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文化雜談醇酒篇(三)酒器

(2008-10-31 20:32:09) 下一個

有了酒就產生酒文化,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內容非常豐富,先從介紹酒器開始。商周時期酒已經大量生產,除了用於祭祀之外,飲酒之風非常盛行。因就必須有酒器,包括盛酒器、溫酒器、飲酒器、挹酒器,所以傳世的青銅器中酒器占了很大比例,而且青銅禮器也有許多是用於向列祖列宗獻酒的。

盛酒器具是一種盛酒備飲的容器,器形較大。其類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壺、卮、斛、彝、卣、罍、瓿、缶等。每一種酒器又有許多式樣,有普通型,有取動物造型的。以尊為例,就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造型。尊,本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則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卮(zhī),一種圓筒狀的有把手和三個小腳的飲酒器,《史記》《鴻門宴》篇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斛是一種容量比較大的方形酒器,可容納100升(相當於20立升)酒。觥(gōng),文獻又寫作“觵”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彝(yi)是清代金石家定的名,其形狀長方有蓋,器身有觚陵。卣(you)的形狀呈橢圓形,大腹,斂口,圈足,有蓋。有的上下一樣大,像個直筒。卣都有提梁。在大祭典禮結束後,用卣把酒灑在地上,以享鬼神用的。罍(lei)或作“壘”,有兩種:方形有蓋,寬肩,小口,深腹,圈足,有兩耳;圓形的大腹,圈足,兩耳,器身下部有個鼻,類似大壇子。瓿(bu)為圓口,深腹,圈足。缶是一種圓身、大腹的容器,有蓋,腹部有四個環,可用於結繩提取。缶原作汲水之用,後也常用來盛酒。壺和缶也作為禮器,祭祀時向列祖列宗獻酒用,《禮記 禮器》“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壺是身份高的貴族在殿堂裏麵獻酒用的禮器,缶是身份低的貴族在殿堂外麵獻酒用的禮器。

飲酒器的種類主要有:爵、觚、觶、角、斝、觥、杯等。《韓詩說》雲:“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有人指出古籍中的飲器“散”為“斝”之訛,因此爵、觚(gu)、觶(zhi)、角、斝(jia)是五種容量不同的飲器。爵的造型比較常見,不進一步解釋了。觚的造型為圓形細長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細腰,圈足外撇。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於近圈足處用兩段靡棱作為裝飾。觶,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如王義楚鍴)而不叫觶。古籍記載的觚和觶頗有混淆的地方,如《考工記》:“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韓詩說》雲“二升曰觚”,因此古籍對於觚的容量解釋也不相同。現今考古界所通稱之觚,是沿用宋人所製訂的舊名,是否就是古籍中的觚,無法證明。因為商周之觚銘中皆無自名,但據形體定為飲酒器,還是可信的。角的整體形狀與爵相似,但無柱,也無便於吸飲的流,口部呈前後基本對稱的兩隻尖角形,前角略高,後角稍低。斝有鋬(pan把手),圓口雙柱,平底之下有三個尖足;也有侈口、下腹扁圓,三足中空,或呈棱形或呈圓柱形的;還有四尖足、帶蓋、呈方形而圓其四角的,類似現在的大酒杯。觥用作飲酒器是容量最大的飲酒器,所以在宴飲場合常常用作罰酒之器。杯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圓腹,侈口,倒喇叭口足,造型有:雙耳有蓋的像現代體育比賽的獎杯,多用於盛羹湯;單耳無蓋的叫耳杯,漢代非常盛行;也有無耳無蓋的,很像現代酒杯。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 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溫酒器,盛酒器和大型的飲酒器都可以見用作溫酒器,還出土過漢代爐杯配套的溫酒器。最有名的是加熱和冰凍兩用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鑒,張藝謀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用於倒計時的東西,就是仿照其外殼,省去裝飾花紋簡化而成的。外殼的蓋下麵有四個鉤子,鉤住內膽外部的四個耳朵,懸掛內膽,使之不會側翻。夾層加熱水用作溫酒器,加冰水用作冷凍器,所以叫做冰鑒。漢以後最常用的溫酒器兼盛酒器是樽,就是李白在名詩《將進酒》中寫的“金樽美酒鬥十千”。

挹酒器是用於把酒從盛酒器舀到飲酒器中,隻有兩種:容酒部分方的叫鬥(加木旁),圓的叫勺。勺都是直柄,鬥(加木旁)也有曲柄的,造型像北鬥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鑒就帶有一個勺。

  還有一種用水調酒的器具,叫盉。古人舉行大典禮時,喝酒必須卒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摻了白水的酒,叫做“玄酒”(也有把水叫做玄酒的)。盉的形狀一般是大腹、斂口,前麵有長流,後麵有把手,有蓋,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戰國時期的盉呈圈足式,很像後來的茶壺。

