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聯的基本要求

(2008-11-15 19:03:25) 下一個

 

        對聯來自律詩,律詩一般要求其第三、四兩局和第五、六兩句都必須工整的對仗,通常分別稱為頜聯和頸聯。據說五代時期,後蜀國後主孟昶有一年除夕心血來潮,要翰林學士辛寅遜為他在桃木板上寫兩句吉利話掛在自己寢宮門上。辛學士好不容易想了兩句,孟昶認為對仗不工,給否定了。孟昶自己動筆寫了兩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國有史以來可查的第一副春聯,在這之前,也不一定沒有,隻不過沒有記載下來。

        對聯由兩個或兩段相互照應的語句組成。橫寫時,上聯在上,下聯在下;豎寫及懸掛、張貼時,上聯居右,下聯居左。古代常將對聯懸掛、張貼於店堂廟宇的楹柱上,所以對聯又稱楹聯。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聯的形式、用途和種類有不少新的變化,楹聯便成了對聯的雅稱。多分句組成的對聯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稱為句腳,最後一個分句的尾字稱為聯腳。上下聯各有一句的對聯,尾字一般稱為聯腳。對聯可以不加標點符號,加標點符號時,如上下聯各有一句,則上聯通常標逗號,下聯通常標句號;多分句時,上聯聯腳通常標分號。根據內容、語氣的需要,對聯也可以標感歎號、問號及其他標點符號。

    對聯有各種分類。按字數,分為短聯和長聯,上下聯各30字及以上為長聯。按用途和內容(聯類),分為春聯、賀聯(婚慶、賀壽、喬遷、開業等場合)、挽聯、宅第聯、勝跡廟堂聯等等。用於張貼的春聯、壽聯、婚聯、挽聯等通常加一個4個字的橫批(從右自左書寫)。其他種類的對聯一般不加橫批。由一個作者創作的上下聯稱為“自撰成聯”,兩個人共同創作時,先寫成的一句稱為“出句”,後寫成的一句稱為“對句”。出句可以是上聯,也可以是下聯。
  對聯的要求有四點: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平仄相諧。統稱為對聯格律或對聯規則。“字數相等,內容相關”是基本要素,“詞性相當”是語法要素,“平仄相諧”是聲律要素。“字數相等”要素的主要含義: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字數相等;上聯總字數和下聯總字數相等;通常還要求“上下聯相對應的詞組字數相等”。 “詞性相當”其含義是:上下聯相對應的每個詞的詞性應屬同一類別。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甚至要求再往下細分的小類,如名詞可再分為天文地理,人物器具,等等也要屬同一小類,做不到這一點的毛病叫做失對。“內容相關”是指對聯上下聯內容應有關聯。應把一副對聯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題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聯各說一件不相關的事物。無情對作為特例,別具情趣。無情對要求上下聯盡可能字字相對,且最好是小類相對,但是聯意卻毫不相幹。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情對必須上下聯的意思毫不相幹,如果在某方麵有點聯係,就不成為無情對,也不成為對聯。
  平仄的概念,如果用普通話,平聲字指聲調為陰平、陽平的字;仄聲字指聲調為上聲、去聲的字;如果用平水韻,仄聲字指聲調為上聲、去聲和入聲的字。同一副對聯中的每個字要末都按普通話,要末都按平水韻,不可有些字按普通話而另一些字按平水韻。“平仄相諧”就是聲調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有音韻感。除了上下聯單邊的和諧,還包括。對聯要求上聯聯腳是仄聲,下聯聯腳是平聲,“聯腳上仄下平”是對聯得最基本的規則,其次要求上下聯單邊的聲調和諧,對於沒有分句的聯句的基本規則是除聯腳外,奇數位的字可平可仄,偶數位的字平仄應交替,或可稍微放寬到相鄰詞租結尾字平仄交替,做不到這一點的毛病叫做失步。多分句聯的上下聯隻要求每個分句內的平仄交替,而不用考慮分句之間的平仄交替。第三上下聯的聲調相互協調,即上聯中對平仄有要求的那些字,下聯相應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必須相反,上下聯平仄相反也是“對”的概念,即反向對應,做不到這一點的毛病叫做失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