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另類的詩歌
(2008-12-19 17:12:42)
下一個
宋代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禽言詩”。禽言詩已不是在詩歌中一般地描寫鳥鳴,而是用擬人化的筆法,把鳥鳴當作人語,立意造型融為一體,具有詼諧含蓄、妙趣橫生的藝術效果。“禽言”並不是鳥類在說在人類的話,而是人類假借鳥類之口,曲折地反映著某種社會狀況。禽言詩一般認為是北宋梅堯臣所首創。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是北宋的一位重要詩人。他的禽言詩,同他的其他詩作一樣,風格力求平淡,這對於糾正晚唐五代以來詩壇上的靡麗之習,無疑具有進步意義。他寫的《四禽言》分別模仿杜鵑、提壺、婆餅焦、竹雞四種鳥的叫聲,化入作者所要敘述的事和所要抒發的情:
不如歸去,春山雲暮。萬木兮參雲,蜀天兮何處?人言有翼可歸飛,安用空啼向高樹?
提壺蘆,沽美酒。風為賓,樹為友。山花繚亂目前開,勸爾今朝千萬壽。
婆餅焦,兒不食,爾父向何之?爾母山頭化為石。山頭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泥滑滑,苦竹崗。雨蕭蕭,馬上郎。馬啼淩兢雨又急,此鳥為君應斷腸。
第一首借杜鵑“不如歸去”的叫聲寄托歸思。第二首借提壺鳥的叫聲勸酒祝壽。第三首則通過婆餅焦的鳴叫述說一個傳說故事,“婆餅焦”是生活在長江下遊的一種山鳥,關於它得名的來曆馮夢龍《情史類略》記載說:在一位母親為未成年的兒子烤餅,心中想念因服兵役離家遠出日久未歸的丈夫,就領著兒子到屋後山頭遠眺,等了很久,未見丈夫身影,讓兒子先回家看看餅熟了沒有。女子因為思念過甚,身體化作石頭,魂魄化為小鳥,飛到自家門口,不斷呼喚婆餅焦,提醒兒子吃餅。(“人有遠戍者,其婦從山頭望之,化為鳥。時烹餅將以為餉,使其子偵之,恐其焦不可食也;往已,見其母化此物,但呼‘婆餅焦’也。今江淮所在有之。”)第四首通過竹雞“泥滑滑”的叫聲描述雨中行路的艱難。這些詩中既有鳥語,又有人言,人言鳥語渾然而成一體,詩句明白流暢,樸實無華,而意境卻幽遠、深邃。這四首詩中以《婆餅焦》一首最為生動、婉曲。這大約是因為婆餅焦的叫聲異常婉轉,富於變化,使人聽起來不禁浮想聯翩,而且傳說故事也最動人。
人們一般認為是梅堯臣最早做禽言詩,其實早在《詩經》中就已有禽言詩的雛形。《豳風》裏有一篇《鴟鴞》:“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予唯音嘵嘵”中的“譙譙”、“翛翛”、“翹翹”、“嘵嘵”,不但像鳥的叫聲,而且都有含義。台灣詩人餘冠英先生對這幾句詩的譯文為:“我的羽毛稀稀少少,我的尾巴像把幹草,我的窠兒晃晃搖搖,雨還要淋風也要掃,直嚇得我喳喳亂叫。”五代的韋莊也寫過一首《鷓鴣》:“‘懊惱澤家’知有恨,年年長憶鳳城歸”,自注雲:“‘懊惱澤家’,鷓鴣之音也”,應該看作是一首“標準”的禽言詩。不過從梅堯臣開始,宋人作禽言詩的最多,周紫芝、梅堯臣、黃庭堅、劉克莊、範成大、蘇軾、梁棟、戴昺、劉宰、陸遊等均寫過禽言詩,據統計現存宋代禽言詩有205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