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沒有曹操,早就不知道幾人稱帝!

(2007-05-28 18:50:02) 下一個

沒有曹操,早就不知道幾人稱帝!

 

曹操在真實的曆史裏是什麽地位?和董卓,斯大林這樣的人比嗎?

曹操維護的是不是全國性和平和大局?沒有曹操,漢室還在哪呢?沒有曹操,誰來統一北部2/3中國地區?誰來恢複主要經濟地區的生產?

嶽飛在戰爭裏的性質,和劉備一樣?

陳勝吳廣起義反對的是暴政,劉備孫權之流反的是什麽?別告訴我是"暴政",至少這個"暴政",代表的是漢朝中央政權.

努爾哈赤不起兵,照樣沒太平,不說少數民族反明,就連明朝自己內部也沒消停.

蘇聯衛國戰爭和三國分裂的內戰,到底哪點有可比性,我不知道.

或者說在你眼裏,弱小反抗強大的,就一定是對的?隻要是弱小對強大,就是一個性質?

最早的是劉焉,說明了什麽?正好說明了"正統主義"的虛偽.且不要忘了劉焉的兒子是被誰給奪了江山的.

劉備早曆史上幾易其主,其所作所為是為了"統一漢室"?

1,他有什麽資格代表"漢室"來統一?其無大義,也無實力.更無聲望.

2,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才是真正的大一統戰爭.而且三分天下有其二,劉備和孫權,且不說根本沒能力打倒曹操.而且其雙方還內鬥沒完,到底是"統一漢室".還是"武裝割據",明眼人一看便知.想想劉備是怎麽死的?

3,董卓作亂時,是誰站出來冒著生命危險刺殺董卓的?董卓火燒洛陽後,又是誰單旅追擊,幾乎喪命的?皇帝逃出長安後,又是誰迎接保護他的?天下的偽帝一大堆,又是誰去討伐的?是誰最後沒忍住,到底還是漏了狐狸尾巴當上皇帝了?

沒有曹操,早就不知道幾人稱帝!早就不知道漢室被扔到哪個茅房裏了!

還有,漢朝早已經腐爛不堪,民不聊生,這樣的國家,沒有資格要求人民的忠誠和自己的延續.

天下,是萬民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曹操是順應了民意,而不是什麽"管家".無論他稱帝與否,平定亂世的真英雄,唯曹公能當之無愧!
 
老百姓願意跟誰?你是從哪裏知道曆史上的老百姓願意跟著劉備比曹操的多的呢?<三國演義>?

1,劉備照樣扔下過老百姓逃命,不止一次.

2,曹操在官渡之戰時也為了避免百姓被袁紹報複而把白馬,延津的百姓遷入許昌附近安置.

3,曹操愛護百姓的地方,在荊州,漢中,烏巢,合肥,北方邊境等地,都有大量的行為.

4,如果拿曹操曾經屠殺過百姓來說他沒有正義性的話,那麽劉備,孫權之流的作為,從根本上對抗合法的中央政府,導致內戰不斷,更無正義性可言.

5,最先實行"屯田"的是曹操,最早恢複生產的是曹操.最先,最能給人民以安定希望的,是曹操.這點,誰也比不了.

6,政府效率,社會風氣最廉潔,最公正的地方是曹操陣營,且不說他本身就有大義名分.
 
劉焉的行為不能說明"正統主義"的虛偽嗎?

他是不是"漢室宗親"?如果他沒有這個身份,他可能擁有這樣的身份和地位來獲得權勢,並割據嗎?

劉備,是不是也給自己找了個這樣的身份?沒有這樣的身份,他能打進中央嗎?能合理的擁有荊州,益州嗎?能有對抗曹操的名分嗎?可他最後的行為破壞沒破壞他的遮羞布?
 
當時的漢朝中央政府還沒滅亡,中國還是"漢朝".這個朝廷就代表了中國的"大義".

這是由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長期製度決定的.在當時的條件下擁護"大義"就能獲得"聲望,當然,更多的聲望來自武功和合理的內政措施.
最能表明的一點,曹操陣營的人才遠比其他兩個多的多,投奔他的也比其他兩個多的多,好的多.除了曹操的"任人唯賢"外,"中央政府"這個金字招牌就是最大的原因.比如很多實際上擁護漢朝的知識分子都來投靠曹操.而不是"漢室宗親"的劉備.

這也是"實力"的良好基礎,因為"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才是真正的霸者之路.遠比"三分天下""割據河北"高明的多的多.
 
,曹操擁有合法的中央政權代表身份,且統治了大半個中國,給絕大多數的人民帶來了和平,安定的希望.請問這,算不算正義?

赤壁的真正原因,是"疫病流行",和三國演義裏的神話是兩回事.曹操與其說是輸給東吳(沒劉備什麽事),不如說敗給自然.

至於赤壁之後,"四越烏巢",數次討伐東吳,西蜀.平定西北.北伐邊疆.東征遼東,是不是統一戰爭?

蜀的北伐,不是為了割據?他有什麽名分,什麽實力,什麽聲望,什麽大義去破壞北方的和平?結果也是屢戰屢敗.

至於劉備伐吳,即使是在<三國演義>裏,好象也提到過蜀內部的不同而且"正確"的聲音吧?
劉備的所作所為又怎樣?是真的把統一放在第一位了麽?(且不說他根本沒資格代表"統一")

劉備吞並東吳是為了統一北方?這倒是個不錯的遮羞布,不過劉備即使是在三國演義裏,也沒說過這話
 
討伐偽帝,是誰發起的?組織者是誰?

我前麵提過的,"董卓作亂時,是誰站出來冒著生命危險刺殺董卓的?董卓火燒洛陽後,又是誰單旅追擊,幾乎喪命的?皇帝逃出長安後,又是誰迎接保護他的?天下的偽帝一大堆,又是誰去討伐的?是誰最後沒忍住,到底還是漏了狐狸尾巴當上皇帝了?"
這些,你又如何回答?
 
