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養兒子》 | ||
文/子夏浮雲 | ||
前些天到機場接從中國渡假回來的兒子,往事回放,這個題目一下子就蹦了出來。先聲明咱不是談育兒經,沒有育藤的本事,就想回憶一下兒子這棵石頭縫裏抗曬經吹的小草。 那年兒子十三歲,剛過了申請飛機上輔助孩子乘機的杠兒。因故他回(北京)我不回,鑒於兒子已有三次單獨(在空姐照看下)來往於中美航班,兩次美國國內航班的經驗。問題不大吧,否則怎麽會把十三歲定為杠兒呢? 要命的不是坐飛機,飛機密閉,兒子丟不了拐不去,我放心。飛機上那十幾個小時自己安排挺好,有一次空姐還把另一個獨飛的小弟弟交給他管理呢。難點在於從東部到北京必須有中轉換機。中轉是在 LAX,是個大機場,最頭痛的是,要從美航換到東航,走外麵,自己找那個亂哄哄的國際候機廳和檢票口。有難度! 於是我托付LA的好友幫我接機,轉機。我紮紮實實的把朋友的手機給兒子寫好,兜裏幾個硬幣裝好,程序囑咐好:你下了飛機先找共用電話,照著這個號碼撥,接通了告知你到,叔叔自然會在出口等你(你不認識,沒關係,他會認出你的,小時見過,照片也給了);若電話打不通,最多兩三次,別多浪費時間,你就順著人群出來,他還是會在出口等你的;見不到,等等,叔叔一定會找到你,帶你去登機的,若還是沒有就給媽媽打個電話。 聽起來萬無一失,朋友那一天也是如臨大敵,拍胸脯立軍令狀:絕無問題!不就是接個人嗎?小菜一碟兒! 看沒看過一部女殺手電影(法國的,香港有翻拍)?那個女殺手,訓練出師到了最後考核,一個真槍實彈的刺殺,告知安排好了的逃跑路線;當她一係列血腥追殺衝進說好有暗道的洗手間破壁一看: 一堵死牆!背後追兵即刻破門而入,那是一種何等意外而絕望的震撼? 我一清早叮囑好兒子:電話號碼揣好了,機票護照綠卡放好了,叔叔會在那裏等你,不會有問題,不會有問題的。。。目送著小手招著上了飛機。三個小時回到家中,接朋友來電:一切就緒,隻等接機,氣定神閑我就的坐等報平安呢。 過了良久,朋友驚慌來電:沒見到你兒子!咣當,紅燈亮。。。!不可能啊,就這麽一個出口,他能去哪兒?再等等。又等一陣子,朋友失措再電,我已經和班機人員聯係過,乘客出淨,你兒子蹤影全無! 我的心呼啦的翻著個的跳起來,以我對兒子的了解,他不會不按我指示行事的。“你沒接到電話,沒有Miss電話?”, “肯定沒有!”“那你趕快去國際候機廳看看,我告訴他實在見不到你就自己找過去。。。”。 “天哪,這廳到那廳遠而亂,外麵走丟了可怎麽辦?”朋友急忙趕過去。我料定,他會在那裏見到我那“穩當”的兒子。 數十分鍾後回電“沒有!”,“四處找,裏外找,別讓電話占線。。。”,我心急火燎,但還算鎮定,我相信兒子的應變能力,他可能正在外麵途中。 老安趕緊火上澆油:“說不定,兒子在飛機上遇到一個講中國話的人,說我可以帶你到那個轉機口,下飛機兒子就跟他走了,走了,到不知道的地方。。。”。“嗡”的一下耳鳴頭暈了,“不,不會,我告訴過兒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可是,他沒經驗害怕,有人提供幫助,就。。。”,“他不會的。。” 心悸! 朋友電話揪心的頻響,氣急敗壞的報告他往返於兩個機廳之間和不斷播報尋人啟事查問各有關檢票口,航空公司的無結果,他希望聽到我說兒子給我打電話報行蹤,又不敢太多占用電話怕漏掉兒子的來電。 時間分分鍾接近起飛了,東航前長長的檢票隊伍眼見縮短,聽著朋友像是要腦中風了“這孩子能到哪裏去了呢,可把人急死了。。。”。我天旋地轉,把各種最壞的可能性逐一濾過,都覺得不會發生;但是,他人呢?我該怎麽辦?飛到三千裏外的LA去?我這時已經不關心兒子是否能趕上飛機了,但我還是相信兒子。。。 