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這個中國人再普通不過的食品,卻有著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情感,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的大年夜,家家戶戶包餃子,一家人樂樂融融,特別是在外的孩子和遊子都希望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寄托著一股思鄉的情思。餃子已經不僅僅是味道,而是它的形式,她的傳承。
中國傳統餃子
隨著餃子被百姓接受,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山東加上東北三省差別不大,陝西是麵食的發源地,注重餃子花樣,愣是包出百種花樣,最為著名的就是西安的餃子宴。這些飲食界的能工巧匠,把個餃子包得一個個栩栩如生,讓人不忍下口,宴中的餃子大如元寶,小如紐扣。吃法也不盡相同。其中一種就是在大碗裏放入蔥花、芫荽、油潑辣子、醋、醬油少許味精和鹽,用餃子湯衝沸,立馬香氣撲鼻,再將煮好的餃子放入,是連湯帶餃子全部吃下,尤其冬天吃完通身大汗,別提多爽了。
陝西酸湯餃子
山西的餃子也有特點,特別其包法特別,將餃子餡放在擀好的餃子皮裏,中間一捏,兩手的大拇指與食指一加一擠,圓鼓鼓的餃子敦實實的立在那裏,包得速度快,模樣也一致好看。吃時餡是一團,鮮香的湯汁溢滿唇齒。
山西餃子
山西人的另一特點就是吃餃子絕對不能離開醋,以前閻老西的兵是寧繳槍也不交醋葫蘆,足見山西人對醋的鍾愛。而山西清徐的老陳醋更是醋中之王。濃鬱的醋香繞梁三日不散。就餃子簡直就是絕配,老陳醋加上滾圓不散餡的餃子妙不可言。吃完餃子還要喝一碗煮餃子的湯,叫原湯化原食。老西的飲食特色的確不同凡響。
山西老陳醋
河南的某些地方吃餃子也有特點,就是不加佐料,喜歡倒醋和醬油的朋友也許無法適應,然而河南人吃得就是原汁原味。這也許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
原汁原味餃子
河北吃餃子尤其喜歡夏天夜晚,約上幾個好友,在沿街的地攤要幾斤餃子,來一捆燕京啤酒,天南地北、國內國際,一陣海吹,吃一個餃子灌一口啤酒,叫做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燕京啤酒
北京人吃餃子講究餡,尤其茴香餡是京城老北京的最愛,這種餃子即使吃過一天後,打出的隔都透出一股茴香的香味。有的人吃不慣那個味,但喜歡的人卻非茴香不歡。不過在美國的朋友要注意了,一定不要采摘野茴香食用,因為野茴香有毒,吃了肚子會痛。尤其是美西,路邊到處都是一人多高的茴香,本人幾年前就挖了一棵小苗種到後院,長到有兩米高,吃過以後造成腹瀉,所以立即鏟除。如果真想吃,可以去買花木蔬菜苗的店,那裏有,也可以買小茴香直接撒地裏。
茴香
北京人不僅講究餡更講究沾汁,每年的臘月初八,老北京們就會選上好的醋,新鮮的蒜瓣,拿一個大玻璃瓶裝上,經過二十多天的醃製,蒜瓣呈現出綠色,像深綠色的翠玉,就是著名的臘八蒜。大年初一,打開瓶蓋,一股蒜香醋香撲鼻而來,在沾汁的小碟子裏倒少許的臘八醋和幾粒翠綠的蒜,將剛下好的餃子在小蝶的醋中蘸蘸,吃一口餃子,咬一口蒜,如果再有二鍋頭陪伴,真是神仙也不換的日子。
臘八蒜
山東靠海,餃子也離不開海鮮,煙台的鮁魚肉餃子尤為著名,尤其春鮁最鮮美,夏天的鮁魚肉質懈怠,口感會差很多,秋冬的鮁魚又會恢複鮮美,說白了,就是冷水生鮮魚,適用於大部分海鮮,凡是吃過鮁魚肉餃子的,對其他餡的都失去興趣。
大蒜
去到東北就忘不了老邊餃子,老邊是從河北任丘的到了遼寧沈陽謀生,創製了老邊餃子。是用煸炒過的餡包燙麵蒸餃。因為餡是炒熟的所以味道與普通水餃不同,再加上蒸製,保持了原有味道,油潤可口,深受遼寧人喜愛。在東北可是家喻戶曉。再者就是酸菜餃子,這可是東北的一大特色,用酸菜包得餃子,肥而不膩,菜香與肉香融合在一起,鹹香無比特別適合寒冷的東北。東北人也特別喜食芹菜餡餃子,據說芹菜有降壓作用。