“這樣的國家,沒有資格要求人民的忠誠和自己的延續”偶到想起美國總統的一句話“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麽,而應該問你為國家做了什  麽?”國家有難,卻拋棄自己的責任而高舉所謂的“正義大旗”,讓偶想起了汪精衛!

笑話,美國總統多了,說的不止這麽一句話吧?美國憲法裏是如何界定人民與國家的關係的呢?

還有,你要搞清楚我的那句話是什麽含義,再來解釋,國家和人民的關係是雙向的,一方負了另一方,那他就該承擔主要責任,而不是毫無道理的要求別人去承擔自己的錯誤.

漢朝, 對人民負責的唯一方式,就是滅亡.

這和賣國者,是兩回事.
 
:“天下,是萬民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曹操是順應了民意”你居然能要求幾千年前的人有超越時空的思想,真是不簡單呀!當時還是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你居然把資本主義時期出現的思想強按在曹操身上,無限拔高他~

曹操是英雄沒錯,可標榜他是那個時代的救世主,偶可就不敢苟同!

我要求曹操有超越時空的思想了麽?

請問人民最大的要求是不是和平安定的生活,是不是政府相對的廉潔奉公?曹操做到沒做到?這是不是順應了民意?人民想要獲得土地,他給沒給?這是不是順應了民意?人民想要較小的賦稅,他給沒給?這是不是順應了民意?

請問哪裏把資本主義思想安在他身上了?

這個世界原本就沒有救世主.曹操是三國時代的唯一的真英雄,遠非其他打著各類旗號的割據者可比的
 
 
三國誌又如何?
http://book.cqzg.cn/htmpage/3/1322/content/23.htm

劉備先侍公孫瓚,後侍陶謙.再投曹操,後投袁紹,又投劉表.再又投孫權.這都是事實吧?

曹公呢?
http://book.cqzg.cn/htmpage/3/1322/content/37.htm

劉備人品比曹操好在哪了?治理亂世要人品呢?還是要智謀?

這還是拋開能力不說的.要再加上能力,劉備就更沒法比了.
 
再看看曹公:
http://www.eqie.com/b9/a3589.htm
http://www.haotushu.com/book/129272/

無論是哪方麵,劉備之流都沒有資格和曹操相提並論.

用人唯賢,寒門並舉,屯田耕植,尊奉天子.治軍嚴明.謀略無雙.捍衛統一,打擊外敵入侵.即使臨死時也有"分香賣履"之人性化的動作.這就是曹操,三國時代唯一的真英雄.
 
 
 
1,楊修被殺,到底是因為曹操嫉妒他的才能,還是因為他很不聰明的地卷入了曹家繼承人之爭中,並且對曹操認定的繼承人有威脅的?曹操陣營裏,比楊修有本事的多的多了吧?

荀氏叔侄,是貨真價實的"擁漢派"吧?

2,要說都不缺嗎?劉備陣營裏派閥分化嚴重,老臣派,荊州派,益州派,互相傾軋,從沒停止過.
至於孫家,豪強地主構成的集團,到了後期,不得不以濫殺來維護統治了.
而曹操陣營.從來隻有代表寒門的"曹派"和代表貴族的"漢派".曹丕登基後的"九品官人法",就是向"漢派"妥協的產物.

3,拋開屯田不說,曹操也一樣是個英雄.

4,笑,那個皇帝從一登基開始就從來沒治理國家,對國家從來沒有任何貢獻,憑什麽想要實權?就因為他是個皇帝?要我說,曹操給他留條活命就是看的起他了.

放他在董卓,李雀那,他還敢"衣袋詔"嗎?連個屁都不敢放! 獻帝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給臉不要.

5,治軍嚴明,是時代的要求.但當時第一的,隻有"用兵仿若孫吳"的曹操當之無愧.

6,謀略無雙,嗬嗬,如果拿三國演義來解釋的話,不如直接拿神話來說好了.

7,捍衛統一和武裝割據完全是兩回事,除了曹操外,其他人,既無實力,也無大義,就好象地方分裂勢力要"統一"中國一樣可笑.

8,打擊外敵,不是曹操的專利,但他生平,一直在做,算做功績,不過分吧?

9,白帝城托孤?嗬嗬,這和"分香賣履",把女性當成平等的人來看待,是兩個概念吧?劉備死的時候,允許他的妻妾改嫁了麽?曹操死時沒有托孤?
 
 
殺楊修,荀氏叔侄是為什麽,我已經解釋了,不再重複.至於劉備,他照樣殺過自己手下的,對他不滿的人.

比起曹操生平僅有的幾次屠殺劣跡起來,他到底是安撫的多,還是屠殺的多?

徐州是因為仇恨蒙蔽了理智.這確實是罪行.
但官渡是因為軍事的需要.無可厚非.

至於曹操的軍令,出處在哪?又實行過幾次?是威嚇的作用大,還是實際運用的多?
 
 
曹操算得上是盜墓賊的祖師爺。
如果這麽說的話,那麽三國時期,基本上所有的(除了戰亂較少的荊州,益州,漢中等地)的軍閥,都吃過死人肉,算不算野蠻人的祖先?
 
我沒給曹操做什麽美化.隻不過把他的事跡列出來而已.當然,比如他的徐州屠殺,我也承認.這確實是暴行.

但作為三國時期的英雄,同時代,基本上沒有可以和他相提並論的人物.劉備,如果生在和平時期的帝王之家,也許是個好皇帝.但與曹操做對手,他隻能甘拜下風.
 
赤壁之戰的原因和三國演義裏的根本是兩回事,曹軍是由於"疫病流行"(血吸蟲病).才不得不撤退的,這點在三國誌裏也有記載的.

宛城確實是慘敗,敗給了賈詡的智謀,也敗給了曹操自己的驕傲自大.
但曹操對此也是深刻檢討.這並不能說明曹操的軍事能力,就不是三國第一了.從來沒有誰不敗的.至少曹操還能反敗為勝,不像劉備,袁紹等人,經不起失敗.
 
