛋皮對折,稍壓一下,蛋餃就做成了,我心中的迷也終於解開了!看著媽媽做,如變戲法般的容易,但輪到我便成了手忙腳亂。試了好多次後才終於做出幾個封了口的醜醜的蛋餃!
自打那一次學會後,每年過年我都會自告奮勇地做蛋餃,我想要象媽媽一樣熟練地做出一個個喜慶的金色元寶。我認真地做每一個步驟,慢慢地,我發現這份認真會產生越來越完美的蛋餃!我喜歡看那煤氣爐上飛躍的火焰,讓人覺得暖暖的;我甚至喜歡那關了門的廚房,靜靜的,就我一人,感覺自己已是個獨立能幹的大人!
來美國後,也不知為什麽,住過許多房子,可從來都是電爐,當然慢慢用習慣了也挺喜歡。隻是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就開始懷念煤氣爐。我知道,我懷念的其實是那就著火焰做蛋餃的溫暖時光!
做土豆色拉,我的任務是幫做蛋黃色拉醬。做蛋黃醬,要先將蛋黃打勻,隨後慢慢地往蛋黃中加油,邊加油邊攪拌蛋黃,而油與蛋黃的完美融合,是色拉醬成功的最重要一步。之前是爸爸倒油媽媽打蛋,他倆配合得非常默契。媽媽讓我挑是倒油還是打蛋黃,我覺得打蛋黃好辛苦,便選擇了倒油。誰知我的手一點也不聽話,根本沒法象爸爸那樣把油如線狀般地滴入蛋黃中。想著媽媽常說爸爸這輩子一直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但他倒油的水平真是讓我佩服極了。 不會倒油就打蛋黃吧,打蛋黃真的很吃力,因為要一直不停地打才能保證滴下的油能很快地融入蛋黃。
雖然每年隻打一次蛋黃,那花的力氣卻似永久地留在在腦中了。上大學後聽說留學生樓裏開有西餐課,而且還有做色拉這一課,我馬上就報名了。目標就是想看看洋人沒筷子怎麽打蛋黃,也許可以學個偷懶的辦法呢!結果,課上每人發一個 egg whisk,老師說是專門用來打蛋的。可還是得用手打,而且好像還沒筷子好用呢!
再以後,洋插隊時依然不忘本地想著是不是還能學到更容易的辦法。結果是終於發現了偷懶的終極版,原來超市就有賣瓶裝的蛋黃色拉醬!後來又發現它還有個美麗的中譯名叫美乃滋。自此,吃土豆色拉便成了小菜一碟,可記憶中留下的依然是自家過年時土豆色拉,那是大餐、得用功夫做的大餐!
從做香腸中,我領會了從食材到美食的神奇變幻;從做蛋餃,我體驗了靜心做菜的愉悅感和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自豪感;從做蛋黃醬,我又發現了做菜尋捷徑的快樂!這一切,似乎埋下了我成為煮婦的伏筆。而最終將我推進廚房的催化劑有兩個,一個是我天生的好吃,另一個便是來美後對家鄉味道的懷念。
來美國後,想吃中餐隻能自己做。於是,生活所需又把我推進了廚房。但一個轉機,讓我從為吃飽而煮變成為吃好而煮,從此便成了一個真正的煮婦。
那是來美國的第二個中秋節,我突然想起了鮮肉月餅,真是有點夜不能寢的那種想吃啊!估計是我把思念時時掛在嘴上吧,終於有個朋友幫我弄來了份手抄菜譜。而我這個除了餛飩皮沒碰過生麵粉的小白,竟然鼓起勇氣做起了鮮肉月餅,可想而知我那次做的月餅會是怎樣。但我又使出了學做蛋餃的勁頭,一直做到自己想吃的味道!也正是從那次開始,我慢慢地喜歡上了下廚,因為我可以不但讓家人和自己吃飽還可以吃得更好!
我愛旅行,那是去遠方尋找詩意!而生活中的另一半詩意,就在廚房裏,至少我信!所以二十年之後,我依然是個煮婦,快樂的煮婦!
祝你們闔家新春快樂! 虎年萬事順意, 平安吉祥!
祝小小和家人新年快樂平安!
祝皮卡一家新春快樂平安!
祝新春快樂,虎年平安吉祥!
來美國就更鍛煉人了,早年許多中國的美食這裏都買不到,隻好自己學著做,久而久之,大家都鍛煉成大廚了,我想,如果我還在國內的話,有些菜可能還是不會做,因為國內在外麵買來吃太方便了,不需要自己做。
問好淡然,謝謝你的好文帶給我美好的回憶,祝新春佳節快樂!
祝亮媽一家新春快樂!
祝新春快樂!
祝新春快樂!
祝新春快樂!
祝新春快樂!
菲兒初中就會發麵包包子了,真是太能幹了!蛋餃油麵筋筍片粉絲湯,大晚上的又饞了。
祝新春快樂!
祝新春快樂!
周末快樂!
我記得我在北京的時候,初中,幫媽媽發麵,做包子,大人那個時候整天就知道忙工作。
今天我做了蛋餃油麵筋筍片粉絲湯,剛剛喝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