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筆屋

軍旅生涯是我永遠揮之不去的夢 這不僅僅因為我是軍隊大院裏長大,更重要的是我也曾經是軍營裏的兵!當兵苦,當兵甚至要犧牲生命、親情、愛情。
個人資料
少壯軍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係列:聊聊59老夥計(4)陸之驕子

(2024-05-28 03:52:28) 下一個

陸之驕子

 
  空軍飛行員被稱謂"天之驕子",海軍潛艇兵是"海之驕子‘’,而陸軍坦克兵是"陸之驕子"。通過軍中夥食營養標準就可以充分說明,因為坦克兵是陸軍中夥食標準最高(當時還在沒有陸軍航空兵情況下)。而我幸運參軍到坦克部隊,最終成為一名坦克乘員兵,絕對是值得驕傲和自豪。而我們家裏如果有空軍就兵種齊全了。父親是步兵,母親文藝兵,姐姐衛生兵,姐夫炮兵,老婆二炮、妹夫海軍,妹妹軍人子弟、我坦克兵。

 

我的全家福

 

 

  其實能夠當上坦克乘員兵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要求高中文化程度,身體條件要求更加苛刻,即必須是甲等身體,這與坦克裝備的特殊性有關,身體條件差在高強度坦克訓練中會無法完成。當坦克乘員兵體檢要過三關,征兵是第一關,新兵訓練結束正式成為軍人進入坦克乘員訓練團成爲學員兵體檢為第二關,一年訓練結束,待分配到坦克部隊最後一次體檢為第三關,三次都必須是甲等並獲得技術證書才能進入坦克分隊,很多兵已經在坦克乘員訓練團訓練一年,但是在準備分配到坦克分隊時被淘汰,訓練成績是一方麵,更多的是因為身體原因。1976年我當兵分配時,全團新兵有四百多人,隻有20人符合坦克乘員條件,幸運分配到坦克團9個坦克分隊,是二十分之一。所以即使征兵時是到坦克部隊,也不一定分到坦克分隊,當然不至於脫軍裝,隻是分配到其他直屬分隊,(比如修理連、汽車連、裝甲步兵連、特務連、高炮連、通信連),待遇上也差許多,從而形成在坦克部隊的乘員兵特別牛氣。 

  坦克部隊也分三六九等,就拿夥食來說,坦克分隊夥食標準最高,1977年每天夥食標準是0.77元,油每個月2斤7兩,白糖3斤。修理分隊、裝甲步兵連次之,每天夥食標準是0.67,汽車連、通信連、高炮連、衛生隊與步兵夥食相同,每天夥食標準是0.47。1979年我參加組建新疆陸4師坦克團,坦克灶每天夥食標準是1.27,而當時步兵每天夥食標準是0.47元,在當時那個年代1角錢都是大錢,三十多元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家人,而我們每個坦克乘員的夥食標準每個月是38.1元,足可說明國家對坦克兵重視和投入。

  坦克分隊提拔幹部是按專業,射擊專業地升遷途徑:炮長->射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中間沒有副職。坦克兵特別重視技術,技術專業地提拔途徑是:駕駛員->技術員->副連長->副營長->副團長。而通信專業地升遷是:車長->通信排長->指導員->教導員->政委。不要忽略了炊事班:炊事班長->司務長->副指導員->副教導員->副政委,所以基本是進入坦克分隊專業就決定你以後地發展。

坦克駕駛員訓練一身土

  當時坦克兵每個軍區都有一個坦克乘員訓練團,負責全軍區裝甲兵的訓練,而坦克部隊不訓兵,這一點不同與步兵,步兵訓練是新老兵一起訓練,每年的年初戰鬥力較弱,年底才差不多。而坦克分隊始終戰鬥力不減,與許光達司令員注重技術要求坦克乘員必須進乘員訓練團畢業合格才能進入坦克戰鬥分隊有關。這一點其他兵種是值得借鑒的。79年自衛反擊戰,參戰步兵新兵傷亡較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連基本的軍事技能都不會就匆匆上戰場,倉促的應急訓練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如果這些兵都是經過一年的訓練團訓練再分配到連隊,連隊戰鬥力水平就可以上一個台階。

 


炮長準備射擊(99坦克)


  當時坦克訓練團隻訓練駕駛員和炮長,而搞通信的車長都是從二炮手、文書或者優秀的炮長中選拔,一般車長都是經過二至三年以上才能擔任,在這段時間中對坦克的各專業已經有了了解,指揮起來就得心應手,同時兵齡長也便於管理。因為坦克兵專業不同,管理比較難,整合好一個單車,車長的作用極大。以我個人在坦克分隊掌握專業程度就能說明問題,我先是擔任二炮手,兩年後升任車長(連指揮車),再經過兩年擔任營指揮排代排長。坦克分隊射擊專業通常是炮長和二炮手一起上大課,學習射擊理論,訓練科目也在一起,在不發動車輛的情況下,有些訓練科目必須配合完成。

 

當年熟悉使用早已淘汰的A-220A坦克電台


  而駕駛專業就是單獨的,即使是在坦克分隊的其他乘員,也不懂駕駛理論和操作。通信也是如此,電台地操作以及電路難度是極高。我幸運的是遇上79年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裝甲兵訓練改革,即提倡車長一專多能,要學習駕駛技術,保證數個摩托小時駕駛坦克。而射擊專業的所有科目除了戰鬥射擊我都進行過訓練。雖然隻有通信專業等級證書。但是對射擊、駕駛有一定了解,才敢在這裏班門弄斧。

 


二炮手裝彈訓練


  下次聊聊坦克分隊三大專業是如何訓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