曹魏沒有爭權奪利的派閥爭鬥?三國時候除了蜀漢,魏吳兩國都是三番四次爆發武裝政變,相比之下,倒是蜀漢的政局最為安定。
曹操陣營內部當然有矛盾,我早說過了,最主要的,是擁曹派與擁漢派的鬥爭.是由於政治目標不一樣而產生的鬥爭.而其他兩個陣營,大多是由於一己私利為主的鬥爭.

蜀國沒有政變和起義?比魏更安定?我覺得這是個笑話.
 
 
 
在曹操活著的時候,曹操陣營內不是擁護漢朝派和擁護曹魏派的爭鬥?在我推薦的<曹操全傳>裏,寫的很清楚.

而且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誌,對於曹操與其陣營內部潛伏的"擁漢反曹派"的關係.都描寫的很明白的.

九品官製,就是為了平議擁漢派的不滿才頒布的.因為擁漢派大多是豪門出身.而擁曹派大多是寒門出身.所以後來才有了"寒門無上品"之說.

至於司馬家族,那是漢朝已經滅了,魏國已經建立之後的事情了.其性質屬於奪權.在曹操和曹丕時期,是不可想象的.這是由於"君子之澤,三代而斬"的緣故.

蜀漢與少數民族的戰爭,其內部益州派和荊州派的傾軋.都是有明文記載的.

至於政變,孟達投敵,張飛的死.孟獲與南方蜀國將領的聯合作亂.不知道算不算
 
 
 
曹操是暴政?嗬嗬,這可真是羅貫中的忠實支持者了.你能告訴我,為什麽"曹操的暴政",能夠使北方人口,經濟得以增長嗎?能夠擁有足以匹敵兩家敵人的實力嗎?

所謂的起義,實際上是屯田的農民不滿軍事化的管理製度所導致的,而曹操為了恢複生產,曾經多次下令減賦,減稅,在災荒年,甚至對重災區全免也是經常.其本人也有如"割發代首"和"私放役民"的事跡,我不明白這哪裏有所謂"暴政"可言.

一個分香賣履,將在古代沒什麽地位的女人當成平等的"人"來看待的人,一個在正義顛覆的時刻站出來拚了性命
刺殺元凶的人,一個首先盡散家資,募集義兵的人,即使曾經有過罪行,也不代表就應該全麵否定他,至少我看不出他哪裏有什麽"暴君"的特質.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就如同別人對他的評價一樣"遺臭流芳本一身
 
 
至於關羽北伐
1,不是什麽"人民蜂起響應",能叫的上名的,隻有"候音"一個,還因為關羽反映遲鈍,沒有支援,而被曹仁消滅.
2,關羽失敗的真正原因,不是什麽東吳背後下刀子,實際上在各個資料裏,都能證明,東吳事實上是中立者,導致他投向曹操的,正是關羽自身的"剛愎自用""傲上""自大輕敵"這種性格特征.

曹操在漢中的失敗,應該說是他的年齡和體力的衰退限製了他的進取心.他和劉曄的對話,就能看的出來
 
 
我把曹操吹到天上去了?我說的那些曹操的事,哪些不是事實?
我看不是我在吹捧曹操(我也根本沒必要這麽幹,因為對我來說沒什麽利益可言),而是傳統文化裏對曹操貶損,汙蔑的太過分了,把一個大英雄硬是說成了"奸雄".而且這樣的錯誤思想,到現在還在影響著中國人.

其根源就是漢朝是劉姓的天下,所以劉備就是正統的繼承者和保衛者,而曹操就是篡位者.這樣荒謬的"正統主義"思想.
 
包含地區如何,請看這個:http://pic.tiexue.net/picinfo_6870.html

請你告訴我,哪裏能說明關羽的影響是大範圍了?請在地圖上給我標明個地區我看看.
 
 
"而且史書記載,曹魏政權對農民征收的賦稅,占到了農民年收入的六成左右,這不是暴政是啥?"

好象有斷章取義之嫌吧?曹操這個賦稅的征收對象,是誰?
請看這個:http://www.eduhelp.com.cn/history/yhcq/gds/05030061.htm

請問免費提供土地,工具,種子,還隻收6成的賦稅,基本上隻要肯勞動,就能活命.而且屯田(民)者,是不用再承擔其他徭役的.http://www.zuowenw.com/Article/200601/88813.shtml 這叫哪門子暴政?
比起漢朝末期的情況來,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吧?這是進步呢?還是退步?

我之前所說的那些曹操減賦的情況,是不是事實?
屯田製度這項"暴政製度",對中國的恢複起了什麽作用?
 
誰也沒想討論關羽,一個虛幻的神話傳說,沒什麽好討論的.

一直在爭論的,曆史一直爭議極大,就是曹操.

現在該是把不屬於曹操的帽子給他拿掉的時候了.該還他一個清白了
 
 
老百姓喜歡劉備,不是因為劉備有皇族血統,而是因為劉備待人仁義,愛民如子,知人善任,急公好義,而不是像曹操那樣濫殺無辜!有些人說劉備是收買人心,如果誰能像劉備那樣不拋棄跟隨自己的老百姓,寧可打敗仗也 ...
你之所以會有那種印象,<三國演義>的神化功不可末.

劉備確實是有點收攏人心的本領,但他的伎倆終究隻是"小義".他的所作所為既不能打敗曹操,也不能結束亂世,給人民以和平和安定.最後更是在漢獻帝還沒死的情況下自己當上了皇帝.充分說明了他的"仁義"的本來目的是什麽.事實上就是分裂.就是割據.

曹操的"奉天子以討不庭,蓄耕植以儲軍資"才是真正的"大義".曆史上無數正統主義者罵曹操,但也掩蓋不了曹操隻當"周文王"的事實.終其一生,也是以"漢朝大臣"的身份在作戰的.

曆史是沒有假設的,劉備不但沒有打敗曹操的實力,更是為了割據的目的和一己私利而與孫權開戰,落得個自取其辱的下場.可見在他的心裏,所謂維護漢朝,到底是真還是假.

