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考古發現和曆史文獻表明秦統一中國以後,到了漢代茶事活動在中國已經十分普遍。成書於公元前2世紀的中國最早的一部辭書《爾雅》中,已發現茶是木本,把對茶的解釋放在釋木篇中,不放在釋草篇中。因為用荼指茶名實不符,故借用“檟”字,稱之為“檟”。 根據《說文解字》:“檟,楸也。”“楸,梓也。”楸和梓。《埤雅》解釋為:“楸梧早晚,故楸謂之秋。楸,美木也。”:“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埤雅》 是北宋陸佃(1042-1102)所著的,他的兒子陸宰(陸宰就是陸遊的父親)作序的一本訓詁書,專門解釋名物,以作為《爾雅》的補充。綜上所述,檟為楸、梓一類樹木,且楸、梓是美木、木王。 “檟,苦茶”(《爾雅》),檟為楸、梓之類如何借指茶?《說文解字》說:“檟,楸也,從木、賈聲。”而賈有“假”、“古”兩種讀音,“古”與“苦茶”音近,同時茶也被人們認為是美木,且茶為木本,並非草本,所以就用檟(音古)來借指茶。 這個“檟”字,在當時中國主要茶產地之一,湖南長沙一帶相當通行。1972年至1973年發掘的長沙馬王堆一、三號墓的出土文物中,不僅保存了2000多年前的茶葉,而且還有許多和茶事有關的簡文、帛畫、封泥印鑒。從迄今為止世上最早的一份菜單:竹簡菜單上發現了用茶做成的食品――苦羹(茶羹);有“茶豸”封泥印鑒,還4次發現有“?—笥”或“? 笥”的竹簡和木牘。這裏的“?”字,是左邊為木字旁,右邊為胡的一個字,據考證就是《爾雅》“檟,苦茶”中“檟”的異體字或楚體字。所謂“?一笥”或“? 笥”就是指“苦茶一箱”或包裝茶葉的“苦茶箱”,這是我國至今發現最早的茶葉隨葬品。墓中還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畫,是皇室或貴族之家烹用茶飲的寫實。這就從考古發掘上證實了最晚到西漢初年長沙已有種茶和飲茶活動。 馬王堆二、一、三號墓的墓主分別是西漢長沙王丞相、第一代軑侯利蒼、他的妻子辛追和他們的兒子第二代軑侯利豨。西漢初年劉邦曾封過八個異姓王,後來被他剿滅了七個,並留下了“非劉姓者王,天下共誅之”這樣的狠話,但惟獨保留一個吳氏的長沙王,利蒼就是第二代長沙王吳臣和第三代長沙王吳回的丞相。這個長沙國下轄22個縣,其中有一個叫做茶陵縣。到了漢景帝的時候(前157年),第五代吳氏長沙王吳著死後無子,漢景帝乘機把長沙國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劉發。但是同姓王仍然要爭奪皇位,漢景帝時就發生過七王之亂。漢武帝即位後,采納了主父偃的“推恩令”的建議,同姓王的庶子大多得以受封為列侯。不少王國先後分為若幹侯國,勢力被大大地削弱了,再也無力發動叛亂。長沙定王劉發的第六個兒子劉?就據此被封為茶陵侯。茶陵縣和茶陵侯國是我國最早用“茶”字命名的地名,至今仍是我國縣名中唯一使用“茶”字的行政區。陸羽《茶經》載:“茶陵者,所謂陵穀生茶茗焉。”可見茶陵的得名與種茶有關。漢初,長沙及其所屬的茶陵縣(茶陵侯國)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茶葉產區。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粵、贛毗鄰地區。 漢代以前及漢代大多數時間內沒有“茶”字,隻有“荼”字,開始出現“荼”字的簡化“茶”字,不會早於東漢末年,並且在“茶”字出現後的相當長時間裏正式場合不用“茶”字,因此“茶陵”被寫作“荼陵”。在20世紀50年代,長沙魏家堆第十九號墓出土的隨葬品中有一方石章,就是著名的“荼陵”石印。它是西漢文景時期的隨葬冥器印,呈長方形,規格為2.5cm×1.8cm×1.9cm,鼻鈕,所用材料為滑石,鑿刻認真,印麵裝飾感較強。由此推知,該墓的主人應是茶陵的地方官。茶陵是我國含有“茶”的地名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茶陵”印則可以說是目前為止第一方明確與茶葉產地有關的古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