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文化(16)茶聖陸羽

(2009-07-15 18:54:33) 下一個
中唐的陸羽(733~804)對茶文化作了係統的總結,寫出專著《茶經》(成書於758年左右),並因此被尊為茶聖。陸羽的身世十分坎坷,三歲的時候可能是因為長得太醜,又是口吃的緣故,被遺棄在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的西湖邊,恰逢當地著名寺院龍蓋寺的方丈智積禪師路過那裏,就帶回寺中收養。棄兒漸漸長大,智積禪師教他識字,讓他念佛經。棄兒很聰明,沒多久就識了不少字。智積禪師希望他將來成為高僧大德,繼承自己的衣缽,但棄兒不愛念佛經,隻愛讀儒家書籍。九歲時,有一次智積禪師要他抄經念佛,陸羽卻反問和尚:“釋氏弟子,生無兄弟,死無後嗣。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人能稱有孝嗎?”並公然聲稱稱:“我隻愛讀孔聖人的文章,對佛門經典毫無興趣。”智積禪師聽他說這話,非常生氣,就用繁重的“賤務”懲罰他,迫他悔悟回頭。陸羽被派去“掃寺地,結僧廁,踐泥圬牆,負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陸羽並不因此氣餒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強烈。他無紙學字,就用竹棒在牛背上練習寫字。他有一次得了張衡的《南都賦》,就仿效學童一本正經坐著背誦。禪師看見了,就讓他去打野草,他卻恍恍惚惚地背書,一整天沒割草,和尚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棄兒很傷心,感歎地說:“我一天天長大了,怎麽可以不讀書呢?”積公知道後,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曠,又把他禁閉寺中,還派年長者管束。

轉眼又過三年,棄兒12歲了,覺得寺中日月難渡。乘人不備,逃出龍蓋寺。棄兒沒姓沒名,他根據《易經》為自己起了一卦,發現命相是“蹇之漸” (蹇和漸是《易經》六十四卦中兩個卦名,“之”是到的意思)。根據命相的解釋自己一生多挫折(蹇),但慢慢會有所成就(漸)。漸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巽上).上卦為巽為木,下卦為艮為山。卦象為木植長於山上,不斷生長,也喻人培養自己的德性,進而影響他人,漸,即漸進。本卦爻辭上九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為儀,吉利,”是說鴻雁慢慢降落到山頭,它的羽毛可用來編織舞具,這是吉利之兆。於是就以陸為姓,名羽,字鴻漸。陸羽離開廟宇以後就加入草台班,以演醜角謀生。由於他識文斷字,會編節目,為人詼諧,就成為當地著名演員。他雖其貌不揚,又有些口吃,但卻幽默機智,演醜角極為成功,後來還編寫了三卷笑話書《謔談》。

天寶五年(746)竟陵祭神,主事的官員讓他負責演出事宜,把他引薦給太守李齊物,李齊物看了陸羽出眾的表演,交談之後認為陸羽是個人才,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當即贈以詩書。陸羽表達了自己渴望能有名師,指導修習儒家經典,李齊物就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著名學者鄒夫子那裏學習。陸羽雖然貌陋而口吃,但善於談辯,勇於規過勸善,所以很受歡迎。又非常講信用,和朋友相約,不管雨雪天氣,或是虎狼出沒地方,總是按期到達。天寶十一年(752)禮部郎中崔國輔貶為竟陵司馬。就在這一年,陸羽揖別鄒夫子下山回到竟陵。陸羽認識了崔國輔並成為知己朋友,兩人常一起出遊,品茶鑒水,談詩論文。

天寶十五年(756)陸羽為考察茶事,出遊巴山峽川。行前,崔國輔以白驢、烏犁牛及文槐書函相贈。一路之上,他逢山駐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乾元元年(758),陸羽來到升州(今江蘇南京),寄居棲霞寺,鑽研茶事。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陸羽從棲霞山麓來到苕溪(今浙江吳興,至今仍是中國著名茶葉產區,該地顧渚山所產的顧渚紫筍和鄰縣江蘇宜興的陽羨茶是當時最有名的貢茶),隱居烏程。烏程屬會稽郡,秦改“菰城”為“烏程”,治所在下菰城(在今湖州城南二十五裏的雲巢鄉窯頭村,始建於戰國楚考烈王十五年即前248)。就在那個時候與座落於今天的湖州吳興區妙西鎮境內的楂樹塢村的妙峰山(當時叫杼山)上的妙喜寺詩僧皎然結為“緇素忘年之交”,之後在妙喜寺最終完稿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科學專著《茶經》三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