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18)唐代人對茶的認識
(2009-07-17 17:17:27)
下一個
唐代中葉,陸羽撰成中國的、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從根本上改變了自西周初期以來茶的記載隻是隻言片語、簡單零碎的狀況。《茶經》的出現是茶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它開啟了此後茶文化異彩煥發的局麵。陸羽的《茶經》堪稱一部茶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第一部茶文化學著作,它係統全麵地總結了中唐以前整個茶文化發展的曆史經驗,促使茶由藥用、飲用變為品飲,由一種習慣、愛好、生理需要,升華為一種修養、一種文化,邁入新的境界。
陸羽在《茶經》中十分詳盡地闡述了唐代飲茶方式的主流:煮茶法。《茶經》對茶的采摘、製作、飲用進行了細化,其煎茶步驟為:炙茶、貯茶、碾茶、羅茶、擇水、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餑均分,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茶經》初稿成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後經修訂,於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經》的內容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上卷包括前三篇,四、五、六為中卷,最後四篇是下卷。下麵介紹的幾乎是全書譯文,在前麵引述過的內容,特別是第七篇茶事的曆史記載,不少內容已經敘述過,就省略了。但描述唐代飲茶方式的主流:煮茶法的五之煮後半部分,如果完全按照現今流傳的版本,會有前後矛盾的地方。這些地方隻能根據前人研究結果加以改寫,如有異議,請交流討論。
第一篇茶的起源(一之源)。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樹高一尺、二尺,乃至達幾十尺。在巴山、峽川一帶,有樹幹粗到兩人合抱的,要將樹枝砍下來,才能采摘到芽葉。茶樹的樹形像瓜蘆(即皋盧,苦丁茶見前文),葉形像梔子,花像白薔薇,種子像棕櫚,果柄像丁香,根像胡桃。
“茶”字的寫法,有的從“草”部,寫作“茶”;有的從“木”部,寫作“搽”;有的“草、木”兼從,寫作“荼”。有五種名稱:茶、檟、蔎、茗、荈。
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粘土最差。一般說來,茶苗移栽的技術掌握不當,移栽後的茶樹很少長得茂盛。種植的方法象種瓜一樣,種後三年即可采茶。
茶葉的品質,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園圃栽種的較次。在向陽山坡,林蔭覆蓋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綠色的差些;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芽葉細弱的較次。葉綠反卷的為好,葉麵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穀的品質不好,不值得采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茶的功用是因為它的性寒,可以降火,作為飲料最適宜於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如果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舒服,喝上四五口,其效果與最好的飲料美酒、甘露不相上下。但是,如果采摘的不適時,製造的不精細,夾雜著野草敗葉,喝了就會生病。
茶和人參一樣,產地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甚至會帶來不利影響。上等的人參出產在上黨,中等的出產在百濟、新羅,下等的出產在高麗。出產在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的,作為藥物使用,是沒有療效的,更何況假的人參。例如若誤把薺苨(薺苨:學名Adenophora trachelioides,是桔梗科沙參屬的植物俗稱甜桔梗,浙江山區就有)當人參服用,將使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對於人參的比喻,茶的不良影響,也就可明白了。
龍劍按:這裏,陸羽把出產在上黨的黨參誤為人參,中國古代常把黨參也叫做人參,所以陸羽才會搞錯。以植物學分類來看,黨參不同於人參,黨參屬桔梗科,而人參屬五加科,生長的形狀也不同。從醫藥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參的藥用價值大於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