幾近崩潰的關頭,朋友電話再唱起,長長舒出一口氣“兒子見到了,晃悠悠的排在東航隊尾呢!”然後,一切回歸自然,兒子順利登機。 錯誤出在哪裏?朋友說“有你這樣當媽的嗎?你把我的電話號碼寫錯了一個數字!”。我腦子頓時就閃回出以上那個測驗間諜的電影:這簡直像是我給兒子設下的一個套兒啊? 過後問兒子,怎麽搞的? 他說“按你的教導,出來打電話,打不通,再打了兩遍也不通;又按你的教導走出來,沒見叔叔,又等等還沒見叔叔;再按你的教導實在等不到,自己問著就往國際候機廳找,那個機廳挺遠的,問著走著,錯了,再找,就晚了”。 呼,我倒出一口氣“你當時慌不慌,怕沒怕,生媽媽的氣嗎?”, “沒有啊,就走唄!”, “怎麽不給媽媽打個電話?”, “硬幣不夠了,而且你不是說不能耽擱太久,怕趕不上飛機嗎?” 這就是我的兒子,我了解的兒子,我信得過的兒子,什麽時候就那麽不慍不火的兒子。別看他看似文靜贏弱類,可心中的定力,頭腦的安穩卻是我一直看好的。說不清是培養,還是天生,從小,我就對兒子的這份特質十分欣慰。 ----------------------- 兒子略微早產,雖然也走過了最初那誠惶誠恐的育兒階段,生長在一個無拘無束的自由家庭的我,又是懶人一個。慢慢的就回歸了我的“自然”-- 對兒子放手多於管束,隨其自然多於事無巨細。 理論基礎則是:孩子的天性,快樂比什麽都重要,教會他一堆知識技能不如教會他一種態度和心理來的實惠。也因此,兒子小時候種種顯現獨立自主的事件就特別受到我的重視和鼓勵。印象深的有這麽幾次: 兒子兩歲半上幼兒園前是由外省來京的小阿姨帶著的,有些咳嗽感冒的,我會交待給阿姨給孩子按時吃藥。不到兩歲的兒子,話還說不全,我指給他藥放在櫃子上,午飯時記得叫阿姨給你吃。晚上回來小阿姨告訴我“小S中午就指著櫃子上麵叫喚 “藥,藥”來提醒我。。。 ”,此後,該吃的藥我都同時交代該阿姨和兩歲的兒子,阿姨會忘,兒子不忘,屢試屢現;從那時起,我知道交代給兒子的事,就可放心的。 兒子從小屬於猴精不睡的類型。午睡的時間,使出我十八般武藝也難以使他就範,常常的我就乏迷糊過去了。 一覺不知時辰,兒子輕聲叫醒了我,指指掛鍾:“媽媽,該起來了嗎?”我打眼一看,兩點正!兒子不知道什麽時候學會的看鍾,也不知怎麽就掐得準點兒,更令我刮目相看的是:我睡時,他不聲不響的自娛自樂;一到點兒了,他準把我叫起來和他開玩。。。!小小的人兒,怎麽悟出來的? 這事給我的那感覺:兒子真靠譜!同時,灰溜溜的有點鬱悶--- 我這媽當的。。? 兒子開始上幼兒園了,每天早上就像打仗似的緊張:上班, 堵車,收拾,送孩子。。。分秒必爭。那是個冬日,常規神速準備好一切,回頭一看:那小人把剛給他穿上的衣服都給脫掉了!嗨,那時他自己還穿不好衣服,脫的可真利落,站在小床上示威似的望著我。。。 他是嫌我沒有按他的喜好挑衣服穿!這哏節上給來了這麽一下子,我醍醐灌頂“這小子發展出審美觀了!得,媽媽可以退休了!” 自那以後,兒子天天穿什麽都由他自己指點欽定,買衣服若帶上他,也都由他挑選顏色 – 甭管我是否喜歡。也因此,孩子很小就很明確堅定的知道喜歡什麽顏色,什麽式樣,穿薄穿厚的。 這事延續到他teenager那會兒,更有甚之:穿所有的衣服都是那麽一種裏麵長外麵短的邋遢勁頭,好好的外衣下麵總會探頭探腦的露出一截色彩奇異T恤,看著別扭。沒見誰這麽打扮啊,我多次問詢無解,老安說了“你別覺著別扭,說不定幾年後就流行起來了”。 兒子穿衣還有一絕就是冬冷夏暖:秋冬穿的薄,抖抖索索的一層,搞得全家人都看著他冷,吆喝著“加,加,加!”,春夏穿的厚,那長的,厚的死不換季,我和老安一見他就出汗“脫,脫,脫!”。兒子自然是油鹽不進,從小就自己做主慣了。 老媽,安都會說我“你就由著兒子不管,會生病的”。我的理論是:我該說的說了,他若冷就會穿,若不知冷熱,會感冒,病了一次,下次就學乖了。 