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之邦:龍泉,讀《名劍傳奇》有感而作
(2008-12-31 16:40:08)
下一個
諸位大概可以從在下的ID猜到在下和龍泉寶劍有點淵源,在下本來想注冊的ID是龍泉劍,因已有人注冊在先,所以改成現在的龍劍。讀《名劍傳奇》寫下此文對有寶劍之邦之稱的浙江省龍泉市作一介紹。
浙江省龍泉市以寶劍、青瓷和食用菌聞名於世,它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8°04′,東經119°07′。東晉太寧元年(323)設龍淵鄉,屬永嘉郡鬆陽縣。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因避李淵諱,改龍淵鄉為龍泉鄉。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分鬆陽縣龍泉鄉和遂昌縣部分地置龍泉縣。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龍泉縣設立龍泉市(縣級)。1991年2月4日,龍泉市掛牌成立,現由麗水市代管。2007年麗(水)龍(泉)高速公路通車,從麗水到龍泉百餘公裏一小時即可到達,從杭州出發也不過三個多小時車程。龍泉市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級市,接近80%,山青水碧,風景秀美,空氣清新,民風淳樸,素有“詩畫江南最高峰,煙雨甌江第一城”之美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旅遊事業正方興未艾。
已成為4A級旅遊景點的鳳陽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龍泉市南部,森林覆蓋率為90.8%。區內生物多樣性突出,生物資源極其豐富,保存擁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的有21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有18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53種,其中屬一級保護的有8種,二級保護的有45種。保護區內地形複雜,群峰崢嶸,峽穀峻峭,溝壑交錯,矗立在保護區核心地段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是江浙第一高峰。保護區內建有三星級酒店:獵人山莊,設施完善,全木結構,帶有北歐建築風格。從此地登黃茅尖,山路不算難走,體力一般的人也隻需二、三小時,體力好的年輕人一小時多可以登頂。保護區內還有錢塘江、甌江和閩江的三江源,落差七十多米的龍泉大瀑布,高山水庫鳳陽湖等多處景點。此外龍泉市西部的披雲山,目前尚未很好開發,是驢友出遊的好處所。奇峰突起,巉岩穿空,雲霧繚繞,一些地方尚無道路,需要較好體力才能攀登遊覽。龍泉被稱為寶劍之邦、青瓷之都、食用菌之鄉,這三種物品是龍泉的特產。
龍泉溪發源自鄰縣慶元縣(宋慶元二年分龍泉鬆源鄉地置縣,以年號為名),向北流到龍泉市城區附近轉向東,上遊溪水清澈見底,可乘平底小舟漂流。近城溪流變寬,在下幾年前曾賦小詩一首寫龍泉溪漂流雲:
山悠悠,水悠悠。龍泉溪上蕩輕舟。
碧波蕩漾映紅日,茶女笑語遍山頭。
岸畔柳絲垂,溪中錦鯉遊。
野花香濃鬱,彩蝶舞輕柔。
一路漂流景色美,風情萬鍾不勝收。
進入城區,溪中有一形如船舶的小洲,傳說是古時仙人飛升留下的遊船,故名留槎洲,現已辟為公園,供市民休閑。歐冶子廟就坐落在龍泉溪南岸的劍川西路北側,廟中歐冶子塑像戎裝打扮,故俗呼將軍廟。過馬路向南約一百米有一座名叫秦溪的山丘,秦溪山腳下原先有一個劍池湖。據南宋副宰相(參知政事)龍泉人何澹(1146-1219)撰寫的第一部《龍泉縣誌》記載:“近境有劍池湖,世傳歐冶子於此鑄劍,其中一號龍淵。”龍淵是歐冶子為楚王鑄造的三把名劍之首,也是龍泉市得名由來,由此可見直到何澹那個年代劍池湖還存在,湖邊有七口井,恰似天空北鬥星座,井水甘寒清冽,用來淬劍,能增強劍的剛度,可以推定此地正是傳說中當年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在清代編撰的《龍泉縣誌》中寫道,劍池湖已在清代中期湮沒,七星井猶存。到如今七星井僅存一口了,井旁修建了一座劍池亭,附近辟為歐冶子公園,以作紀念。
