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筆屋

軍旅生涯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這不僅僅因為我是軍隊大院裏長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是軍營裏的兵!當兵苦,當兵甚至要犧牲生命、親情、愛情。
個人資料
少壯軍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係列:聊聊59老夥計(6)血的教訓

(2024-06-03 07:02:51) 下一個

(6)

血的教訓

 

先說說老司令建院校:

    許司令深知辦院校對裝甲兵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是在蘇聯期間看到蘇軍裝甲兵院校教育訓練對裝甲部隊發展影響,特別是一九三八年從蘇聯回到延安任抗大訓練部長和抗大三分校校長期間,對院校教育和部隊戰鬥力提高之間的關係深有體會,所以特別重視教育。強調一切工作服從教育,他說:


教育的任務在於改造人。

   1950年6月許光達被任命為裝甲兵司令兼政治委員,開始組建裝甲兵這個全新兵種,而初創期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懂坦克懂技術的幹部,他指出裝甲兵建設最重要地工作就是訓練幹部和士兵專家。並親自兼任第一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傾近全力辦院校定校風,直接參與院校管理甚至為院校學員上戰術課。


  許司令在1953年全軍軍事係統高級幹部會議上講:

"在十年內使全裝甲兵排以上幹部每人都受一次正規的院校教育,正規的或者短期的,一年或是半年也好。”

  他認為:

 “缺乏具有一定知識的幹部,就不能訓練出堅強的部隊”

  在他任裝甲兵司令員期間,裝甲兵先後組建了10所院校,成為當時諸兵種中院校最多的。他還向中央軍委提出,裝甲兵幹部不能從戰士中直接提拔,一定要走學校培養這條路,使裝甲兵成為全軍第一個實行院校畢業生當軍官的部隊。

  

  許光達是一個懂裝甲兵的司令員,他常常鑽進坦克裏學習技術掌握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以便更加客觀地編寫和審定裝甲兵戰鬥條令及教程、教範和教材,並學習駕駛技術。他說:

“我是裝甲兵司令員啊,不懂點軍事技術,怎麽去領導部隊呢? 

  我曾經在其它帖子中說到我們連的獅子連長,他從我們團離開後就調到裝甲兵學院擔任教員,教研室主任、教授、分院院長、裝甲兵學院院長等職務。

  許光達要中國裝甲部隊全麵學習蘇軍裝甲兵原因是因為我們在這方麵沒有基礎甚至是空白,而蘇軍裝甲兵條令條例都是從戰爭中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所以老司令要求各裝甲部隊每一個坦克乘員必須對製定的條例條令嚴格遵守。

  再說說不按條令條例規定造成死亡事故的幾個故事,就以駕駛員發動車不按教範規定操作造成死亡事故的故事說起:

  1、話說星期天是部隊的休息日,早上吃過飯,某坦克分隊二炮手為了積極進步,決定到車場保養自己的坦克車,而他當時請假卻說是到其他連隊會老鄉,想默默無聞做好事當一次雷鋒。誰知這默默卻害了他,來到車場門口哨兵恰好是他的同鄉,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攔阻也沒有進行登記就放他進入,他的車因為是教練車沒有在車庫停放,而是停在車場的一塊空地上。此兵帶著布和隨身螺絲刀爬到車體底部,幹起清理泥垢和擦拭工作。他真是太投入了,幹了1小時也沒有休息。這時同車的駕駛員接到用車指示也來到車場,準備加滿油進行坦克交接。駕駛員看車場內空無一人,跳上車打開駕駛窗調整好座椅,沒有按規定按警報器後停20秒再發動坦克,直接打機油泵發動車輛掛擋,發動車這麽大的動靜,嚇得車底的二炮手趕緊大叫:

 ”我在車底! “

   可駕駛員那裏能夠聽到,坦克一個原地180度轉向,直接開去加油了,可憐的二炮手當場就變成一灘肉醬,直到其他人看到坦克履帶沾滿肉和一路的血印,才知道出事了。如果這個兵請假直接告訴車長或者值班員去車場保養自己的車,車長或者值班員就會交代駕駛員注意,駕駛員到達車場後也一定先找他或者喊他一聲,這樣這個兵也不會死。再者哨兵有責任,坦克車場站哨值班有嚴格規定,沒有命令和任務任何人不得進入。就因為是同鄉是熟人,違反規定放他進入,結果讓他走向不歸路。再者就是駕駛員沒有按規定在發動車輛前按警報器後停20秒再發動車輛,提醒一下車底戰友,讓他有逃離時間,三個人都違犯規定,其結果就是一死兩個被軍事法庭判刑。我們部隊經常拿這個故事教育剛剛到坦克分隊的新乘員兵,年年如此,目的就是讓大家按教範規定做。