別說,就這般的放養,兒子身體皮實無病,來到美國後連一次像樣的感冒都沒有過。相對於很多條件優越或是嗬護備加的獨生子女家庭,我這小子的抗冷,抗熱,抗饑餓的三大韌性,倒有點像是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養出來。 從兒子小的時候,我就比較尊重他的意願,讓他自己做決定。小到吃穿玩,大到學什麽,來不來美國,反正道理講清。陰差陽錯的,兒子在來美國的第一年間,不得已轉了三個學校:由中國到美國,由小學到初中,西部到東部,但是看到兒子的自我調節能力之強,適應之良好,那是我非常看重的心理能力。 記得兒子剛到美國的第一個暑假,他五年級,英語基本上還是啞巴加半聾。我給他報了一個夏令營,本是想讓兒子痛快玩玩,好適應美國。沒曾想那個夏令營條件很苦,在深山裏四不靠。 兩周的時間,兒子不想去。我用兒子當時最想要的一個電子遊戲做交換:你答應去,我就答應你買;若你受不了就打電話我接你回來,若你堅持一周我給你出四分之一的錢,若你全程堅持,我出三分之一的錢(兒子雖有自己的零花錢,買遊戲我還是橫加控製的)。 朋友都說“你怎麽能放心把他一下子扔到那麽一個沒有熟人,英文不通的環境中去?”。兩周中間打電話,一起去的唯一另個亞裔男孩子,受不了接回來了,兒子說還行,沒問題。 兩周後接車,看到一堆黑乎乎的小子,有一個跳了下來,伸著著個綁了條ID的小手向我跑來,和其他西裔和非裔的看不出異樣。 到了家就狼吞虎咽吃嘛嘛香 — 在這之前,吃慣了北京奶奶的美味中餐,無論我怎麽討教演練都不達標,一次把一整隻雞燉出一小碗的濃縮雞湯,這個小祖宗還是說沒有奶奶的雞湯鮮--- 那會兒的感覺就是撞牆! 一問才知,兩周一天三頓三明治,喝水限量。每天走許多路去遊泳,睡的小帳篷,晚上男孩子們叫喊著他聽不懂的話,就算把被子死死蒙住頭都睡不著,英文張不開口的兒子終於吼出了他的第一句“shut up!” “那你為什麽不回來?”,兒子答:“我回來就買不成那個遊戲了,我最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就在心裏喊著:三分之一遊戲,三分之一遊戲。。。”,可把我感動了,雖然這遊戲不像“共產主義”那麽偉大,僅是三分之一,可是精神看到了。 想想我這老媽也夠殘忍的,就那麽咕咚一下把兒子扔進他叫作的“boot camp”,死生自救吧。可是,歪打正著的,孩子就開口講英語了,不挑食了,知道要為“理想”而忍耐了。。。 後來,他上大學前參加了一次真正的Navy 為期十天的 Boot Camp -- 那種怕家長後悔,隻有當隊伍被“囚車”拉走後才得以在Video看到的驚心動魄情景。兒子幾乎是唯一沒有犯錯誤受訓斥,且受著不覺苦學員之一,不能不歸功於兒時的磨練。 說起這類事情多的很,都是當媽的最珍貴的回憶。但是細想下來,我不會重複去做的,畢竟有險有驚有未知數的,誰不希望孩子安全呢?孩子就這麽跌跌撞撞的有驚無險的長大了,現在出門在外,我更不操心了。我不是個成功教育孩子的好媽媽,但是,粗養的兒子還挺讓老媽滿意。 Copyright © 2008 zixiafuyun All right reserved 子夏浮雲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請聯係作者 zixiafuyun@gmail.com |
我家小人今年也13歲,設想。。。汗~
秋葉過獎了!你是第一次說我用對話表達感情的人,聽著還真喲那麽點意思,我好像是偏愛簡短的對話。
精彩好文!
安娜,你可真細心!謝謝!
謝謝子夏姐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