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宣的報告會
1979年對整個中國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2月17日我們對越作戰,戰前我們連隊調離中原坦克師進入新疆參戰,表麵是組建陸4師坦克團,實際是阻止蘇軍從新疆進入。當時新疆部隊麵臨的戰爭壓力遠遠超過對越作戰的部隊。原因就是廣西雲南作戰部隊無論從數量還是裝備上對越軍都占據絕對優勢,而越軍又是中國軍事顧問訓練出來的,師傅打徒弟有絕對把握。而我們新疆部隊則不同,麵對的是整個歐洲以及美國都十分忌憚擅長大縱深坦克集群作戰的蘇軍。當時駐疆部隊已報必死決心!堅決守住新疆,一旦蘇軍進入,也要遲滯在新疆境內,絕對不能讓其進入內地。
評定參戰部隊很簡單,就是寫遺書,按照部隊要求我將遺書放在自己的行李中,外麵的布條上寫著家中地址,一旦犧牲遺書和行李將寄回家中。當時新疆軍情緊急的令人窒息,因為我們麵臨的是世界最強大的對手,與蘇軍裝備有20年的代差,尤其新疆非常適合蘇軍裝甲集群作戰。我們整天荷槍實彈槍不離身,坦克車輛彈藥全部啟封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一天到晚的敵情通報,那根緊張的戰爭弦幾乎要繃斷,我們吃、住、睡都在坦克上,直到對越部隊撤軍戰備解除。
經曆過戰爭考驗才知和平的珍貴,真正感受到和平的生活真好。我們剛剛經曆完戰爭考驗又迎來新疆風季和夏季考驗,南疆的夏天雖然晚上後半夜站崗還要穿皮大衣,但白天的太陽仿佛要把大地烤化,一隻雞蛋放進戈壁的砂石中很快就會烤熟,穿著膠鞋在戈壁上行走,腳掌燙得生疼似乎要融化。尤其我們露天停放的坦克更是曬的滾燙,是絕對不能徒手接觸坦克外部,保養必須戴上手套,如果進入坦克戰鬥室,不出5分鍾就讓工作服如同水中撈出,熱度超出許多人的想象。也就是這個炎熱的夏季,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報告團。
早飯後上課號吹響,我們沒有按以往的訓練科目進行,而是軍容整齊佩戴手槍腳穿單季馬靴,步行到附近步兵10團大禮堂聽報告。(我們沒有營房、禮堂,當時還是住帳篷)隨著值班員一聲口令:
“ 坐下!”
讓我們把目光全部集中在台上,隻見5個年輕軍人身穿嶄新的軍裝危襟而坐在主席台中央,臉上沒有微笑沒有緊張,目光中露出曆經戰爭硝煙的堅毅,我甚至看到與經曆戰場硝煙多年的軍人父親眼中同樣的寒光和殺氣,旁邊的團首長也一臉嚴肅。大禮堂舞台上方橫幅寫著“對越反擊坦克作戰經驗巡回報告會”幾個紅色大字。
這個巡回報告團就是針對全軍坦克部隊,講解對越作戰中坦克部隊的經驗教訓。首先做報告的是某軍坦克團一名基層軍官,他胸前沒有佩戴軍功章,而贏得我們熱烈掌聲的是標準的軍姿和久久不能放下的軍禮。他凝視著我們這些台下的戰友,第一句話就是向在西北防禦作戰成為他們堅強後盾的戰友致以雲南廣西參戰部隊的敬意,感謝我們讓他們能夠從容撤軍回國。掌聲經久不息遠遠勝過鮮花。這是被戰後授予英雄坦克七連的部隊,許森、李德貴就出自這個部隊,然而報告的內容並不是英雄模範事跡而是戰例,真真實實血淋淋的教訓。報告內容涉及多方麵,其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文革幾乎把軍隊毀掉,天天政治學習搞生產完全沒有把訓練放在重要位置,戰爭來臨受到重創。戰例中告訴我們許多軍人連最起碼的手中武器都無法掌握,更不懂得戰術配合。他痛苦的告訴我們,許多參戰部隊已經不會打仗,尤其坦克這個技術兵種與其他兵種之間協同混亂,造成許多戰鬥外的損失。
戰例1:
廣州軍區某坦克團駐紮在海南島,接到參戰命令立即趕赴集結地域,但這個部隊長年在農場從事農業生產,農業一把手駕駛二把刀,令人汗顏的是其中兩個坦克營的駕駛員居然不會開坦克,該團隻有一個坦克營保持著半訓狀態。今天的人無法理解,當兵不好好訓練卻去種莊稼?包括八十年代許多部隊把精力放在經商,都是當時軍隊高層非常離譜舉措。但是一旦戰爭來臨,軍令如山必須如期到達,讓這支部隊捉襟見肘。怎麽辦?隻能由會駕駛的這個營駕駛員將坦克先開到集結地,再由運輸機把他們載回海南,第二次第三次開赴,當將所有坦克開到集結地域,花去了許多時間。好在有一個戰前準備,否則這樣的部隊如何能打仗打勝仗?