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巳、寒食、清明(二)寒食節和清明節

(2010-04-03 18:35:01) 下一個

        寒食節又名“禁煙節”、“冷節”、“百五節”,一般在農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晚於上巳節,早於清明節。漢代時在清明節的前三天舉行,至唐、宋兩代改在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禁煙火,隻吃冷食。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晉獻公娶了六個妻子,生了五個兒子,齊薑生了太子申生,戎國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狐姬生了夷吾,驪戎族人許配了驪姬給晉獻公,她生了奚齊,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當初夫人齊薑去世,晉獻公想立驪姬繼為夫人,他算了兩次命,第一次結果不吉利,第二次吉利。獻公決定按照第二次的結果辦事。驪姬受到晉獻公的寵愛,她希望立奚齊為太子,讓他繼承君位。她賄賂晉獻公寵信的大夫梁五和東關嬖五,借用保衛國家安全的名義來阻止獻公的長子當國君。他們對獻公說戎族人和狄族人經常侵犯晉國,需要派長子捍衛領土,使戎狄再也不敢侵犯國家。前666年,晉獻公讓太子住在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重耳住在蒲城(今山西隰縣西北),夷吾住在二屈(今山西吉縣)。

        656年,驪姬施展陰謀,陷害太子申生,讓申生到曲沃去祭祀已故母親,而且把用來拜神的肉和酒拿回來獻給他父親獻公。驪姬在酒肉偷偷的下了毒。晉獻公把肉給狗吃,狗被毒死了,發現肉裏有毒,以為是申生想謀殺他。申生逃回曲沃,晉獻公殺了申生的師傅杜原款。有人建議申生為自己申辯,向獻公揭露驪姬的陰謀,申生回答:“我父君如果沒有驪姬,寢食不安,如果為自己辯護,驪姬會受到懲罰,父君年紀那麽大,我不想讓他傷心。”那個人就勸告申生快點逃走,申生不肯。於是,二月十七日,申生自縊於曲沃,人稱恭太子。

        驪姬野心勃勃,也陷害太子申生的弟弟重耳和夷吾,獻公攻打蒲城討伐重耳,重耳帶著賢士趙衰、狐偃、咎犯、賈佗、先軫等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走。前655年,晉獻公派賈華等人往二屈討伐夷吾,夷吾往梁國逃走。前651年九月,晉獻公逝世,立十五歲的奚齊為國君,讓荀息當國相為他鼎立相助。十月,晉國大夫裏克殺了剛剛即位的奚齊,當時晉獻公還沒有安葬。荀息立奚齊的弟弟卓子為君主。十一月,裏克又殺了卓子和驪姬,荀息懸梁自盡。這時公子夷吾搶先一步回國即位,是為晉惠公。公元前645年,秦國與晉國爆發戰爭,結果晉國軍隊在韓原大敗,晉惠公被秦軍俘虜,戰後作為釋放晉惠公的條件之一,晉國太子圉成為秦國的人質。秦國對於太子圉還算是招待得挺周全的,秦穆公把女兒嬴氏嫁給了他,當然秦穆公此舉當然有自己的政治算盤,以後晉國的合法君位繼承人是自己的女婿,那麽無疑秦國在晉國的內政中擁了更多的話語權。

  很明顯,秦穆公的意圖就是把太子圉培養成為親秦的勢力。雖然秦穆公力圖贏得太子圉的信任,但是太子圉對秦穆公始終抱著十分戒備的心理,首先是因為自己堂堂一個大國的太子,居然作為戰敗國和談條件屈辱地前往秦國作為人質,而且在秦國一呆就是六年,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奇恥大辱的事;再者,太子圉的母親是梁國的公主,梁國與晉國的關係非常密切,公子夷吾在落難時就是逃往梁國,並娶了梁國的公主,生下了太子圉,但是在公元前641年,梁國被秦國所滅,對於太子圉來說,這是舊怨添新仇。於是前638年,太子圉在嬴氏的幫助下,逃離了秦國返回到晉國。太子圉離開秦國後的第二年,晉惠公病重去世,太子圉繼任國君,史稱晉懷公。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針對在國外流亡的重耳和他的謀士們,要求流亡者的家屬,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將流亡人員召集回國,否則將治以重罪。因沒有在限定時間內召回狐毛、狐偃兄弟,他們的父親狐突被晉懷公逮捕處死。