這還是拋開腐爛不堪的漢朝到底有沒有挽救的價值這一大前提不說的.
 
 
 
若說曹操有過屠殺的劣跡不假,這是罪行,但不足以掩蓋曹操依然代表了真正的正義和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現實.依然掩蓋不了他是三國最偉大的英雄.

而且也掩蓋不了,與其屠殺相比的,其更多的愛護人民,愛惜民力的事實.不要忘記,三國結束時,魏國有多少人口,蜀又有多少.這實實在在的事實,是無可辯駁的.

至於所謂"劉備不拋棄人民",那不過是個神話而已.

在徐州,在汝南.劉備不止一次拋下人民自己逃命,更有甚者,連家眷,兄弟都扔下了.這也是事實.

劉備之所以能有那麽高的地位.固然其自身有一些亮點.但遠不足以與曹操相提並論.其主要原因是:
1,正統主義很有市場.
2,羅貫中這個腐儒功勞不小.
 
國誌貌似我很早就貼出來了吧?
這是劉備的:http://book.cqzg.cn/htmpage/3/1322/content/23.htm

這是曹操的:http://book.cqzg.cn/htmpage/3/1322/content/37.htm

 
 
曹公既破紹,自南擊先主。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禦之。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嚐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裏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世語曰: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謝之,曰:“何去之速乎!”孫盛曰:此不然之言。備時羈旅,客主勢殊,若有此變,豈敢晏然終表之世而無釁故乎?此皆世俗妄說,非事實也。使拒夏侯惇、於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
  十二年,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漢晉春秋曰:曹公自柳城還,表謂備曰:“不用君言,故為失此大會。”備曰:“今天下分裂,日尋幹戈,事會之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之於後者,則此未足為恨也。”曹公南征表,會表卒,英雄記曰: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魏書曰:表病篤,讬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臣鬆之以為表夫妻素愛琮,舍適立庶,情計久定,無緣臨終舉荊州以授備,此亦不然之言。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孔衍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宋忠詣備宣旨。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太劇乎!”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複殺卿輩!”遣忠去,乃呼部曲議。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讬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麵目以見劉荊州乎!”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典略曰:備過辭表墓,遂涕泣而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裏,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習鑿齒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三國誌·蜀書·先主傳》
看清楚,是《三國誌》!正史!而不是《三國演義》
 
 
劉備有沒有扔下過人民逃命?關羽是如何歸順曹操的?
有沒有背叛過厚待他的曹操?
他是不是在獻帝活著的時候就自立為帝了?如果是為了維護漢朝,為什麽曹丕沒殺獻帝這麽明顯的事實他看不見?這是不是割據?
 
 
後為高唐尉,遷為令。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

劉備最初隻是公孫攢的部下.然後繼承了陶謙的基業,被呂布所破,沒錯吧?
然後投奔了曹操,被曹操厚待,卻又反叛.殺了曹操的太守,又被擊敗,扔下了兄弟逃命去了,沒錯吧?
然後投奔了袁紹.領兵去曹操後方騷擾,又被擊敗,沒錯吧?
最後投奔了劉表.防守新野,沒錯吧?
劉表死後,劉表勢力投靠曹操,劉備又投奔了孫權,沒錯吧?
 
 
客人?客人能有帶兵出戰的權力和義務嗎?他帶出去攔截袁術的是誰的軍隊?然後又殺了誰的部下搶了誰的領地?
扔下人民逃命,沒有過?關羽投降曹操那一仗,劉備大人幹什麽去了?徐州的人民帶上了麽?
劉備受袁紹之命與劉辟聯合以汝南為據點,在曹操後方騷擾,被打跑了,管汝南的人民了嗎
 
 
 
第三,劉備稱帝的時候,,曹丕已經稱帝一年了,東漢已經正式滅亡,劉備不稱帝,怎麽以“恢複漢室”的旗號對抗曹魏?名不正則言不順,不稱帝,那就等同於是曹魏朝廷的臣子。

嗬嗬,這就有點奇怪了,劉備領受"衣帶詔"之事.不是編出來的吧?漢獻帝也還沒被曹丕宰了吧?
那麽他"恢複漢室".到底是為了誰恢複?他劉備有什麽身份足夠繼承漢朝的?是漢獻帝有這個意思,還是漢室沒有其他比他學院血緣更近的宗親了?

不稱帝就名不正?嗬嗬,這是曆來的正統主義者常用的說法了.

請問打著重新恢複獻帝的帝位,光複漢室這樣的旗號,算不算"名正言順"?
劉備自從背叛了曹操後,誰會把他,又因為什麽把他當成"魏國的臣下"?
 
要是劉備不自立當皇帝,那麽或許我還能對他有一點尊重.至少是把自己說出來的話堅持到底了.

可惜,終究還是沒藏住狐狸尾巴."仁義""漢室宗親""光複漢室"說了那麽一大堆,最後和那些要當皇帝的人一樣,還是為了自己的私欲.不顧人民的死活.

既然要當皇帝,不如幹脆直接說出來,至少還有點英雄的誌氣.象陳勝吳廣一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不失為一個真心英雄.
要是真的一心為公,那就和曹操一樣,說到做到,一輩子不當皇帝,哪怕是再好再多的機會擺在麵前.

象劉備這樣言行不一之人.也許也是個英雄,但對他這種行為我隻有有鄙視.也不配和曹操相提並論.
不過這點,他倒是和他的祖先劉邦,那個流氓出身的人,有一拚.如果他們真的有血緣關係的話
 
 
 
1,我沒有忽略吧?袁紹攻公孫瓚,先主與田楷東屯齊。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

2,那個可真是笑死人.首先,漢獻帝對國家有無尺寸之功?他有什麽資格說曹操是奸臣?漢朝是誰維護的?
其次,曹操待劉備如同上賓.並給予他領兵權,這樣的信任換來的隻有背叛和陰謀,是不是?
再次,袁紹的領地裏沒有"豫州"這塊地方,劉備是為什麽才去,也不用我說,到底是"客人",還是"收留"?