那些從沒有摸過操縱杆的坦克駕駛員,要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裏駕馭好坦克,簡直就是開玩笑。通常坦克駕駛需要4年的時間才能成為一個不錯的駕駛員,優秀駕駛員需要6-8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坦克部隊駕駛員許多都是超期服役。缺乏訓練的結果是在第一天的戰鬥中該團某連八輛坦克,5輛翻溝一輛損壞,隻有兩輛坦克可以參加戰鬥。僅僅一天時間全營26輛坦克損毀超過15輛,戰損率接近六成,基本上已經退出戰鬥。
戰例2:
對越作戰中坦克部隊大多是配屬步兵,然而許多步兵指揮員根本不懂坦克性能,坦克爬坡是30度,當坡度已經超過35度,指揮員仍命令坦克往上衝。坦克部隊無奈必須執行命令,否則就要被執行戰場紀律,結果是坦克一輛輛的翻,導致進攻失敗,反過來步兵指揮員還責怪坦克駕駛技術不行。
坦克搭載步兵在二戰中就已經出現,而步兵因為缺乏與坦克協同訓練,擔心坦克行進顛簸將其摔下,就愚蠢的用背包繩將自己捆綁在坦克的扶手上,結果成了越軍的活靶子。
另一戰例:某步兵團遭到越軍炮火攻擊,團長、政委同時負傷,該團立即向師指揮所報告。師指揮所立即派某坦克團以9連為主,出動12輛坦克前去增援解圍,同時還派出一個加強步兵連(165人)搭載坦克前行,在行進過程中被隱藏在道路兩旁山林的越軍擊毀4輛,剩下的8輛坦克繼續前進。由於沒有引導步兵,坦克不知需要增援的步兵位置,一個勁地猛打猛衝。衝過等待增援的步兵團位置。轉而攻擊另一位置的步兵團,誤傷某步兵團2營。該步兵團2營見坦克攻擊,以為是敵坦克,立即用反坦克武器射擊,造成2輛坦克損毀。剩下6輛坦克和1輛指揮裝甲輸送車受視界限製,沒有看到協同信號旗仍然前行。被埋伏的越軍40火箭筒又擊毀2輛。這時負責指揮的團長察覺情況不對,立即命令剩下的4輛坦克原路返回。最後這位團長乘坐的裝甲輸送車也被越軍擊毀,失血犧牲。
戰例3;
此次參戰我軍共投入坦克697輛,其中420輛是62式輕型坦克,而62式輕型坦克的戰損次數超過500次,平均每一輛62式輕型坦克至少有一次戰損。在整個對越作戰期間我軍共有40多輛62式輕型坦克被徹底損毀。
對越作戰62式輕型坦克是首次參戰,在參戰的6個坦克團當中,62式輕型坦克的就有4個團之多。62和59坦克從照片看很難分清,幾乎是一模一樣,我們是通過炮口來判斷,當然實車還是很容易分清,明顯一大一小。各位一定會有疑問,為何不派出59坦克?原因是59坦克自身重量不適合南方丘陵山地和水網稻田作戰。而62式輕型坦克是針對這一地域定製的。62式機動性通過性均優於59,在戰場環境適應性上占有明顯優勢,正是這個原因,軍委決定在對越作戰中大量投入62式輕型坦克,卻忽略了該坦克的防護力。
62式輕型坦克從設計到生產實際是一個怪胎,當年蘇聯援助我們興建包頭坦克製造廠是生產59式中型坦克。但59這種坦克不適合南方稻田的作戰,而當時蘇聯也沒有輕型坦克。國內坦克設計部門腦洞大開,按照59坦克設計圖紙來了一個縮小版。59坦克是36噸,要變成21噸的62式輕型坦克,就必須在裝甲防護上痛下殺手,減重的結果是炮塔前裝甲最厚處僅為45毫米,車體前裝甲為35毫米,這種裝甲隻能抵禦14.5毫米重機槍,而坦克側麵和後方裝甲僅能抵禦7.62毫米穿甲彈射擊。而越軍40火箭筒和單兵榴彈發射器可以輕易將62式坦克擊毀,在單兵反坦克武器麵前62式坦克完全成為中看不中用薄皮肉包子。
62式輕型坦克暴露出許多問題,沒有火炮高低穩定器,一切操作都是人工,反應速度擊發時間都會延遲。實戰中暴露的另一弱點是坦克火炮威力不夠,85毫米線膛炮麵對越軍堅固堡壘表現力不從心。特別是對越軍一核心陣地連發數十枚炮彈,僅摧毀一個瞭望台,堡壘主體結構毫發無損,最後還是靠步兵火焰噴射器、炸藥爆破才攻克。更值得一提的是62坦克安全門在駕駛員的後方,必須先將炮塔轉動一定角度才能打開,也就是因為坦克中彈安全門無法打開,坦克乘員隻能冒險從炮塔門撤離,造成很大傷亡。
戰後參戰的部隊對62式輕型坦克反映強烈,列舉該型坦克許多詬病。一個憑空臆想設計的輕型坦克,在實戰檢驗中成為一件十分糟糕的武器,讓坦克部隊受到不該有的傷亡。原本這些傷亡是可以避免的,完全是設計部門造成的。62式輕型坦克經過實戰被參戰部隊判了死刑,戰後停止生產很快被淘汰。