商周以降,青銅酒器逐漸衰落,秦漢之際,在中國的南方,漆製酒具流行。漆器成為兩漢,魏晉時期的主要類型,主要的盛酒器是樽,飲酒器是耳杯,挹酒器是勺。特別值得一提的一種而被叫做羽觴(shang),又稱羽杯,器具外形橢圓、淺腹、平底,兩側有半月形雙耳,少數也有餅形足或高足,因其兩側有耳,就象鳥的雙翼,故名“羽觴”。羽觴出現於戰國時期,一直延續使用至魏晉,其後逐漸消失。在中國各地的考古發現中多有羽觴出土,材質有漆、銅、金、銀、玉、陶等。漆、銅、金羽觴多是實用的器物,而陶羽觴是一種隨葬用的冥器。漆羽觴出土數量很多,湖南長沙楊家灣六號墓曾一次就出土20件,大約是當時最流行的飲酒器。有很多用羽觴飲酒的文字記載,如:《禮記 投壺》:“請行觴”;《楚辭》:“瑤漿密勺,實羽觴兮”; 張衡《西京賦》:“促中堂之狹坐,羽觴行而無算”; 《漢書•孝成班婕妤》雲:“酌羽觴兮消憂”,直到唐代還有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記載。最有名的是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日。周代有水濱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體以除去凶疾的一種祭祀儀式,魏晉以後上巳改為三月初三,成為一個重要節日。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羽觴(由於羽觴易浮於水,特別是漆器的),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麵前,誰就取杯飲酒,這就是中國古代流傳的一種飲酒活動:“曲水流觴”。

青銅酒器退出曆史舞台之後,製造酒器的材料五花八門,貴重的有金、銀、玉、犀角、象牙等。唐代詩人王翰有一句名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就是玉石所製的酒杯,甘肅酒泉的蛇紋石玉石被用來琢磨和雕刻“夜光杯”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曆史了, 2006年5月20日,酒泉的“夜光杯”雕還被國務院批準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園前團城的瀆山大玉海:是專門用於貯存酒的玉甕,用整塊雜色墨玉琢成,周長5米,四周雕有出沒於波濤之中的海龍,海獸,形象生動,氣勢磅礴,重達3500公斤,可貯酒30石(約3600斤)。據傳這口大玉甕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從外地運來,置在瓊華島上,用來盛酒,宴賞功臣。東漢末出現原始的瓷器,隋唐以後就有越來越多的瓷酒器。

唐代的酒杯形體比過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認為唐代出現了蒸餾酒。唐代出現了桌子,也出現了一些適於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稱為“偏提”,其形狀似今日之酒壺,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於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有不少精美的陶瓷酒器,現在還保存有宋代一些特殊設計的酒器。宋朝皇宮中所使用的鴛鴦轉香壺。它能在一壺中倒出兩種酒來。有些小說中描寫陰謀家用毒酒謀害對手,就用這種酒壺和對方同時飲酒,自己飲的是正常的酒,給對方斟的是毒酒,但用的是同一把酒壺,故事情節就是依據鴛鴦轉香壺編的。宋代還有一種九龍公道杯,上麵是一隻杯,杯中有一條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龍,酒具上還繪有八條龍,杯上共有九條龍。下麵是一塊圓盤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時,如適度,滴酒不漏,如超過一定的限量,酒就會通過“龍身”的虹吸作用,將酒全部吸入底座,這樣,每個人一杯酒的量是相同的,故稱九龍公道杯。宋代人喜歡將黃酒溫熱後飲用。因此發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組合。使用時,將盛有酒的注子置於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熱水,可以溫酒,這種溫酒的套碗直到清代還很流行。從宋代以後除豪門大戶有用金、銀、玉、犀角、象牙等貴重材料製作的酒器外,一般百姓都使用瓷質酒具。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瓷酒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以景德鎮德青花瓷最出名,常見的器形主要有:梅瓶、執壺、高足杯和小盅等。明景泰年間創製的“景泰藍”製作的酒器,是我國古代酒器新的奇葩。明清以來還有銅或錫製的溫酒器,小時候見過紫銅溫酒器,呈六角形或梅花形,一尺左右高,中間像舊式火鍋,放木炭加熱用,四周是柱形容器放水,蓋子上麵開六個或五個圓孔,每孔可容納一個放一斤酒的圓筒形容器,《孔乙己》中鹹亨酒店的曲尺形櫃台上就放置著這樣一個溫酒器。

釀造酒的傳統的飲法是溫飲,特別在冬天,青銅時代大多是隔火加溫,後來則將盛酒器放入熱水中燙熱。一般以不燙口為宜,這個溫度約為45-50℃左右。溫飲的顯著特點是酒香濃鬱,酒味柔和。其主要原因是,在較高的溫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點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較易揮發,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較辛辣的口味。但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