3,劉宗才是劉表的法定繼承人.劉備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找個掩蓋而已.

4,劉備兵微將寡,實際上根本沒有力量對付曹操.談判結盟是要雙方最起碼有對等的實力和基礎的.這到底是結盟,還是投奔.我不用解釋.

至於劉備所謂"人格魅力",就如同我說的,有點收買人心的手段,可惜最後漏出了尾巴
 
 
1,嗬嗬,不是編出來的吧?衣帶詔的意思,是要劉備,董承之流,恢複"劉姓的天下",還是恢複"劉協的天下"呢?劉備大人記性不好?

2,劉備要恢複的是"劉姓皇朝的地位",而不是"劉協的帝位"?那麽他效忠的聖上,到底是誰?是幾十年後的自己不成?
既然劉協沒死,那麽在他眼裏,曹魏是不是個"偽政權"?劉協是不是蒙難的"陛下"?
 
 
 
,原來劉備不稱帝,"漢朝就會完蛋"?

1,漢朝的正統皇帝隻是被廢,沒死.漢朝如果要恢複,也有合法合理的繼承者,就是那個前漢獻帝.
2,漢朝腐爛不堪,到了漢獻帝這已經是民不聊生,早就該滅亡了.
3,既然是恢複漢室,又接受了皇帝的詔書,那麽前後的言行就根本對不上了.

我倒想看看,劉備如果真的能統一中國,他如何麵對還活著的"前漢獻帝
 
 
曹丕稱帝之時,三足鼎立之勢已然完全形成。劉備是作為劉姓皇族中唯一碩果僅存的與曹魏相對抗的勢力,在那個時候,漢朝皇室裏有誰的威望和號召力高過劉備?

請問"皇?quot;這個身份的持有者,其號召力比劉備小嗎?算不算最正統的?

再次強調,劉備不是曹操的家臣,談不上背叛,況且劉備反對曹操是有聖旨作為憑據。

是麽?曹操待劉備是怎樣的?信任不信任?如果不信任,那麽為什麽允許他帶兵出征?連家眷都帶上?劉備回報給曹操的是什麽?不是背叛?
還是說,因為有那個什麽狗P"聖旨".劉備的背叛就是合理的?原來真的是"天大地大皇命最大"?

再請問,那個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對國家有過什麽功績?他有什麽資格說曹操是奸臣?他有什麽資格要曹操交出權力?他還記的他的小命是誰救的嗎?就因為他是個皇帝,所以他就是合理的?

要我說,曹操給那個連狗都不如的獻帝留條命,已經是看的起他了.
如果換了是我,天天讓他跳鋼管舞來取樂.
 
 
,沒有曹操,"漢朝"早就不知道在哪座荒山上死掉了.而漢朝的地盤,早就不是漢朝的皇帝說了算的了,如果沒有曹操,那個皇帝連自己的肚子都吃不飽!


曹操將漢獻帝弄到許昌之後,獨攬大權,威福自專

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曹操這麽做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那是誰的軍隊?!那個皇帝的命,是誰救回來的?
漢獻帝治理過國家麽?他有什麽資格要求權力?換成是其他人,哪個會把權力交給他?不是曹操,他有命活到那時候麽?換做是西諒軍閥,他敢放個P嗎?

至於你說"曹操軍隊屠殺百姓是家常便飯",請你告訴我,在徐州之後,還有過哪個?!
 
曹操反董卓,是為了大義!當時的天下,正義顛覆,國家混亂.曹操是舍了命去刺殺董卓的.這點沒錯吧?

劉備反曹操是為了什麽?為了恢複皇帝的權力?我笑死了!原來曹操辛苦建立起來的比較和平的局麵,乃至千萬百姓的生命,都比不了一個皇帝?

如果真的那麽執著,那麽為什麽我沒看到劉備刺殺曹操呢?青梅煮酒是個好機會吧?其他的機會也多的是吧?是沒曹操那個膽量,惜命呢?還是實際上為了自己打算盤呢?
 
曹操和劉備出身不同?所以曹操才比劉備實力強的麽?

原來如此?!那麽為什麽"四世三公"的袁大人,被曹操給日了?
原來曹操的"閹醜遺禍"的身份,也算好?

曹操強大的唯一原因就是:"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這才是他真正偉大的地方!也是他比其他人強的多的地方.
他身邊聚集的人才,遠比其他兩國好的多,也多的多,就是最好的證據
 
 
原來衣帶詔已經扔到腦後了,曾經對皇上的"效忠"也忘了.原來劉協不當皇帝,劉備就可以當了.原因是為了恢複"漢室"!還真是"劉姓天下"呀!
 

曹魏軍的軍令:“圍而降者,屠”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死者為大,入土為安,身為一個政治家,卻拿古人的墓葬來作為軍資來源,甚至還專門設置一個“摸金校尉”的官職,這種行徑,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因為曹操有過這麽個"軍令",所以就能推測出他"屠殺百姓是家常便飯"?請問證據呢?曹操馬塌麥田,割發代首的事跡,為什麽不說呢?

至於說所謂盜墓.嗬嗬,我早就說過了,真正的曆史上,因為連年戰亂和饑荒.中國除了益州,荊州,漢中一些比較和平的地方外,基本都吃過死人肉.這又做何解釋呢?

在那麽一個亂世時期,真的能"死者入土為安"麽?生者的生命和尊嚴又能得到保障麽?

曹操統一2/3中國,給人民帶來和平和希望.這樣的偉大的功績,和絕大部分人民的要求乃至正義,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也是劉備,孫權之流,永遠比擬不了的.
 
不執行?請問有誰會將自己"槍斃"的?你要找的是非人類的聖人麽?其他的諸侯會這麽幹麽?

笑話,曹操統一北方多少年了?統一了中國多少地方和人口了?這些地方有沒有和平與安定?劉備,孫權集團有沒有打倒曹操的實力?他們誰代表了"大義"?