        夷吾回國奪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繼續四處逃難,先後去過狄、齊、衛、曹、鄭、楚等國。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晉懷公對秦國隻有極度厭惡的心態。秦穆公於是便想到了流亡到楚國的晉公子重耳,萌發了讓重耳取代晉懷公的想法,便派出特使前往楚國邀請重耳前往秦國。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送下回到晉國,懷公的心腹呂省和郤芮都臨陣倒戈,重耳接管了晉軍,舉行了朝見祖廟的儀式,即位為晉君,是為文公。重耳出亡十九年,回國即位時已經六十二歲了。懷公被迫出奔高梁,很快被即位為文公,伯父他的重耳派人殺死。重耳在位九年,活了七十一歲,當時算很長壽了。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與他同甘共苦的手下大加封賞,惟獨忘了介子推。當年困在衛國的時候,因為絕糧,介子推割了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充饑。一想到這事介子推十分傷心,決心不再見重耳。他背起年邁的母親,到家鄉綿山(今山西省介休市東南)隱居去了。介 子推的朋友們知道了,感到忿忿不平,就來到宮門外,貼了一張無名帖,上麵寫這樣一首詩:“有一條龍,奔西逃東;好幾條蛇,幫它成功。龍飛上天,蛇鑽進洞;剩下一條,流落山中。晉文公看了,大驚失色,猛想起流亡期間,介子推忠心耿耿,舍命追隨,自己餓得快不行了的時候,竟還吃了他的肉!而如今自己做了國君,整天盡忙著高興了,竟忘記了提拔他、獎賞他。於是心中不安,趕緊派人尋找介子推。不久得到信息:介子推已經到綿山深處隱居了。

  深感內疚的晉文公,親自帶人去綿山尋找。然而介子推卻避而不見。晉文公的手下人說:介子推是大孝子,即使他不顧自己的小命,也會顧他老娘的命。如果放火燒山,隻留出一條小道,一旦林中火起,介子推肯定背著他的母親下山避火。到那時,您再請他出來做官,或者獎勵他,就行了。晉文公歎口氣說:也隻有這一個辦法了。於是滿山放起火來。可是,一連燒了三天三夜,數十裏的山林都燒光了,仍未見介子推母子的人影兒。大火熄滅之後,大家上山一看,發現他們母子倆抱著一棵大柳樹,已被燒死了。晉文公大為驚駭,抱起介子推的遺體大哭起來。下令就地厚葬介子推。介子推母子葬在綿山,改綿山為介山,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通令全國,每年這天禁煙火,吃寒食,紀念介子推。臨下山,他還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回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歎道:“悲哉足下!悲哉足下!”於是“足下”一詞成了後人對別人的尊稱。

  次年春,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登上介山。行至介子推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樹複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老柳樹,就像看見了介子推。他珍愛地掐下一些柳條,編了一個柳圈兒,戴在頭上,以此來紀念介子推。於是晉國百姓也跟著學,每到寒食節就把柳條串起來,插在屋簷或門上,紀念介子推,召喚他靈魂。此後年年有人來祭拜介子推。他們來到介山,看到此處風景優美,流連忘返,就搭棚起灶,遂漸成村落。又因為介子推休於此,遂得名“介休”。到了隋唐,就設了介休郡。此後宋元明清各代,這裏均為介休縣。後人為紀念介子推,便有禁火之舉,並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東漢之前,寒食節隻是單一的地方節日,僅在晉地流行。可是再往後來,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頻繁的戰爭,引起了民族大遷徙、大融合,使寒食節這個節俗,開始向中原和南方延伸,並從單一的禁煙火,吃冷食,向著娛樂、娛人的方向發展。到唐代,寒食節才受到朝廷的重視。因為大唐的開國君主李淵,是從太原起兵發跡的。而武則天的家鄉是山西文水縣,所以也很重視這個節日。他們家鄉的子弟,也由於他們的關係,可以大批量入仕,因此皇帝可以使他家鄉的風俗,蔓延到全國。

        念高小的時候,當時有一門自然常識課,講授一些自然現象,二十四節氣就在其中。背誦過一首二十四節氣歌,至今記憶猶新:“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它把二十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都包括進去了。

        我國傳統以農業立國,對氣候、物候十分重視,這些節氣都是根據古代中原地區的氣候、物候命名的。如:雨水表示天氣轉暖,不再下雪而是下雨了;驚蟄則表示冬眠蟄伏的蛇類動物開始驚醒,出來活動了;小滿是指麥類作物的穀穗開始飽滿;接下來的芒種則是有芒的作物成熟;處暑意味著熱天要結束了;白露是說由於氣溫下降,早晚水蒸氣已經能凝結成露水;小雪說明開始下雪了,而大寒正是一年最冷的時段;春分、秋分是一年白晝和黑夜一樣長的日子,夏至白天最長,冬至夜晚最長,這四個節氣是天象等等。

        春秋時期已運用圭表測日影,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到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始有二十四節氣全名。二十四節氣是以太陽曆為基礎,根據視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從黃經0°起,每15°為一節,每月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全年分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以後合稱為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傳統的曆書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所謂鬥即鬥柄,是由北鬥七星中的玉衡、開陽、搖光組成。它們隨著天體的運行,鬥柄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季節、月份以至節氣。例如古人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諺語:“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節又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係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今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在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同一天,寒食節逐漸消亡,於是就有清明掃墓的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