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快到,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2010-06-13 16:17:28)
下一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紀念曆史人物,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在唐宋以後最為普遍;另一類出自則與曆史人物無關的更古老的其它來源。不管怎樣,端午節肇始於南方,並非中原地區,這一點是所有說法的共同之處。端午節的兩大類由來從地域區分,都是來自楚、吳、越三地,說明端午節最早是南方百越族的節日,並非中原炎黃族的節日。
紀念曆史人物分別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和紀念曹娥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城郢都。屈原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並將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把雄黃酒倒進江裏,讓魚龍蝦蟹吃飽,將蛟龍水獸藥暈,免得它們傷害屈原的遺體。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甚至把端午節稱作詩人節。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係在一起。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在距離屈原年代較近的漢魏時期,卻沒有給端午節活動留下隻言片語。直至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才開始有端午節紀念屈原說的記載。因此,許多學者認為端午節起源與屈原無關,絕非無稽之談。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吳國的伍子胥。最早見於《戰國策•燕策二》:“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 ,故吳王遠跡至於郢 。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記 伍子胥列傳》中也說:“ 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裴駰集解引應劭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 榼讀音科,盒子。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子胥奔向吳國,後來助吳王闔閭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闔閭和越國作戰,傷重而死,其子夫差繼位,在伍子胥策劃下繼續伐越,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認為應該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從此疏遠伍子胥。吳國大宰伯嚭,受越國賄賂,乘機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死前對周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姑蘇城的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馬革製成的盒子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這一說法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曹娥是上虞皂湖鄉曹家堡人,根據曹娥碑記載,父曹盱,為巫祝,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東漢順帝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即伍子胥),“為水所淹,不得其屍。娥年十四,投瓜於江,存其父屍。曰:父在此,瓜當沉。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自投於江而死,三日後抱父屍出。”後人為紀念她,改舜江為曹娥江。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上虞縣令度尚改葬曹娥於江南道旁,建曹娥廟,命弟子邯鄲淳作誄辭,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後蔡邕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這八個字是一個謎語,是對碑文的四個字的一句評論,有興趣可以猜一猜謎底。
關於端午節其它起源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浴蘭節說。漢文帝時研究儒家禮學的名家戴德所選編的《大戴禮記》,是研究上古社會的珍貴資料。《大戴禮記 夏小正》中記載:“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 古人有在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這可見證於屈原《九歌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雲中君”)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則稱:“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這就是端午節源於浴蘭節的說法,如果此說成立,端午節在先秦時代已出現,可謂淵遠流長。
惡日說。漢代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這一習俗至遲從戰國開始流行,迄至漢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漢人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節。
夏至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還出現一種端午節源於夏至的說法。前麵提到的南朝梁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是一本古代民俗活動的權威著作,它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的活動中。在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中,把龍舟竟渡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同時,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夏至日在公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正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前後,前人說過:“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夏至作為節氣始於戰國,完善於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頒行新曆:太初曆,是我們曆史上第一部比較科學完整的曆法,它以正月為歲首,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夏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推行全國,具有合法地位。漢人應劭《風俗通》中記載漢俗在五月五日,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係於臂上,稱為“長命縷”或稱“續命縷”、“五色縷”、朱索等,以此驅瘟病,除邪,止惡氣。《後漢書 禮儀誌》中也有類似文獻記載。從時間和風俗來看,說端午節起源於夏至也有一定道理。
圖騰說。上世紀三十年代詩人聞一多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古代對龍圖騰的崇拜。他在《端午考》一文中對端午節的起源旁征博引。詳細地論證,提出端午節是百越民族舉行圖騰崇拜的節日,是“龍的節日”。《端午考》一文指出,古代的百越民族以龍為圖騰,他們以斷發文身的風俗表示自己是“龍種”身份,所以周文王的兩個伯父泰伯和仲雍避位到皖東蘇南一帶,也斷發文身融入百越部族。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古代的百越民族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祭祀中便有類似於今天的競渡遊戲,這就是競渡習俗的由來。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遊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百越族。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曆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也可以說端午節是一個龍的節日,我們都是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