東北酸菜
四川雖處巴蜀之地,居然也有名小吃,鍾水餃,如果你沒有去過北方,一定會滿意巴蜀的水餃,鍾水餃主要側重調料和汁,但是水餃內全是肉糜,沒有其他蔬菜搭配,和北方水餃相比就稍遜一籌。但是汁卻體現了四川人麻、辣、鹹、甜、酸、香的特點,是四川鍾水餃精華所在。
鍾水餃
接著再談談最南邊的廣東,廣東喜歡食蝦餃,用大米粉做皮,餡是一隻完整的海蝦,顯得晶瑩剔透,不能水煮,隻能蒸、煎,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水餃,這裏談到,也是體現中華之大,不同地域演繹不同的飲食文化。
蝦餃
說起餃子餡,因為本人在國內曾經是一家餃子店的老板,包過不同餡的餃子,最常見的以豬肉餡配的有白菜、韭菜、豆角、胡蘿卜、茄子、芫荽、菜辣椒、粉條、西葫蘆、芹菜、西紅柿、木耳、蘑菇、黃花菜、酸菜、圓白菜、小青菜、大蔥、洋蔥、豆腐、薺薺菜、茴香等等,凡是可以上桌的青菜幾乎都可以成為餃子的餡,除了豬肉還有牛肉、羊肉、雞蛋、蝦皮、蝦仁、魚肉、雞肉,所以餃子是可以繁衍許多新品種,你隻有想創新,餃子就有極大的空間。尤其是一種特別的食材,許多人可能從來沒有聽說,但是餃子中的極品。就是地皮菜,是一種類似木耳狀的菌類,經過雨後滋潤,在不常人經過的草地,會發現,經過雨水浸泡,到處都是。不過這種菌類隻在南方,北方不曾見過。摘回來清洗是一大難點,需要幾個小時才能清理幹淨,人們畏懼清理的時間,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如此想吃此種餃子,就更不容易。當時少壯年少,親自采摘清洗,母親親自調配的餃子餡。餃子的鮮香無與倫比,美味絕倫,味覺隻能停留在美好的記憶中。
地皮菜
要想餃子好吃,拌餡是關鍵,一是將水或高湯倒進肉餡不停攪拌,可以使肉餡鮮嫩無比,二是熬製皮凍,最好是雞皮凍,將皮凍放入肉餡可以避免肉餡水多,三是添加一種調料,這是餃子好吃的關鍵,也是許多餃子店生意興隆密不傳人的關鍵,當年少壯在國內開餃子店有幸拜訪一高人,得此秘方。就是用金華鮮火腿肉少許,將瘦肉剁非常碎,撒在肉餡裏。煮出來的餃子遠遠超過我們家庭的,今天吃了,明天還想,當時生意紅火,與金華鮮火腿不無關係。
餃子能夠長久保持下來,一個是它的美味,千家餃子千家味。尤其家中餃子,人們每次都希望味道更好,促使家庭主婦不斷挑戰味蕾極限。再者就是就是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屬於健康首選。餃子有一種誘惑,許多人食過,終身喜愛。商家看到餃子是大眾喜愛的食品,隨即產生機器壓製餃子皮,為那些不願意擀皮準備。速凍餃子是遍地開花,許多超市,小店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有純手工的,也有機器包製的,它的確方便,燒開水,從冰箱取出速凍餃子,10分鍾後就可以吃上。成為上班族和生活忙碌的首選。當然你要想吃好味道的餃子,建議你自己和麵、拌餡、包和煮,那味道絕對不同。
中國餃子還有就是待客文化,那種氛圍,打從我記憶開始,凡是來家中的客人,尤其是父母的戰友,第一頓一定是餃子,離開最後一餐還是餃子。沒有餃子說明待客不真誠,當時父親支左在某鐵路局擔任革委會副主任,所住城市恰好是交通樞紐,南來北往都要到我們家歇歇腳順便讓父親買火車票,都是父母的老戰友,我們家幾乎成了招待所。所以我們家是隔三差五吃餃子,吃的我都怕了。
美味餃子
不要以為這種文化隻在中國,美國也是同樣,不管你會不會英語,這幾個單詞你一定不陌生,功夫、豆腐、炒麵、甚至直接用中文說餃子。可見餃子在西方人眼中不是一般的中華美食,一種神秘,一種刺激,一種誘惑、一種享受。
餃子是文化,是記憶,是傳承。每當你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是否想起你的母親?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童年?你的往事?你人生的點點滴滴?它會像一把鑰匙,把你的記憶之門打開,啟迪你的心靈。