一個地方割據勢力,妄圖統一中國,才是真正的癡人說夢.
 
 
,曹操虛偽?請問其他哪個諸侯,會這麽做?會因為自己觸犯了自己製定的法律而哪怕是象征性的懲罰自己?

孫劉沒有?嗬嗬,又開始斷章取義了吧?我前麵沒說過"戰亂較少的益州,荊州,漢中等地"嗎?你可真聰明!專拿那些地方說事,嗬嗬.又拿別人當傻瓜了?

吃死人是不道德行為嗎?還真是大儒的見解呀!那麽請問,餓死是道德的行為嗎?

至於那個"三分天下有其二",是怎麽編出來的呢?事實到底又是如何?你這個學者難道不清楚?

單單是地盤大?那裏生活的人民不是中國人?他們的要求不算正義的?
再請亂世裏的人民最想要的是什麽?是不是和平?曹操給沒給他們和平,土地,希望?這是不是正義?

劉備,孫權之流抗拒統一,給中國的,又是什麽?
 
漢獻帝當然忍受不了,他想要在他看來是名正言順應該歸他的權力.這就是內在的禍根.董承等曹操陣營內部的野心家要利用皇帝的名聲,來達到取代曹操的目的.這就是外在的禍根!

實際上他根本沒資格要求任何權力,他的命都是曹操救回來的.
漢獻帝有治理國家的實力麽?他有掃滅割據力量的實力麽?他有駕禦那些野心家的實力麽?權力會真的回到他手裏麽?他有了權力又能真正的為人民帶來和平與穩定麽?

沒有曹操,中國的災難隻會更大,而不是更小!

至於殺皇帝的妃子,那是該殺!不但不知恩圖報,還恩將仇報.這樣的人不該殺?!給那個皇帝留條命就算是客氣了!

"荀式叔侄對曹操不可謂不忠心耿耿吧",你不覺得這句話很可笑麽?他們根本就是想借助曹操的力量來恢複漢室而已.他們真正忠誠的不是曹操,而漢朝朝廷.所以他們該死.因為漢朝該滅.

曹操是漢賊?嗬嗬,沒有這個"漢賊",恐怕漢朝會提前幾年滅亡,沒有這個"漢賊".恐怕那個屬狗的皇帝早就死在不知道哪座荒山上了.沒有這個"漢賊",天下早就不知道有幾個"朝廷"並立了.沒有這個"漢賊",天下的老百姓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不再吃死人肉!

那些把"漢朝"當成正統的,把皇帝當成"正統"的,妄圖複辟漢朝的,才是真正的漢賊!
 
 
 
漢朝憑什麽要求恢複自己的權力?漢室憑什麽要求恢複自己的地位?他配麽?!

曹操帶給了戰亂中的人民以和平和穩定,使中國人不會再象蝗蟲一樣死去!這就是正義!
曹操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這就是正義!

沒有曹操,中國的災難隻會更大,而不是更小!

沒有曹操,誰去消滅袁紹,馬騰,劉表,張魯等割據力量?
漢朝皇帝?不要笑死我,從他的所作所為,就更看出他到底是把天下,人民放在第一位,還是自己的權位放在第一位
 
 
為了恢複腐爛不堪的所謂"漢室".就把人民拖入更大規模,更長時間的戰亂中去,這就是漢賊!

如果其始作俑者是那個漢朝皇帝和他的支持者,那麽他們,就是漢賊.就如同賣官貪汙的靈帝一樣,是禍國殃民的漢賊.就該殺!
 
 
 
"天下為公"是什麽意思?

當一個朝廷,政府本身的作為已經腐爛不堪了,還死抓著權力不放,導致民不聊生,那麽他就是國賊,他就該滅亡,他被殺,被推翻,就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你是1700年前的人麽?你站在什麽角度去看待曆史呢?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雖然從來變成現實過,但總不至於沒人提吧?總不代表這不是正確的吧?

笑,請問一個政治家,要看不要看他的能力?無論軍事也好,政治也好,經濟也好,文學也好,劉備哪點比的上他?

你又是如何得知劉備那種人的選票就會比曹操多的呢?你去做過實驗嗎?

那些在曹操的統治下,從流亡到安定,從饑餓到吃飽飯的人,是不是中國絕大多數的人口?他們會去投劉備?!

還有,戰爭,就是最大的屠殺.引起和延長這場戰爭,才是最大的罪惡!
 
 
 
,正統主義本身就是罪惡!就因為這種思想,人類犯下過無數的暴行!
其次,"君為輕"這是古人的傑出智慧之一.雖然從來沒變成過現實,但從這種思想中,我們也能知道所謂"王權至上"到底正確與否,到底代表了誰的利益!

再次,曆史是沒有假設的.沒有曹操,你以為"刻璽於北方"的袁紹,"稱帝於淮南"的袁術."坐擁荊襄"的劉表.西川的劉章.漢中的張魯,西北的馬騰.會那麽乖乖交權?那他們可真是太可愛了!
 
 
造反和安定的生活的,比例是多少,你知道嗎?造反的裏麵是那些擁護漢朝的逆賊多?還是人民多?

三國結束時,晉朝的人口是多少,蜀漢的又是多少?
 
 
曆史有假設麽?因為要給劉協表現的機會,所以要曹操交出權力就是正確的?如果他不行呢?誰來收拾殘局?中國怎麽辦?就因為一個皇帝?!

至於劉備,他的軍事能力,能掃滅割據力量麽?不是我瞧不起他.他的事跡都擺在那了.

再次,你以為當皇帝是過家家?劉協不成了,就交給劉備?隻怕到時候又是一個亂世吧!人民該怎麽辦?!
 
