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43)綠茶

(2009-08-11 14:09:34) 下一個
綠茶最為原生態,未曾發酵,綠茶較多地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所以從養生角度一般都提倡飲綠茶。

在我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 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十大名茶版本眾多,眾說紛紜,這裏以1959年全國“十大名茶”評選為準)中除君山銀針是黃茶,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是青茶,祁門紅茶是紅茶外,其餘都是綠茶。

綠茶的保質期一般為一年,過了這期限茶葉中有效物質加速揮發,效用就下降了,而且茶葉的香醇口感也差多了。解放前,茶葉店是用十分沉重的錫罐保存茶葉,密封性極好。解放後打造錫罐的銅錫莊沒有了,不要說80後,恐怕連60後都沒見過這種錫罐,現在茶葉都用鋁箔密封包裝。

綠茶按其幹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其幹茶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所以叫做綠茶。

烘青綠茶:是用烘籠進行烘幹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條形烘青,全要主要產茶區都有生產;尖形、片形茶主要產於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種烘青,主要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綠雪、天山綠茶、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峽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名列十大名茶的黃山毛峰產於安徽歙縣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周圍。外形細嫩稍卷曲,芽肥壯、勻整,有鋒毫,形似“雀舌”,色澤金黃油潤,俗稱象牙色,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

明朝天啟年間,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遊,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便借宿於寺院中。長老泡茶敬客時,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形似雀舌,身披白毫,開水衝泡下去,隻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約有一尺高,然後在空中轉一圓圈,化成一朵白蓮花。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雲霧,最後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清香滿室。知縣問後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並囑一定要用此泉水衝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

熊知縣回縣衙後遇同年太平知縣來訪,便將衝泡黃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縣甚是驚喜,想獻仙茶邀功請賞。然而進宮表演卻不見白蓮奇景出現,皇帝大怒,太平知縣隻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皇帝立即傳旨押熊開元進京辦其欺君之罪,熊開元進宮後方知未用黃山泉水衝泡,講明緣由後請求回黃山取水。熊知縣來到黃山拜見長老,長老將山泉交付予他。

在皇帝麵前再次衝泡玉杯中的黃山毛峰,果然出現了白蓮奇觀,皇帝大喜,升熊為江南巡撫。熊開元心中感概萬千道:“黃山名茶尚且品質清高,何況為人呢?”於是辭官到桃花峰雲穀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誌。如今雲穀寺旁,有一檗庵大師墓塔遺址,相傳就是正誌和尚的痤骨處。

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是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製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產於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齊雲山的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成名很早,明代就是貢茶。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色翠綠,香清高,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水色碧綠,滋味回甜,葉底厚實明亮。

曬青綠茶:是用日光進行曬幹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綠茶:以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唐朝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國則自明代起更為流行的是鍋炒殺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幹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葉底青綠的三綠的品質特征,但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由於對外貿易的需要,我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中國煎茶,產於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