龍泉民間劍匠早已有祭祀劍祖歐冶子的習俗。在劍鋪打鐵爐上立歐冶子神龕,或貼“歐冶子將軍之位”的大紅紙,每日早、晚上香膜拜;每月初一、十五兩日,供奉三牲祭祀,以示不忘祖師的恩典和行規,保佑劍鋪爐火旺盛,生意興隆。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龍泉劍匠認為這一天是鑄出好劍的吉日,於是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去歐冶子廟參拜祭祖,以祈求歐冶祖師的神助,打出好劍。還要去劍池湖(後來則是七星井)取水淬劍,挖秦溪山土修補打鐵爐。戊子(2008)年龍泉寶劍歐冶子聖祖公祭活動11月29日上午在歐冶子公園隆重舉行,由市長主祭,宣讀祭文。公祭儀式上,還有仕女隊、名劍隊、十八般兵器隊、旗蟠隊、108位當代鑄劍師組成的方陣進行了表演展示。
龍泉寶劍的製造雖可追溯到歐冶子,畢竟是二千六百年前的事,傳承關係縹緲難求。曆史上有記載的是邑人何執中(1043-1116)在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任宰相,極力提倡煉劍,故龍泉煉劍業盛極一時,劍鋪林立,比比皆是,當時龍泉有一條街,就叫做劍鋪街,其名沿續至今。此後製劍之業在龍泉遞代相襲,逐步形成“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特色。堅韌鋒利;“削銅如泥”。1978年,在我國工藝美術界兩次全國性集會上,龍泉寶劍的製作藝人曾當眾表演。他用一把龍泉寶劍,不費力地將疊在一起的六個銅板劈成兩片,而劍刃不卷。剛柔相濟。古代的龍泉寶劍用生鐵鑄造,現在則用中碳鋼鑄造,加之淬火工藝恰到好處,使中炭鋼具備了彈簧鋼的特性。如將一把薄型寶劍卷成一個圓圈,束在腰中,像係裙的腰帶。解開後,寶劍挺直如故。寒光逼人。龍泉境內有一種名叫亮石的磨石。在這種石頭上磨製出來的寶劍,寒光閃閃。龍泉寶劍全靠手工磨光,從粗磨、細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數日甚至數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紋飾巧致。劍身上刻有七星標誌和飛龍圖案。在劍身上刻花,也是龍泉劍的一項絕技。劍工們一不用彩筆,二不照圖樣,隻用一把鋼鑿在寬不盈寸的劍身上刻鑿,刻好後澆上銅水,經鏟平加磨,飛龍圖案,生動自然,永不消失。劍身除鐫刻以龍鳳、七星圖案外,有的還刻有劍主姓名以作紀念。劍鞘、劍柄以當地特產的梨木製成,紋理美觀,不翹不裂,並鑲以銀、銅鏤花飾件,古樸、莊重。至今,香港的“萬劍山莊”還保存著元、明、清及民國初年的龍泉寶劍,近年在安徽巢湖及浙江永嘉等地也都發掘到清代生產的龍泉寶劍。
清乾隆十三年(1748),鐵匠鄭義生於城鎮東街開設劍鋪,招徒授藝,運用中國傳統的熔化生鐵灌注熟鐵的“灌鋼”冶煉法製作刀劍。所煉刀劍不易生鏽,劍刃鋒利。清道光年間(1830年前後),龍泉廖太和劍鋪精於鏤刻工藝,繼承戰國時期裝飾風格,各噪一時。鹹豐同治年間,太平軍興,刀劍需求大增,鄭義生第四代孫鄭三古的千字號劍鋪,劍質上乘,應接不暇。曆鄭三古、鄭文軒、鄭誌成祖孫三代,千字號劍鋪為清後期到民國年間的製劍名家,當時當地許多劍鋪都和它有師承關係。各家劍鋪除煉劍有專門技師外,還聘請裝潢師鏤刻劍身圖案,製作劍柄、劍鞘,使寶劍從劍質到外觀相得益彰。民國19年秋,全國國術館在南京舉行國術比賽,30把龍泉劍被評為最佳劍,列為獎品,贈給武術表演優勝者。龍泉寶劍獨步東南,名聲大震,產品行銷全國。為民國時期製劍業的鼎盛期。
抗戰勝利後至解放前夕,經濟蕭條,寶劍產銷大減。解放後,人民政府關注傳統工藝品生產。1956年,個體劍鋪組成寶劍生產小組,隸屬鐵器生產合作社。1961年成立寶劍生產合作社。“文化大革命”初期,寶劍被視為“四舊”,生產一度停頓。後因作為國際交往禮品。1971年恢複生產。1977年,寶劍生產合作社改為龍泉寶劍廠。1984年以前,全縣寶劍生產僅此一家,產品式樣僅有龍鳳七星長短劍,質量穩定,但產量有限。改革開放後,集體、個體廠鋪增加,產品花色品種增多,產銷量大幅度增加。現在早已不是冷兵器時代,寶劍隻用於武術比賽、健身運動和紀念禮品。
龍泉寶劍安其不同性能分為硬劍,軟劍和傳統武術劍三種基本類型。硬劍:以剛利著稱,開刃後能一劍斬開十五、六個銅板而不傷刃。軟劍:以柔韌著稱、彈性特佳,能作360度彎曲,鬆手如故,又稱腰帶劍。傳統武術劍:分單劍、雙劍、長鋒劍、短劍,可舞可刺,長鋒劍劍身可作90度自由曲伸,剛柔並濟,不開刃。此外還有手杖劍、武術劍,單雙刀等等品種以及應武術界要求特製的各種專用劍及其他武術器材。選購者應視身材高度,一般以持劍姿勢劍尖略高於耳輪為宜。龍泉寶劍選有優質鋼材鍛製而成。龍泉寶劍從原料到成品須經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20多道工序。淬火後劍身自然產生的花紋手摸無痕,眼觀有跡。傳統的手工磨光包括粗磨、細磨、精磨(用當地特有的亮石磨光),使寶劍寒光逼人。龍泉寶劍選用優質鋼材,經過錘煉、熱處理後,具有彈簧鋼的特性。龍泉寶劍裝飾獨特,工藝精細,經手工精磨,不用鍍料,寒光逼人,但並非不鏽鋼製,故應妥善保管和愛護;不宜久置潮濕處和汗水撫摸,嚴禁接觸酸堿物。使用後用幹淨軟布擦拭,然後上油(縫紉機油、擦槍油、防鏽油等均可),寶劍不用亦應上油,以保光潔。