 
黃巾起義前,漢朝全國人口為6000萬左右,而西晉統一中國時,統計全國人口,隻有約600萬,其中益州(蜀漢故地)約為九十二萬。
之所以西晉末年會發生“五胡亂華”的事件,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中原地區人口銳減,導致羌、氐、匈奴、鮮卑等族內遷,而恰好西晉政權在民族問題上處理得極其失敗,激化了民族矛盾,導致少數民族紛紛起來反抗西晉。而中原人口的銳減,是這一事件的起因。
 
 
 
知道民主是什麽含義嗎?允許反對權威,正統的聲音存在,就是民主的表現之一.
各種不同的聲音可以並存,就是民主.

倒黴的是誰?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中國從來沒有"君為輕'過!所以倒黴的從來都是老百姓!就因為你這樣的擔心一直存在,所以中國的君為輕從來沒站穩過!從來都被質疑中,從來都不相信老百姓的智力!

文景之治是因為王權至上,所以漢末的"王權至上"就是合理的了?就維護了秩序了?那麽黃斤軍是為什麽起事?你不覺得這樣的類比純粹是生搬硬套麽?

笑,"主上"?我請問你,誰能保證那個漢獻帝不是個昏君?你能麽?為了證明他的表現,所以就要把權力交給他?就要冒著剛剛建立起來的和平再次喪失的危險?

到底是皇帝大?還是國家大?
 
 
 
 
三國時期人口- -
                                       


自漢桓帝、漢靈帝以來,天災人禍不斷,旱災、水災、瘟疫、暴動、少數民族叛亂,導致東漢的人口、戶數大量減少。漢桓帝時期,比較大的災禍有“建和元年春二月,荊、揚二州人多餓死”、“永興元年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饑窮,流冗道路,至有數十萬戶,冀州尤甚”、“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隸、豫州饑死者什四五,至有滅戶者”①;漢靈帝時期,“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②,更有著名的“黃巾之亂”,其餘小規模的天災、少數民族叛亂或入侵,就不計其數了。司隸、豫州、冀州是東漢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方,司隸人口約三百萬、豫州人口約六百萬,冀州人口約五百七十萬,占東漢人口約五千多萬的四分之一強③,但僅上述延熙九年的饑荒,司隸、豫州就餓死三四百萬,其他原因導致戶數的喪失,就更難以計算了。

  自黃巾起義之後,東漢政府雖然鎮壓了主要的幾支黃巾軍,但黑山、青兗黃巾等餘部尚散布各地,隨之而來的是涼州漢羌各族的暴動,又不斷對司隸進行襲擾。漢靈帝無力處置,又在幾年後病死,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然而,統治階層內部在對最高統治權的爭奪中兩敗俱傷,引來了另一個權力的覬覦者董卓。

  董卓對治理國家無甚才能,但在破壞上卻有著驚人的能力。“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謂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後葬,開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亂公主,妻略宮人,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卓嚐遣軍至陽城,時人會於社下,悉令就斬之,駕其車重,載其婦女,以頭係車轅,歌呼而還。又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收洛陽及長安銅人、鍾虛、飛廉、銅馬之屬,以充鑄焉。故貨賤物貴,穀石數萬。又錢無輪郭文章,不便人用。”

  在麵對關東州郡的聯合討伐下,董卓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裏內無複孑遺”,以至於“步騎驅蹙,更相蹈藉,饑餓寇掠,積屍盈路”④,到漢獻帝入關時,加上遷徙而來的人口三輔戶口也不過才數十萬,人口戶數的喪失,可見一斑。

  緊接著的軍閥混戰,更是人口迅速喪失的根源。

  首先是饑荒,連軍隊都不能保證糧食供應,老百姓就隻有活活餓死了,甚至人吃人。“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饑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裏蕭條。”⑤曹操與呂布爭奪兗州時,“蝗蟲起,百姓大餓”、“穀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曹操也不得不“罷吏兵新募者”以節約糧食⑥。

  其次是戰亂,曹操征徐州,“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⑦。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頸⑧。

  再次,戰爭對於作為強壯勞動力的戰士的摧殘,也到了無所複加的地步。麹義與烏桓、鮮卑“合兵十萬”進攻公孫瓚,由於糧食缺乏和戰鬥損失,在撤退時隻有“餘眾數千人”⑨。曹操與袁紹戰於官渡,袁紹戰敗,“餘眾偽降,曹操盡坑之,前後所殺八萬人。”⑩

  自漢桓帝時開始持續到漢靈帝時長達四十餘年的天災人禍,以及隨之而來二十餘年的長期戰亂,導致人口大量減損。以至於曹操拿到冀州的戶口簿,發現“可得三十萬眾”,驚喜的稱之為“大州”①,實際上這個戶口統計的年份甚是可疑,自董卓之亂直至曹操平定冀州,這段時間冀州長期陷入戰亂,毫無可能進行人口統計,這個戶口的統計當在漢靈帝末。況且“可得三十萬眾”,按照壯年男子(從23歲到56歲都在服兵役的年齡之內)與老弱婦孺的比例,整個冀州的人口也已銳減到一百多萬,遠遠低於五十多年前的五百七十萬。

  北方戰亂不斷,並不代表南方就是世外桃源。益州的劉焉、劉璋父子都鎮壓過反對自己的大規模叛亂;荊州的劉表除了與袁術爭奪南陽之外,還鎮壓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叛亂;而揚州的劉繇被孫策趕到豫章,孫策又馬不停蹄的降服諸郡,當相比而言還算戰亂最輕的地域。遠在絕域的交州,倒是一片繁榮景象。

  赤壁之戰後,荊州經過大規模的戰亂,人口迅速減少,經濟遭到破壞,所以龐統說“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誌”②。劉備在平定益州的過程中,所遭遇的抵抗不大,所以益州的人口損失和經濟損失也不是很大。孫權主要的活動是平定山越,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③,以及騷擾淮南,俘虜人口,江東及交州基本上沒有戰爭的創痕。

  迄於三國初期,人口才有了相關記載。但我所述三國時期戶口數,僅是一般民戶在國家戶籍上登記而見於曆史記載的戶口數。由於當時有許多人不向國家登記戶口,一些特殊身份的人也不編入一般民戶的戶籍,所以一般來說,國家戶籍上的戶口數要少於或遠遠少於實際所有的戶口數。但國家的賦役和兵役都是他們承擔,對於我下麵將要論述的各國兵力是主體與枝葉的關係,所以我並不將脫籍的人口計算在內,隻計算國家所能控製的人口。

