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27)宋代建茶異軍突起
(2009-07-26 16:13:42)
下一個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遊茶區,成為宋朝茶業的重心。由於氣候的變化,江南早春茶樹因氣溫降低,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較暖,如歐陽修所說“建安三千裏,京師三月嚐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采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閩南和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這樣在唐代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閩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和發展起來。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隻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曆史上著名的北苑禦園,就是在建州,舊時又稱建溪,建安(今福建南平市所屬建甌市)。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晚唐文學家孫樵的《送茶蕉刑部書》,該文記載:“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種)產於“建陽碧水丹山之鄉,係月澗雲龕之品”。當時建溪流域所產品茶統稱“建茶”、“建茗”。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閩國,北苑茶園成為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南唐滅閩國之後,南唐後主李煜派官員專程到建安設立“龍焙”,監製 “建茶進禦”。指定專製“龍茶”。建安北苑禦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93年)設禦焙,共曆經四個朝代,29位皇帝,曆時458年。
這個令人心儀的“茶事聖地”:建安北苑茶的產地範圍在哪裏呢?根據考證,在北宋慶曆年中,在北苑有32官焙(一個茶葉作坊為一焙),它們以今天建甌東峰鎮裴橋村焙前自然村為中心,分布在建溪流域的建甌、建陽、武夷山、政和、延平各地,其中以建甌東峰鎮的北苑為主產區,因此這些貢茶又稱北苑茶。在裴橋村周圍的村落,許多地名仍留下了官焙的痕跡,焙前、後焙、東焙、西焙等這些地名,足以說明當年東峰鎮一帶茶業作坊的興盛氣象。
1987年4月,建甌市東峰鎮裴橋村焙前自然村,一處宋慶曆戊子年的茶事石刻,為證實焙前自然村是宋代北苑禦焙遺址的中心區域翻開濃墨重彩的一頁。在這塊“鑿字岩”的正麵,刻有80個字的柯適所作的題記一篇,記載了北苑的地理位置、禦焙年代、官焙名稱、貢茶生產管理官署等珍貴曆史文獻。1995年省考古隊兩次入住該村考證出北苑“禦泉井”等50多個遺址單位和2萬平方米的宋元時期的文化層,證實焙前自然村是宋代北苑禦焙遺址的中心區域。2006年,此遺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講到宋代的茶事,首先就要講建安的北苑茶。
到了宋代,餅茶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唐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所以當時稱之為團茶,不再叫餅茶了。由於宋代曆朝皇帝都愛好飲茶,對於供應皇室的貢茶就特別重視,建安所在地的福建交運廳長(福建轉運使)任務就格外重大,北宋前期福建就出了兩個非常能幹的交運廳長:丁謂和蔡襄。
丁謂(966-1037),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機敏有智謀,狡黠過人,善於揣摩人意,通曉詩、畫、棋、音律。真宗時,與參知政事王欽若迎帝意,大搞封禪,排擠寇準,使其罷相。仁宗即位獨攬朝政,封晉國公,曆史上被認為是奸臣。不過他也確實很有本事,曾不動刀槍,安撫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叛亂,並根據西南地區產粟米,缺食鹽的情況,從內地調入食鹽換取當地粟米的充軍糧,使官民兩利。後來被貶崖州、雷州、道州,宋代有不殺大臣的傳統,到了仁宗明道年間(1032-1033)以秘書監的中級官員身份退休。
他是太宗淳化三年(992)進士,初為饒州通判。過了三年(995)升任任福建轉運使,督造北苑貢茶。他深知這個職務幹得好壞,對仕途的影響,所以非常賣力,創製了當時是天下之最的大龍鳳團茶。丁謂還在總結北苑茶製作經驗的基礎上,寫了三卷《北苑茶錄》,又名《建安茶錄》或《茶圖》。其內容為敘述茶焙的數目、所在地、器具圖,以及采摘、焙製、上貢的經過等等。可惜的是丁謂的原書已佚,隻能在其他茶書(《東溪試茶錄》、《宣和北苑貢茶錄》、《事物紀原》)中找到片段。如在宋子安《東溪試茶錄》中引述:“鳳山高不百丈,無危峰絕崦,而岡阜環抱,氣勢柔秀,宜乎嘉植靈卉之所發也。”這段話指出,北苑鳳凰山一帶地理條件好,非常適宜茶樹的種植生長。還有兩條為:“建安茶品,甲於天下,疑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石乳(一種名茶)出壑嶺斷崖缺石之間,蓋草木之仙骨。”這又高度評價了建安茶品:北苑茶和壑源茶在這種天時地利下生長,製成茶當然都是天下第一。在北宋高承《事物紀原》一書中所引述的內容,說明了建安縣的製茶曆史。如“(龍茶)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遣使造之,規取像類,以別庶飲。”“石乳,太宗皇帝至道二年(996)詔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