龍泉以劍瓷文化並稱,除龍泉寶劍以外,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不愧為中華民族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瓷器史上一顆燦爍的“瓷國明珠”。龍泉青瓷始於南朝,興於北宋,盛於南宋,古代龍泉名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曆史悠久,馳名中外。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
所謂哥窯實際上包括哥窯和弟窯,是由宋代製瓷高手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分別開創,傳承到今。龍泉青瓷的兩種產品:一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二是釉麵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蘭、灰黃等不同釉色。“哥窯”青瓷以瑰麗、古仆的紋片為裝飾手段,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稱為銀鉤鐵線,加之其釉層飽滿、瑩潔,素有“紫口鐵足”之稱,與釉麵紋片相映,更顯古仆、典雅,湛稱瓷中珍品。哥窯遺址在小梅鎮大窯村東首一裏許,八十年代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地,村民動土須報請文物保管部門派人監管。近年又在村北首二裏多路的楓樹坪發現明代官窯遺址,從而證實村頭的社殿供奉的塑像,確是村民所講乃明代一位愛民的督窯官。社殿的大梁上洪武二十三年的字跡還清晰可辨,據說社殿的鍾鼓都是明代遺物。社殿後一小山上有百年以上樹齡的大樹十幾棵,最大的一棵三人不能合抱,枝葉繁茂,是有八百多歲的樟樹。在下父親就是民國年間從此小山村出外創業,至今先大父廬墓猶在,回國時曾在仍居住村中的堂兄弟陪同下掃祭過。
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龍泉牌青瓷獲中國國家部優產品獎,先後有200多件精品,均獲得國家級新產品“金龍獎”。珍品哥窯61公分迎賓盤、52公分掛盤被譽為當代國寶。七寸精嵌“哥窯”藝術掛盤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禮品,哥窯紫光盤、紫光瓶等51件珍品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陳列,送展30多個國際博覽會、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提供禮品。被國際各大博物館收藏。
龍泉的第三特產是食用菌,主要是香菇、木耳、靈芝三種。據考證龍泉是我國香菇最 早生產的地方,可以追溯到北宋,至今已有千年曆史。傳說最早的菇農名叫吳三公,現在鳳陽山獵人山莊旁邊有一座菇神廟,就供奉著他的塑像。早年菇農生活非常艱苦,當時沒有人工培養的菌種,全靠經驗在深山老林裏選擇可能有菌種的地方,砍伐合適的樹段,等待香菇自然生長,同時燒炭,收得鮮香菇要用炭火慢慢焙烤,經常翻動。菇農通常要帶好幹糧,在人跡罕見的地方,搭建窩棚,住上半年才有收獲,而收獲多寡全憑老天照應,絕大多數年份收成不好,先大父菇農出身,所以在下對此中困苦略知一二。龍(泉市)慶(元縣)景(寧佘族自治縣)地區山高土薄,糧食尚難自給,全靠香菇等山貨收入補貼。所以到了明初,鄰近青田縣人劉基,奏請朱元璋同意,給予龍慶景菇農香菇生產專利,免其賦稅。當地民眾十分感激,所以菇神廟中同時供奉劉伯溫。
六十年代以後,為了保護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已經禁用傳統的食用菌生產方法,代之以用菌棒生產。所謂菌棒是用木材加工的下腳料,粉碎成木屑,混入有機肥料,壓成直徑約十厘米,長約三十厘米的棒段,裹以塑料。到了生產季節,在棒段上鑽孔,撒下菌種,種香菇放在室內木架上,種木耳就直接放在地裏。汽車經過龍泉鄉間,經常可見到地裏豎著一排排白色短棒,就是種木耳的菌棒。野生靈芝原產於龍泉慶元交界的山上,是非常珍貴的藥材,可增強人的免疫能力。由於非常稀少,價格昂貴。1992年開始人工種植,由於需要較長時間培育,產量不高,不過已經可以作為一種農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