  關於曹魏的戶口,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戶口缺乏記載。在魏明帝時杜恕說“奄有十州之地,而承喪亂之弊,計其戶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陳群則說“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時,不過一大郡”,蔣濟也說“今雖有十二州,至於民數,不過漢時一大郡”,三人異口同辭強調人口寡少,即使按照杜恕的說法,東漢時豫州人口約六百萬、冀州人口約五百七十萬,魏國早期人口並不會達到或者超過這個數字。西晉時人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記載:“景元四年(263),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杜佑在《通典·食貨·曆代盛衰戶口》記載與此略同,僅口數作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那麽魏國的人口應為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關於蜀的戶口,史籍中也有前期和後期兩個數字。《晉書·地理誌》記載:章武元年“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景耀六年蜀國滅亡時的人口,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吳的戶口,難以考查。《晉書·地理誌》說:“孫權赤烏五年,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三國誌·吳誌·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以上兩組戶口統計數字大致相同,這不能不使人感到懷疑,吳自赤烏五年以後,再沒有進行過戶口統計工作,所以王濬在滅吳時所得的戶口數,仍然是三十八年的統計數字。

  根據上述數據,魏、蜀、吳三國末期時的總數是戶一百四十六萬六千四百二十三,口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不包括官吏和軍隊)。《續漢書·郡國誌》記載東漢戶口數是“戶九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二百二十戶”,《晉書·地理誌》則記載為“戶一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三國的戶、口數大約相當於東漢最高戶、口數的七分之一弱。

  西晉的戶口數,《晉誌·地理誌》記載太康元年時,“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與前麵統計的三國戶口總數相比,戶多近一百萬,口多近八百五十萬。由於這時晉剛剛滅掉吳國,所以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應是在原魏、蜀境內。魏、蜀的戶口是魏滅蜀那年的統計數字,距離太康元年隻有十七年。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增加戶近一百萬、口八百多萬,應當歸結於兩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西晉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這有利於人口的自然增殖。

  其次,推行輕徭薄賦,經濟的發展使部分脫籍人口想要穩定,這樣就必須重新入籍。

  在《三國誌·陳群傳》裴注中記載:“按《晉太康三年地記》,晉戶有三百七十七萬,吳、蜀不能居半。”這與《晉書·地理誌》所載太康元年的戶數相比,兩年內西晉的戶數激增一百三十多萬戶,超過太康元年的戶數一半有餘。這顯然不能歸因於人口的自然增殖,而是與太康元年開始推行的占田令有直接關係。因為既要在全國範圍推行占田製,就必然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戶口、財產登記工作,編製新的戶籍,脫離戶籍的人為了取得土地的合法所有權,就必須得重新向國家登記戶口。再,魏晉時期封建依附關係有很大發展,門閥大族既占有不少合法的蔭戶,也占有數量更多的非法隱戶,如在頒布占田製的前幾年,中山王司馬陸就曾占有簿籍不掛的隱戶和冒牌蔭戶七百多戶。西晉占田令中規定品官蔭戶的數額為一至十五戶,這是比較低的,推行這種蔭戶製,可以把官員大族擁有的一部分依附農民轉變成國家的編戶。太康三年國家編戶的激增,主要應是這次與推行占田製聯係在一起的檢括戶口、整理戶籍的結果。太康三年國家有三百七十七萬戶,如每戶平均以五口計,則那時國家控製的人口大約可達到一千八百八十五萬人左右④。

中原人口都哪去了?曹操統一中國是不是正義?!
 
 
 
漢朝當然是劉氏家族的私有財產了。最基本的政治常識知道麽?國家分為三個發展階段:部族國家-王朝國家-民族國家。
王朝國家的性質,就是“主權在君”,隻有到了近代,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理念的成熟,“主權在民”的民族國家才代替王朝國家成為現代國家的基本形態。跑到1800年前去談蝦米“主權在民”,好笑啊!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就是好的,武帝北伐匈奴,維護了國家統一,就是好的.

到了東漢末年,上昏下貪,那就是壞的,就活該滅亡!

2,漢末時期有"和平局麵"?這是什麽"和平"?人民能生活嗎?黃巾軍是為什麽造反的?!

再請問你,恢複漢朝的統治,那些割據勢力會自動消亡嗎?沒有曹操,誰去消滅他們?

那個皇帝和他身邊的人,到底是要恢複"和平局麵",還是恢複"皇帝的權力"?

曹操代表中央政權,代表了大多數人民的和平要求,這就是正義!劉備以"漢室宗親"這正統破旗為幌子,抗拒統一,導致戰亂延長,就是逆賊.

因為,漢朝,應該滅亡.

3,笑,我說的曹魏的正義,是來自他的繼承者滅了其他兩國麽?還是因為他代表人民要求和平的願望?代表了多數
 
 
 
"忠",那也要看忠誠於什麽,忠誠於誰.

忠誠於國家,忠誠於人民,才是真正值得歌頌的忠誠.

把國家等同於皇帝,人民的利益等同於皇帝的利益,那叫"愚忠",如果再是造成了惡果,或者根本是假的,那就是逆賊.

更何況,曹操是個英雄,決非什麽"奸臣",因為漢朝原本就是漢朝人民的漢朝,而不是皇帝的私有財產!

漢朝早已經腐爛,早已經辜負了人民,他活該滅亡!

曹操到死也自己當皇帝,這就是說明他到底是忠,還是奸.要知道,他要想廢了漢,那不過是"紅爐之上一點雪"而已.

他消滅的,都是割據,分裂中國,漢朝的勢力!
 
 
 
 
正史中,曹操沒有刺殺過董卓。
是麽?正史沒有寫他刺殺董卓.不過他不接受董卓的邀請反而起兵聚義,討伐董卓沒錯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