  2、某坦克部隊進行連行軍,這是坦克分隊一年駕駛訓練得大科目,營長早前已經獲批探親,但想到還有一個坦克分隊連行軍科目還沒有進行,就想等這個分隊完成連行軍科目再探親。剛開始行軍很順利,連長的連指揮一車作爲頭車,營長營指揮1車為最後一輛壓陣,行軍期間營長一直通過電臺指揮各車保持間距,而就在過一個一百多米的大橋時,營長的營指揮1車發生意外,由於行軍之前檢查不夠細緻,坦克右操縱桿的固定螺栓因沒有擰緊而脫落,造成右操縱桿無法控製方向,直接撞斷大橋左邊護欄,掉入七八公尺的河中,而營長一側的炮塔門因窗外指揮沒有關閉,造成刹那間大量河水湧入,強大的水壓造成四名乘員無法逃離坦克,隻短短幾分鐘包括營長在內的4名坦克兵就窒息殞命。

  前麵坦克依然在行軍,但聽不到營長指揮聲音,連長立刻命令後麵的保障部隊查明情況,當看到坦克撞斷的大橋欄杆,橋麵下平靜流淌的河水和河麵汎起的油花,許多戰士都難過落淚。假如行軍之前按照要求認真檢查將螺栓擰緊,就不會出現4名軍人殞命,教訓是極爲深刻,代價十分巨大。在我所在部隊,每年都有死亡事故,有軍人有百姓,事故千奇百怪,與坦克有關的就佔80%以上,我當兵五年,3次險些喪命,都與坦克有關。所以隻要坦克一動,就是人命關天。

  3、還有就是在坦克裏裝炮彈,規定右手大拇指必須護住彈丸引信,因為坦克榴彈引信有5公斤壓力就會引爆整個炮彈,如果是那樣,全車一個也活不了,所以平常訓練,教員兩眼就盯著二炮手的右大拇指,如果你沒有按規定護住引信,先是用天線做的教鞭狠狠一敲,然後就是大罵:

“你不想活可以找其他死法,不要連累全車”。

  大家知道坦克裏到處是鋼鉄,一旦碰上引信,那力量何止5公斤?當時要求寧可撞掉大拇指也不能讓炮彈爆炸。雖然平時訓練是用教練彈,但養成好的規範動作,一旦實車實彈就不會出問題。我們坦克部隊每年戰鬥射擊用的都是榴彈,引信上有延、瞬兩個調整位置。一旦調整好,炮彈引信超過5公斤的觸碰就會爆炸。第一年戰鬥射擊我裝了兩個車的炮彈,成績都是優秀,也是我們連隊唯一的兩個優秀,一個是我自己的車(連指揮1車連長車)一個是連指揮二車(指導員車)兩個炮長都是優秀,反而連長指導員是良好。當時戰鬥射擊優秀要掛紅花拍照片全團宣揚,連隊特別給我一個嘉獎裝入檔案,當兵第一年僅僅15嵗的我就獲得3個嘉獎,第二年又獲得兩個,都與訓練成績優異有關,年底我被提拔為車長,這在我們坦克分隊是第一個,提拔時引起爭議,說我隻有16嵗年齡太小,連長力排衆議,看技術看成績。我沒有讓連長失望,到了新部隊我在全團一百多名車長、通信排長通信比武考核中獲得全團通信專業理論第二實際第一,計小分第二的成績。那一年我才17嵗。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坦克部隊注重技術程度,是不以兵齡年齡為框框限製。

  所以坦克部隊形成一種風氣,崇尚技術。平時表現再好,哪怕是活雷鋒,技術不行依就沒有好日子過,新兵可以以觀後效,如果服役未滿炊事班就是你的歸宿。當兵都不喜歡到炊事班?雖然炊事班吃香喝辣,但名聲不好啊!誰願意背黑鍋戴綠帽看著炮長打炮?是老兵你一別想入黨二別想提幹,服役期滿趕緊卷鋪蓋走人。可是技術好的那就是香餑餑,那裏都待見。

  一次說不完,下次再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少壯軍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牽扯到一些行業規章製度尤其重要,比如女車工不允許留長髮,但是有愛美的女孩把長髮盤起來,戴上帽子以爲沒有事,結果有一天長髮從帽子裏露出,被車床絞進去,其結果讓人不寒而慄。
少壯軍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謝謝!軍人家庭一個特點就是血性!環境、教育以及父輩的榜,就是長大爲國流血犧牲。如果怕死逃離戰場,那是整個軍人家庭的恥辱。1979年。我父親和姐姐在內蒙古,我是到新疆,麵對的敵人是蘇軍。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向你父親致敬,你是你們家唯一的兒子,你父親竟然允許你從事這麽危險的兵種。記得看高山下的花環,裏麵有一個軍隊高級幹部戰爭前想把她的兒子調離部隊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規章製度太重要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