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23)唐代茶產地 茶禪一味

(2009-07-22 17:56:42) 下一個
第八篇茶葉產區(八之出)。

山南地區(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這裏陸羽把衡州,即今湖南衡陽也歸入)的茶以峽州產的為最好,襄州、荊州產的次之,衡州產的差些,金州、梁州的又差一些。淮南地區(今皖北、鄂東)的茶,以光州產的為最好,義陽郡、舒州產的次之,壽州產的較差,蘄州、黃州產的又差一些。浙西地區(今浙西、蘇南、皖南)產的茶,以湖州產的為最好,常州產的次之,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產的差些,潤州、蘇州產的又差一些。劍南地區的茶,以彭州產的為最好,綿州蜀州產的次之,邛州、雅州、瀘州的差些,眉州、漢州又差一些。浙東地區(這裏陸羽把婺州,即今浙江金華也歸入)的茶,以越州產的為最好,明州、婺州產的差些,台州又差一些。黔中產地是恩州、播州、費州、夷州。江西產地是鄂州、袁州、吉州。嶺南產地(這裏陸羽把福州、建州,即今福建的福州、南平也歸入)是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對於思、播、費、夷、鄂、袁、吉、福、建、韶、象這十一州所產的茶,還不大清楚,有時得到一些,品嚐一下,覺得味道非常之好。

第九篇茶具的省略。關於製造和工具,如果正當春季寒食前後,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園,大家一齊動手采摘,當即蒸熟,搗碎,用火烘烤幹燥(然後飲用),那末,棨(錐刀)、撲(竹鞭)、焙(焙坑)、貫(細竹條)、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細繩索)、育(貯藏工具)等七種工具以及製茶的這七道工序都可以不要了。關於煮茶用具,如果在鬆間,有石可坐,那末具列(陳列床或陳列架)可以不要。如果用幹柴鼎鍋之類燒水,那末,風爐、炭撾、火夾、交床等等都可不用。若是在泉上溪邊(用水方便),則水方、滌方、漉水囊也可以不要。如果是五人以下出遊,茶又可碾得精細,就不必用羅篩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險岩,或沿著粗大繩索進入山洞,便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搗細,或用紙包,或用盒裝,那麽,碾、拂末也可以不用。要是瓢、碗、夾、劄、孰盂、鹽都用筥裝,都籃也可以省去。但是,在城市之中,貴族之家,如果二十四種器皿中缺少一樣,就失去了飲茶的雅興了。

第十篇書寫張掛。用白絹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內容分別寫出來,張掛在座位旁邊。這樣,茶的起源、采製工具、製茶方法、煮茶方法、飲茶方法、有關茶事的記載、產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便隨時都可以看到,看在眼裏,於是,《茶經》從頭至尾的內容就記完備了。

《茶經》全文介紹完了,陸羽大概想不到,到了宋代,建州成了茶,特別是貢茶的主要產地。

以陸羽和皎然為代表的唐代主流茶道,是煎茶茶藝的茶道,也是修行養生的茶道,將茶藝與禪機結合起來。除了陸羽從小在佛寺長大,皎然是一位高僧大德,相互又是“緇素忘年之交”這樣的個人因素之外,也和初唐以降,禪宗大盛很有關係。禪宗的基本方法便是“坐禪”,提倡靜心、瞑思,方能豁然頓悟。坐禪講究斷食、沉思、去注一境,而且必須跏跌而坐,頭正背直,不委不倚。長時間的坐禪會使人產生疲倦,精神不易集中,同時吃飽了容易產生睡意,所以禪宗有放棄晚飯的傳統。為此,需要一種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疲勞和作為不食晚飯的補充物,茶便是最佳選擇,從而進一步發展為所謂的“茶禪一味”。

早在初唐禪宗六祖慧能(638-713)對弟子南嶽懷讓(677-744)預言:“向後佛法從汝邊去,馬駒蹋殺天下人。”這一“馬駒”,便是後來南嶽懷讓的法嗣馬祖道一(709-788)。禪法傳入之初,禪宗僧侶大多棲住於律宗的寺院,時日一久,齟齬叢生,所以馬祖道一便在荒山另建叢林,作為安頓禪僧之所。後世把佛教寺院叫做叢林就源出於此,因此,嚴格地講叢林是指禪寺,佛教其它宗派的寺院,如律寺是不能叫叢林的。百丈懷海(749-814)承繼開創叢林的乃師馬祖道一,立下一套極有係統的叢林規矩:百丈清規,,即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據《釋門正規》載:“元和九年(814)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叢林規式,謂之清規。”佛教一向以戒為規範的生活,經百丈禪師改革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由於叢林總是建在山區的,所以農事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種茶、采茶、製茶。禪宗把坐禪飲茶列為宗門規式,寫入《百丈清規》。

《百丈清規 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點行堂茶”等條文中明文規定叢林茶禪及其作法次第。其“請新住持”文中記有“鳴僧堂鍾集眾,三門下釘掛帳設,向裏設位,講茶湯禮。……揖坐燒香,揖香歸位,相伴吃茶。……”即於法堂設兩鼓:居東北角者稱“法鼓”,居西北角者稱“茶鼓”。講座說法擂法鼓,集眾飲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上堂時二通。……茶鼓長擊一通……召集眾僧飲茶。又每坐禪一炷香後,寺院監值都要供僧眾飲茶,稱“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還 專設“茶堂”,供寺僧坐而論道,辯說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參之用;有“茶頭”執事,專事燒水煮茶,獻茶酬賓;專門有“施茶僧”,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樹,專稱“寺院茶”;上供諸佛菩薩及曆代祖師之茶,稱“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掛單,依“戒臘”年限的長短,先後奉茶,稱“戒臘茶”;住持或施主請全寺僧眾飲茶稱“普茶”。茶會成為佛事活動內容。凡此種種均來源於坐禪飲茶,目的還是為了幫助禪修,而後相沿成習,潛移默化,成為佛教叢林的法門規式。所以,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記錄禪宗高僧語錄的《五燈會元》,記有百丈禪師的“吃茶、珍重、歇”三訣。更有名的是關於“吃茶去”這一公案,留下它的是百丈懷海的師侄,馬祖道一另一弟子南泉普願(748—834)之法嗣趙州從諗(778——897)。《五燈會元》卷四有較詳細的記載:“一人新到趙州禪院,趙州從諗問:曾到此間麽?僧答:曾到。從諗道:吃茶去。又問一僧:曾到此間麽?僧答:不曾到。從諗道:吃茶去。院主不解,因問從諗。從諗呼院主名,院主應答從諗道:吃茶去。“從諗禪師是借“吃茶去”破除人對知性的執著,消除人的虛妄分別,以達到當下的體悟。自從諗禪師開啟以茶入悟的法門之後,叢林中多沿用趙州的方法打念頭,除妄想。

《五燈會元》還載有所謂飯後三碗茶的和尚家風。可見茶在唐代,已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規。至今杭州龍井附近,懸有古楹聯:“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曰歸可緩,試閑吟陌上花來。”總之,飲茶不僅可以止渴解睡,還是引導進入空靈虛境的手段。無怪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1989年9月9日為《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題詩曰:“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茶禪一味的精神層麵內容,將在後麵介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