軍工設計部門切記,任何一項新的武器裝備設計定型都要符合實戰需求,否則就是拿無數軍人生命做代價。經過對越反擊戰,坦克設計部門研發出我國新一代輕型坦克15式,與輕型坦克62式完全不同是。15式坦克重35噸,幾乎與59中型坦克36噸重量差不多,先進的火控係統,超強的裝甲防護力,強勁的動力,以及非常適合高原作戰發動機增壓裝置,某些方麵性能已經超過99A。該型坦克現在已經裝備我的老部隊新疆合成4師,有針對性的麵對印度。
另一戰例就是某研究所將一多管火箭炮裝甲車直接放到戰場上試驗,按設計理論應該是具有極大殺傷力。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裝填完火箭彈,升降機卻無法將其升起,臨時改進勉強升起,卻造成整個電路燒壞。8輛車隻有一輛可以實施射擊,成了笑話!令人感歎是文革遺毒影響造成整個軍工產品質量很差,在對越反擊戰中多次發生啞彈炸膛,無數鮮活的生命卻因軍品質量犧牲倒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小北京的犧牲就是真實反映。
戰例4、
抗美援越中國軍隊派出許多軍事顧問教導越軍打仗,才使越軍越戰越強,我父親六十年代曾作為軍事顧問到越南訓練越軍特種作戰,包括偵查、設俘、發報。當時國家為展示同誌加兄弟的戰鬥情誼,讓越軍大量基層軍官士兵到中國軍校受訓,如桂林陸軍學院、昆明陸軍學院等,毫無保留將多年作戰經驗教授給越軍,加上大量的武器裝備援助,同樣的裝備同樣的訓練方法,以至於越軍對我軍了如指掌。甚至將我軍當年坦克編製秘密也告訴這個所謂同誌加兄弟,我軍坦克尾數編號為1和2都是指揮車,比如601就是坦克6連連長車602是坦克6連指導員車。結果在對越反擊戰中越軍一旦發現尾數是1和2坦克,會集中火力首先攻擊,造成我坦克連指揮失靈。戰後我們總結教訓,將坦克編號重新排定打亂,剛到新疆我的車是連長車701,戰後改成707,當我調入營指揮2車(教導員車),車號變成710。
戰例5、
對越作戰中補充大量新兵,因為開戰之前許多部隊都是簡編師,變成滿員師需要補充大量兵員,而剛剛入伍的新兵占了大多數。當兵都知道,新兵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兵。而這些新兵從入伍到打仗隻有不到兩個多月的時間,這些新兵隻經過簡單武器操作就匆忙拉上戰場,聽到炮聲槍聲撒腿就跑,不懂得隱蔽保護自己,當然也包括老兵,所以新兵傷亡很大。雖然老兵也沒有打過仗,但畢竟受過長期軍事訓練。
回過頭再說坦克部隊的新兵,補充的新兵對坦克這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兵種根本不了解。時間緊迫,訓練時間有限,戰場上裝填炮彈延遲,不懂坦克射擊工作原理,忘記接通射擊電路自動閉鎖器,造成延誤射擊,被越軍先發攻擊,致使一個新兵造成坦克整車損毀乘員犧牲。而當時總參搞得戰前所謂應急訓練,完全是臨渴掘井,把打仗當成兒戲。以至於戰後兵員損失嚴重,不得不再次征兵。
戰例6、
越南屬多山國家,植被茂密,公路兩側多是山林,容易視線受阻,不適合坦克作戰。而我軍卻派出大量輕型坦克部隊,在地形非常有利於越軍反坦克武器設伏的情況下,造成我軍大量坦克損毀。
戰例7:
反擊戰中曾發生越軍坦克和我們坦克在兩個山頭對攻的場麵,雙方都是62式輕型坦克,越軍62式坦克是早期抗美援越我國援助的,在裝備完全相同的情況下,越軍坦克射擊需要目測,而我們坦克在此次作戰中裝備了激光測距儀,僅憑這一測距儀,在雙方一頓開炮後,毫發無損的是我們的坦克,而越軍的坦克則全部報銷。
戰例8:
此報告會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步兵與坦克兵默契配合掏洞抓
“地老鼠”,當確認某山洞裏藏有越軍拒不投降時,步兵會從坦克上搬下裝滿汽油的油桶,打開油桶蓋,再將汽油桶滾入山洞,汽油沿路流出,最後由坦克朝洞內打一發榴彈。山洞頃刻變成火海,然後就聽到洞裏越軍燒得鬼哭狼嚎慘叫,當聲音停止時,再掏下一個洞。步坦協同不亦樂乎。美軍對付不了的越軍,讓中國軍隊用這種方式徹底收拾。聽到這裏整個會場才變得輕鬆許多,也是整個報告會最開心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