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筆屋

軍旅生涯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這不僅僅因為我是軍隊大院裏長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是軍營裏的兵!當兵苦,當兵甚至要犧牲生命、親情、愛情。
個人資料
少壯軍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寄詠沂

(2025-02-24 11:19:24) 下一個

? 祖母陸續在1917年至1968年寫了上百首詩。在20年代的上海時常在邵力子創辦的《民國日報》副刊上發表新詩、散文,是當時上海婦女界活躍的人物之一。“五四運動”時,多次到街頭發表演講,獲得民國才女之稱。

? 詠沂: 真名王劍虹(1901-1924),祖母在上海的閨蜜,瞿秋白之妻。土家族,生於四川酉陽龍潭鎮。 12歲時母親去世,父親為同盟會會員,後曾任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秘書。

?

? 因好友王劍虹祖母也認識了瞿秋白,瞿也對祖母宣傳馬列主義,並鼓動祖母去蘇聯留學。雖然今天瞿秋白在中共黨史地位崇高,但當時中共還是幾百人的小黨,仰賴蘇聯的支持,其主張思想完全不被我曾祖父接受,尤其曾祖父是孫中山先生的左右手,擔任國民黨總統府秘書長、軍政府司法部代理部長、國民黨首任黨務部長、國民黨一大五人主席團成員、監察委員等重要職務,旗幟鮮明堅決反對國民黨黨內有黨,當然不允許家庭成員接收蘇俄思想主張。祖母是一個有主見聰明之人,知道自己與瞿不是一個階級,走的不是一條路,也不認同瞿秋白對她的宣傳,拒絕了瞿秋白留蘇建議,甘願在家相夫教子。

?祖母雖與丁玲也是閨蜜,但自從丁玲到了延安就再也沒有來往,政治理念不同。丁玲是因為在延安寫《太陽照在桑幹河上》而出名,然而卻在1955年至1957年被打成反黨小集團”、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龍江墾區勞動12年。

? ?王劍虹與瞿秋白結婚不久就患上肺炎,臨去世前瘦得皮包骨,一直喊冷,要不斷往她身上澆熱水,死狀非常淒慘。從現代醫學來講,有可能是癌症而不是肺炎。

? ? 寄詠沂?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與君初締交,花玉共綺年。

涼月照春申,飲酒鋪竹簟。

談笑仿古人,秉燭夜遊園。

良會詎能久,相語更留連。

晨曦同學武,茶蘼露未乾。

流泉濯素手,柏影時蹁躚。

客歲復重遊,風景獨依然。

俯仰倏成昔,嫋嫋綠楊煙。

追君舊行蹤,徒此挹高賢。

? ?

? 1921年,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成立改組籌備委員會(同年9月正式定名“中華女界聯合會”),王劍虹成為其中23名成員之一。改組後的中華女界聯合會創辦了《婦女聲》周刊和平民女校。 《婦女聲》也是中共創辦的第一個婦女刊物。主要編輯有王劍虹、王會悟等;撰稿人有陳獨秀、沈雁冰(茅盾)、沈澤民、邵力子等。王劍虹正是在參與籌建平民女校時,說服尚在湖南的丁玲來到上海進入平民女校,此後兩人一起在此就讀,並成為摯友。


1922年平民女校與《婦女聲》因經費等問題停辦,遂有了之後在上海大學的經曆。之後,瞿秋白和王劍虹相遇並碰撞出灼熱的情感火花。

1923年秋,王劍虹、丁玲進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係。
?
1924年1月,瞿秋白從廣州返回上海後,瞿、王便結為伉儷。

1924年7月,王劍虹因患肺病在上海病逝,年僅23歲。

?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