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夕談牛郎織女傳說的來曆。

(2009-08-26 08:27:44) 下一個
今天是七夕,流傳了2000多年的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已被中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七夕是否就等於與愛情有關的日子?七夕無疑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濃情蜜意”的節日,但是傳統七夕的內涵不止於此。

沿著曆史長河上溯,首先出現的是對天上星象織女星和牽牛星的描述,然後才有七夕這個女兒節,最後才轉化為中國情人節。

。《詩經 小雅 大東》中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鬥,西柄之揭。”的詩句。

這一段對天象的描寫,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但見天上的織女,一天七次行路忙。雖然一天七次行路忙,卻總也織不成美麗的花樣。看那明亮的牽牛,不能來回駕車輛。東邊有那啟明星,傍晚長庚現西方。天畢的柄兒彎彎長,徒勞無益張路上。南邊天上有顆箕星,卻不能簸米揚糠。箕星之北有北鬥,卻不能舀取酒漿。南邊天上有箕星,縮進舌頭怪模樣。箕星之北那北鬥,長柄卻指向西”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源於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們把天上的星宿神化與人格化的結果。牛郎星位於銀河東,織女星在銀河西,二星隔河相望,使人們產生無盡的遐想。牛郎織女的傳說源於楚,到了漢代,伴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其傳說更為廣泛、具體、生動、形象,是成為繪畫與雕刻的重要素材。

《詩經》中還有一首與織女有關的《周南 漢廣》中所述“漢有遊女,不可求思”。詩中的“漢”即指漢水,又指天漢(銀河),“遊女”是指漢水女神或織女星神。戰國時期楚人雄據江漢地區,甚重祠祀“漢之遊女”。另外,在楚地民間,常將牽牛星與河鼓三星搞混淆了。南北朝時梁代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注文雲:“牽牛星,荊州呼為‘河鼓’”。而在南陽漢畫像石“牛郎織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為牽牛。所以牛郎織女故事應該肇始於楚文化。

中國進入農業社會之後,男耕女織是社會的經濟基礎,使社會生活最重要的內容,愛情又是人類繁衍的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麵。於是牛郎織女的傳說就應運而生,並得以廣泛傳播。

在牛郎織女七月七相會的故事產生之前,七夕節早已存在。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就記載了七月初七曝曬經書及衣裳的習俗。古人傳說中七月七是神仙相會或仙人下凡的日子,這也是人們將牛郎織女相會安排在這一天原因之一。另外,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是與節氣緊密相關的,七夕也不例外。七夕的另一主要風俗“乞巧”,就與這個節氣婦女們要開始縫製寒衣的生活習慣有關。

由七夕節衍生出的乞巧風俗活動,主要因為織女是“天帝之女”,心靈手巧,為人間少女所崇拜。今人談及乞巧,多援引南北朝時南陽人宗懍《荊夢歲時記》的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

除了還是“乞巧節”外,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七娘會、雙七節、香橋會、巧節會。農曆的七月七日這一天還有魁星節、曬書節、神仙節、七夕水、盤古王節以及耕牛生日等節日名稱。民俗專家認為,之所以有這麽多的名稱,這麽多的不同過節方式,是因為這個日子積澱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們對生活的詮釋,任何一種都不應當被遺忘。

千百年來,詩人們更是創作出大量與此相關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東漢後期的《迢迢牽牛星》雖然作者已無從考證,卻同樣讓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綿延千年,成為中國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以此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自比,共誓白頭之約。最有名的作品就算北宋秦觀的《鵲橋仙 本意》:“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由於刺激旅遊經濟的需要,現在不少地方都在爭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地,如河南南陽、山東沂源,甚至成陸在晉代以後的江蘇太倉也來爭一把。在下以為南陽的可能性最大,第一,南陽在戰國時期就是楚文化的的發源地,文化積澱深厚;第二,南陽周代已有養蠶業和絲綢業,西漢年間,南陽郡為全國八大蠶絲產地之一,牛郎織女傳說的諸多版本中,都離不開織女的紡織技術;第三,南陽出土的漢墓磚畫已有關於牛郎織女的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